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龙河是阳朔仅次于漓江的第二大河流。发源于临桂县古里河,流经阳朔三乡镇三十余个村庄,南流至穿岩古榕景区后汇入漓江,全长43.5公里。素有“小漓江”之称。
遇龙河河岸两侧峰青路转,田畴平整开阔,菜田、橘园绿意逼人,稻田稻花飘香。蓝天白云倒映遇龙河透亮的水中,形成一幅幅秀美的立体自然景观。
沿河人文景观荟萃,散落着古村、古桥、古树、古碑,是遇龙河流域岁月的留痕,也是阳朔县悠久历史的见证。
遇龙河沿岸的部分地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通汽车(有些地方正在修路),只能通过徒步、骑自行车、乘坐竹筏漂流三种方式游览。我们选择了骑自行车旅游的方式。

我们是分两天骑自行车游览遇龙河沿岸的。(上图是第一天的路线)
第一天,是沿着通往桂林的公路到白沙镇(约1个多小时),然后,沿乡间的小路到遇龙村。再沿河而行,经过遇龙桥、仙桂桥,到旧县(实际是个小村庄)吃午饭。经朝阳码头、骥马,在下午3点多钟返回阳朔。
在阳朔,租辆自行车一天才5元钱。清晨,当一缕阳光刚洒在阳朔县城时,就骑车上路。


一路上几乎都是骑自行车游阳朔的中外游客。很少机动车辆。

上面是从阳朔出发时经过的公路。下面才是遇龙河沿岸的乡间小路,还有更窄的路,仅一尺多宽。




遇龙河两岸山峰清秀迤逦,连绵起伏,形态万千。江岸绿草如茵,翠竹葱郁,树木繁荫。
遇龙河的水,绿的如翡翠,微风拂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立于河岸,感受到的是一种平静和豁达,得到的是一种惬意的慰籍。

不时看到一排排竹筏在遇龙河中轻轻地漂流而过。徜徉于山水之中,如同人在画中游。
使人顿觉心旷神怡,即使是在山水甲天下的漓江上,也很难找到这种感觉。(上图作了黑白处理)

乡间小路两旁,菜地片片翠绿。


在一丛香蕉树前停下车来,发现目标。原来是一串小香蕉和香蕉花。


在田间、路旁的草地上,能看到散放的耕牛。这里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农耕形式。
踩着自行车穿行在田间小路,远处山峦连绵起伏,近处田地纵横交错,水牛不紧不慢地吃着青草,农民扛着犁具下田劳作。
迎面而来的是混杂着山野气息的清新的空气,对看惯了高楼大厦,闻惯了汽车尾气的城市人来讲,这是多么地难得。当然,也能感受到劳作的辛苦。


虽然已是深秋,还有部分稻子没有收割。空气中飘散着阵阵稻香。

这里的耕作方式基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看到农民正在用脚踩式的打谷机打着稻谷,上前聊了几句。他们自家种植的稻谷自给已经富富有余。


田间码放整齐的稻禾,在远方群山村舍映衬下,构成了一幅幅恬静的田园风光。


回来后,整理整理旅游图片,其乐趣也不亚于旅游本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