从一个好故事开始(熊磊整理)
一直想写些关于创作的文字,出版社也约过好多次,但一提笔就没有兴致,有些东西聊天时讲出来很不错,去写就很无趣,感谢杨忠老师,不是她邀请我们去上课,永远都懒得动笔
图画书是一门综合艺术。光绘画好文学好未必能做出一本好的作品来。
图画书艺术包括了小说、诗歌语言、绘画、造型艺术、音乐、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哲学等等。
一本图画书创作的开始,是从一个好故事开始。所以我们经常说一个图画书作家一年才创作一本作品,实际上他们大量的时间是耗在最前期,想故事。我跟一些国外的图画书作家见面,问起创作所需要的时间,一般都回答,一本书开始画了,最多就2个月而已,甚至还有构思两年,画只要一周的。当然有特别慢的作者,但不是多数。
对于初学图画书创作者,最好是从民间故事的改编开始,因为民间故事历经千年百年,能流传至今,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仔细去分析民间故事,能学到很多东西。
民间故事很多是口口相传。就是你说给我听,我说他听。你们以为从前的人都这么爱讲故事吗?不是的,纯粹精彩的故事,老百姓是不会这样热衷于转述的。民间故事往往有隐喻,往往曲里拐弯地说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这个以后我们有一门课专门谈心理学。
熊亮在今年从北京沿着运河骑车去杭州,途中很多段的运河已经干涸了。他突然想起来一首北京著名的童谣《一园青菜成了精》,想起当年运河热闹非凡的景象。这个童谣周翔老师也画过,翻开各种写童谣的书籍,都会看到,评价很高,可以说是北京最著名的童谣之一。讲的是江南白莲教的起义,北京清政府派兵去镇压,当时兵船带着北京的士兵下了江南。
这个历史很复杂,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白莲教是中国近代第一帮派,宋代就开始了,最初源于佛教的净土宗。主要的成员都是一些被压迫的小人物,农民,仆人,小商贩,屠夫等等。这个故事讲起来几天讲不完。我们还是回到图画书,再来听听这个童谣,就会觉得妙不可言。
好故事就是这样,小孩看了笑哈哈,了解这段历史大人看了却又苦笑不得。白莲教起义时清朝3亿9110万人。起义失败后。人口为2亿7566万人,相互屠杀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彻底结束了清王朝的鼎盛时代,说起来却像是一场闹剧。清朝大家都知道,盛行文字狱,这样好玩的童谣出自北京,是有历史原因的。
民间故事的流传是因为它符合大家表达自己情感的愿望。今天我们选民间故事,也一样可以表达我们的意愿。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已经很明确表达了作者的价值观、社会观和审美取向。
图画书的创作,大家总以为是表现自己的创作能力。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图画书作为一门大众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进入千家万户,一本书最少印5000册,最少的读者就算1个孩子和他的父母,那就是15000人。你说的每个故事都有1万5双耳朵和眼睛在听,在看。
所以我们每个作者都要珍惜这样的机会,把最精彩的作品呈现出来。图画书的魅力,就在于这门艺术首先满足了大家的表达欲望。在座各位都是很幸福的。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掏钱听你讲话。
再回来讲故事创作,我相信大家都在生活中悟出很多道理,感受到很难以言说的美妙情感,请大家自己珍藏,千万不要跟别人讲道理,描述你的细腻感受。你要说的只是一个故事。
创作呢,不是模仿。不能看着这本书好,受到启发,再创作一本类似的。我们把这类艺术家称为粉丝艺术家。他首先是别的艺术家的粉丝,把模仿当作创作。
我们必须学会用自己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来体会这个世界,用自己的话来说出这个故事。
熊亮一直在做乡村儿童的阅读普及工作,有一次我拿着几个乡村儿童的作文给他看。其中有一篇是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写的,《我的理想》。熊亮看了就把这篇作文画成了一本图画书。我把这个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就知道发自内心的写作是最多重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