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习习微风
习习微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583
  • 关注人气:1,3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2011-03-30 09:00:06)
标签:

油纸伞

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

川南

泸州

分水岭乡

分类: 四川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1927年,戴望舒的《雨巷》,曾被叶圣陶先生称赞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雨巷》中有这样一段:“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中的那把作为一个独特的道具的油纸伞,为后世的人们留下了充满想象的空间。如今,油纸伞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在川南分水岭乡这个不起眼的小乡镇里,还保留着一家传承了数百年的油纸伞厂,虽然厂房已经破旧不堪,但仍然继续着这门古老的工艺制作,他们的制作油纸伞的工艺,已经申报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分水岭乡地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丘陵地带,这里是古盐道、茶马古道必经之路。镇口的古树树龄已经有800年。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油纸伞厂就在这狭窄阴暗的巷子里。到这里时已经中午,厂里只有一位值班人员。于是,穿过几间破旧不堪的厂房,先到周围的田野和镇中看了看。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出了厂房后面的这个小门就是田野。踏着湿漉漉的石板小路走了一段。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田埂上的蚕豆有些已经开花。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回望,粉刷成白色的房屋就是伞厂的厂房,厂房前面是镇子。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石板路上走来一位到厂里上下午班的年轻工人。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白鹭。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从小路绕回镇上。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在那个小镇,人们过着简单的日子,保持着以家庭为单位、分工合作的制作油纸伞的古老生产状态。走在镇上,就能看到有些镇上的妇女在家里为伞骨穿线。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在八年抗战中,300万四川儿女出川抗战,64万多人伤亡。193977,这里热心抗日的各界人士募捐筹款,建立了“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1988年,这里又建造了“抗日阵亡将士纪念亭”

    在周围喝茶的老乡告诉说,每逢“七七事变”纪念日,乡里的人们会自发到纪念碑前,悼念为国捐躯的抗日将士。


川南分水岭乡的油纸伞(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