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锡晋斋内用金丝楠木打造的两层仙楼隔扇,前展柜中陈列着《平复帖》(复制品)
从东路院落的乐道堂出来,顺着北面的巷道可以直插到恭王府中最有历史记忆,也是最值得一看的西路正房锡晋斋。但游客是不能进入锡晋斋大厅的,拍照竟然也被禁止。
据记载,当年,嘉庆皇帝罗列了和珅20大罪状,其中第13条大罪是:“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
其中,“僭侈逾制”罪状就是指和珅越制用楠木盖了这个锡晋斋的两层仙楼隔扇。当时和珅特意派太监去查看故宫的建筑,然后命令工匠完全仿造故宫宁寿宫的格局施工,屋内所有的隔断用金丝楠木打造,超越了作为臣子应有的建筑规格。
和珅以后的“锡晋斋”,被恭亲王专门用来收藏《平复帖》的。作为中国古代三大名帖之一的《平复帖》系西晋陆机手书,后来小恭王溥伟把此帖送给溥仪,溥仪又卖给了大收藏家张伯驹,解放后,张伯驹将此帖捐献给国家,现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现在在锡晋斋中陈列的是《平复帖》的复制品。
锡晋斋院落的正门,影壁上红底金字的“中正仁和”四个大字。
绕过影壁,就进入了锡晋斋的天香庭院中,在锡晋斋的门外,也能闻到楠木沉郁的香气。
在天香庭的院中央的一座石盆景叫“云停”,据说这块石头是当年的遗物。

经过修缮后,整个锡晋斋院落显得宏大、气度非凡。
据说锡晋斋和东西配殿都是当年和珅收藏金银珠宝的仓库。
锡晋斋南面的天香庭院

“大屋中施小屋,小屋上架小楼”的仙楼样式,和宁寿宫乐寿堂完全一样,在工艺方面也像乐寿堂一样楠木隔扇、隔断分隔,回环四合的格局。

金丝楠,是非常珍贵的优质良材,由于木材的光泽很强,特别是在刨片时有明显的亮点,人们据此称之为金丝楠,其清香千年不散,其材质千年不腐,虫蚁不侵,即使不上漆,也越用越亮。
古时用于宫廷大殿的修造、家具的制造等。明清两代均严格禁止除皇家以外的建筑使用金丝楠木,违律者轻则抄家,重则处斩,所以有“一楠一命”的说法。
据说,明十三陵长陵的棱恩殿是现存最大的楠木殿,殿内的60根巨柱,都是用整根金丝楠木制成的,直径很粗,得要两人合抱。另外,承德避暑山庄也有座楠木宫殿。除此,用金丝楠木打造房屋的就是故宫宁寿宫及和珅当年的这座私宅了。
锡晋斋的南面是葆光室,在这个院子里随拍了几个画面。

葆光室是恭亲王奕昕的内宅及会客的地方。院内是完全回廊环绕的院落。
沿着窄窄的巷子往北走,就是恭王府建筑中气势最宏大的后罩楼。(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