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恭王府后花园的假山上拍的花园入口处的西洋门。西洋门南面是王府府邸的后罩楼。在这里,王府分为了府邸和后花园两部分。后花园是现今保存最完好的王府花园,兼有皇家宫苑的气度与苏州园林的灵秀,据说,这座王府后花园占地面积比故宫后花园还要大,是座可与故宫后花园媲美的王府花园。


西洋门是国内最大的汉白玉整雕门,形制仿圆明园中的大法海园门,造型采用舒展流畅的西洋风格,雕刻又极尽中国古雕琢之精美,颇具西洋味道又不乏中国本色,不愧是建筑中的精品。上有题字:外题“静含太古”,内题“秀挹恒春”。


入园迎面为左右两青石假山夹道。

假山之间掩映着一个红白相间的八角彩亭“妙香亭”。双层木结构的平顶式方亭。上层为妙香亭,下层名为般若庵。上圆下方的两层顶用建筑语言诠释了“天圆地方”的古老宇宙说。

“妙香亭”南面有座环绕的城墙“榆关”。“榆关”是山海关的别称。
“榆关”下有山神庙。用于祭祀“四仙”,狐狸、刺猬、黄鼠狼、蛇的小庙宇。据说,这四种动物在园内时有出没,府中的人为求除病去灾,常在庙前烧香供奉,以求平安。


进门后正中立着“独乐峰”,是一块高
5米,未经人工雕琢的太湖石,其形状恰似一女子抱一孩童,虽是园中点缀,但起着屏风的作用。换个角度看,这“独乐峰”又像一条鱼。

安善堂前有一“凹”形的水池,用青石垒砌,造形酷似蝙蝠,取名“蝠池”,取“福”的谐音。池周边在大小不等的青石旁边,又栽有榆树,每到春夏之交,榆钱飘飘洒洒落入池边及池中,被寓意为福财满池,吉祥富裕。



安善堂坐北朝南,建造得相当豪华。彩绘都是与故宫的建筑一样。这安善堂曾是府主人园居生活时接待重要宾客之所。前有抱厦,侧有回廊,连接东西配房。形似展翼大蝙蝠。仍与前面的蝠池相呼应。


恭王府花园中的湖心亭诗画舫


用千块太湖石堆砌成的滴翠岩,康熙题写的“福”字碑,就藏在岩下的秘云洞深处。

洞很窄,那福字碑就镶嵌在洞中墙壁上。

福字碑为康熙皇帝的御笔,刻有“康熙御笔之宝”的印章。康熙于书法造诣精深,但很少题字,所以此“福”字极其珍贵。其字苍劲有力,颇具气势,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构思巧妙,堪称天下第一“福”。
196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重修恭王府,考古人员意外的在王府后花园的秘云洞内发现了这块“福”字碑。


滴翠岩上面是邀月台,东西两侧是两条斜坡走廊,听说其中西侧名为“升官路”。在整理图片时,只找到了在西侧拍摄的两张长廊的照片。

后花园中的垂花门,仿清宫里的“毗庐帽”,这也是后来和珅的罪名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