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象谷位于勐养保护区东西两片林区的河谷地带,这里沟河纵横,生长着许多大象喜食的植物,是东西两片林区内野象的唯一通道,这一带野象的活动十分频繁。州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在这里设立了“亚洲象种源繁殖基地”。
沿着穿越野象谷的林间小路,走到尽头,就是一片河道开阔地。多年来,“基地”工作人员定期在这里进行人工投放食盐,野象受此诱惑,就经常三五成群来此吸食河底的硝、盐等矿物质,顺便洗个泥水澡。
野象在这一地区出没越来越频繁,人们看到野象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这里便成了有名的“象塘”。但游客来去匆匆,一般是不太容易遇见野象的。
最初到这里观察亚洲象的科研人员,在三四个人也合不拢的古树杈上建筑了象鸟巢一样的观察点。后来,景区管理部门在这里建起了观象台、高架走廊和观象旅馆。构成了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里是西双版纳、也是亚洲地区观看野象最方便、最安全、机会最多的地方,不少有关野象活动的图片、影视作品等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我们步行到“象塘”附近时,听工作人员讲,一周前,就有七八头野象在这里活动过。
我们在“象塘”附近休息后,就沿原路徒步返回沟口。
离开“象塘”不久,就听见山谷中有频率很高持续不短的刺耳声响。遇见一位兴匆匆地进沟的小伙子告诉说,前面发现一头野象,他拍摄到了野象的背影,护林人员正在往山上驱赶野象。问他,离开现场多少时间了,他说,大约十分钟。
当我们赶到现场,刺耳的声响已经停止。据说,一头野象单独下山容易伤人,所以,护林人员为了沟内游客安全,发现单独行动的野象后,一般都采取措施驱赶野象回山。我们如果能早走10多分钟,就会在返回途中与野象遭遇了。
上图河道和这片开阔地,就是野象逗留的地方,称为“象塘”。在“象塘”的四周,都搭建了简易的象鸟巢样的竹房子,便于科研人员从不同角度观察野象的活动。
上图河边的草地被野象踩踏的露出了泥土,那是野象下山到河边喝水的通道。
上面这些架设在树上的简易竹房子就是科研人员观察野象活动的地方。据说,有一位大学女研究生,为了近距离观察野象活动,一个人在树上的竹房子上住了半年多时间。
下面建在高架桥上的房子,里面电视等设备很齐全,是为游客准备的观象旅馆。有兴趣住上几天就能有机会观察到野象。
返回野象谷园林区,正赶上训象表演,拍摄了几张图片。没看见野象,观赏训象表演也多少弥补一下遗憾。
大象在给观众作按摩。
观众与大象比赛拔河。
没能看到野象,遗憾。然而,正是这份遗憾,让人感到野象谷的神秘。
忘不了,曾经到过谷深林密而充满神秘色彩的热带雨林。
忘不了,曾经在野象谷与大森林的接触与拥抱。
离开野象谷热带雨林景区后,驱车到了景洪市。
回到宾馆后,简单整理备份了几天来拍摄的图片,给电池充电,为第二天的行程作些准备工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