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据说,广东会馆的风火墙建筑风格在四川绝无仅有。由于其气势巍峨,已成为洛带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题图)。
明末清初,有一次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移民入川运动。
入川落籍的客家人以会馆为中心栖息聚落,客家会馆便成为了客家同乡聚会议事和祭祀的重要中心。
在洛带古镇,最具特色的古典建筑当数那些被民居簇拥的客家会馆。会馆是客家人的精神华表和心灵归依的原乡,形成了洛带独特的移民记忆和聚落文化。
广东会馆峻拔巍峨,有着中原府邸式建筑的雄伟外观。
江西会馆温馨典雅,迂回曲折的回廊和精巧的戏台,充盈着居家般的温馨。
湖广会馆则朴实大方、稳重厚道。
这些不同建筑风格的会馆,一方面反映出移民时期同族群之间既相互包容又相互独立的心态,也反映出不同族群的建筑传统与风貌。
1-12幅为广东会馆。
广东会馆又叫南华宫,清乾隆11年(1746年)建成。广东籍客家人来自岭南,就是老子在《逍遥游》中所说的那只能“绝云气,负青天”的大鹏鸟“且适”的“南溟”,所以自称“南溟人”的广东籍客家人,敬奉被唐明皇封为“南华真人”的庄周,广东会馆因此又叫南华宫。
2
壁照和墙上用砖雕巧设图案,反映客家人生活生产风情,对整座建筑起了点题作用。
这幅砖雕就生动的反映了客家人被官兵强制押解迁徙以及先民们辛勤耕作的情景,应该是现代作品。

3

4
广东会馆(华南宫)临街的门庭。沿廊道进入,只能走到前殿的旷坝。中殿、后殿都没有开放。

5
6
7
正对着前殿的是戏台。戏台下是进入会馆的外门。

8
戏台下进入前殿旷坝的外门,竟然这么窄小。外门两旁是杜鹃花树。
9
广东会馆卷棚式的前殿。前殿绿色琉璃瓦顶,面阔五间约20多米。
前殿的后面是中殿,高只有8米,所以,在前殿旷坝看不到中殿的青瓦屋顶。
所能看到的是正殿,也就是后殿通高16米的屋顶。顶层屋面沟头滴水瓦,出檐微翘。据说,这座会馆气势恢宏的黄色飞檐是清乾隆年间皇帝特批修建的,

10
前殿进深一架(大约5米左右)。前殿、中殿和主楼正殿(后殿)都没有开放。只能在前殿的旷坝看看。旷坝两边是一楼一底的厢房。
11
只能透过廊道的木格窗,看到中殿前的天井。

12
在后门通道和大殿侧面筑有三道曲线花草图案风火墙。

13
13-29幅为江西会馆。
江西会馆(万寿宫)位于洛带古镇中街。江西会馆是清乾隆18年(1753年)建成。江西籍客家人来自赣江流域,他们奉祀的是那位施忠孝、治赣江的感天大帝许真人,惟愿其恩施长久,所以江西会馆又叫万寿宫。
14
15

16
17
洛带砖雕远近均可观看,具有完整的效果。在题材上,以龙凤呈祥、和合二仙、麒麟送子、松柏、兰花、山茶、菊兰、鲤鱼等,来表现福贵吉祥。
18
19
这些砖雕形式简练,风格浑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以保持这些砖雕构建的坚固性。
20
21

22
23
江西会馆的正门,外表极象大户人家的宅第,毫无宫殿建筑的大气派。
24
会馆大门前有一座石牌坊。
25
会馆的大门外,是很大的院坝。正对着大门有座叫万年台的大戏台,建于晚清,是镇子里规模最大的戏台,据说,前些年耗资300多万元进行了修缮。
26
27
28
29
30
洛带古镇五凤楼,又名凤仪阁。洛带为蜀汉的后花园,五凤楼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历史传说复建的仿古建筑。
31
31-38幅为湖广会馆。
湖广会馆又称禹王宫,清乾隆8年(1743年)建成。湖广移民来自江湖密布的湘、鄂一带,敬奉能治理滔天洪水的大禹。
32
湖广会馆的门楼气势宏大,古朴雅致。门楼上饰件五彩缤纷,其砖瓦雕刻显示了艺人独具匠心。门楼造型精美华丽,毫无商贾的俗气,又炫耀无财富的霸气,显示了巴蜀之灵气和书卷气。
33
34
入门楼为戏台楼,戏台下是进出会馆的门道。
35
36
37
38

39
最后这两幅为北川会馆。
建于清同治年间的北川会馆,座落在镇外公路旁,是成都市区改造时,从市内卧龙桥迁移过来的。

4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