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下密院的大经堂。
背景音乐《缘》
在拉萨,参观寺庙走访喇嘛,原有的那种对藏传佛教的神秘感逐渐淡化。
那一座座大小寺庙神坛,更象一所所在雪域高原播撒信仰种子的学校。千百年来,在这种原始的、传统的宗教文化的熏陶下,藏传佛教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支撑着一个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民族,在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生息繁衍,并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
位于拉萨北京东路吉日旅馆斜对面,东与木如寺相连的,始建1433年,是藏传佛教的下密院。它是以传习弘扬藏传佛教密宗为目的。藏语称“举麦扎仓”,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最高学府之一。
下密院主要建筑包括经堂、佛殿等。其中无论建筑规模和艺术价值都以主殿为最。主殿设在密院中央,坐北朝南,高四层,有房屋七十余间。底层南部为大经堂。中有5门相通。开间很大,有柱48根,正中4柱直通二三层承托高敞天窗,四壁遍绘壁画,内容多为格鲁派故事。北部为佛殿。东侧室房内有柱
12根,供有泥塑佛像。西有厢廊。殿内主供宗喀巴大师的泥塑彩绘像。左右为护法神殿,供有护法神像。
按规定到下密院来研修密宗的僧人,必须是在拉萨三大寺显宗扎仓(学院)修习毕业后才有资格进入。其它寺院虽然也有密宗扎仓(学院),但都属于低级阶段,在下密院研修的密宗才属于高级阶段的。
下密院的僧规制度以严格著称。在生活待遇上,就是有活佛身份的僧人也不例外。据说,其修行方法带有苦行僧与行脚僧的特色,生活很苦,制度极严,午夜上殿时一律光脚,过午不食,夜间集体睡在大殿上。


上图是下密院的入院门洞,朝南,面向北京东路。
下图,进入门洞,就是大主殿。
下密院主殿旁有两个大转经筒。
上图是下密院的大经堂。
殿内供奉着下密院的创建人,宗喀巴八大弟子中的第七位杰尊·吉饶僧格的灵位(上)。1445年圆寂,享年63岁。
走进大殿,几位在这里研修密宗的喇嘛正在包裹佛经。上前与他们攀谈。一句“你们应该相当于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了”,把众喇嘛逗乐啦。
他们盘坐在大殿包书,这样的巨著经书是共用的(不可能每人一册)。包裹后,供奉在大殿。大殿既是研修课程,作佛事的“教室”,也是夜间寝卧的地方。
下图那位喇嘛看到给他拍照,有点不好意思,索性用包书的黄布把自己的头包起来。
上图是供奉在大殿中的经书。下图是一排长明的酥油灯。
寺庙是向藏民开放的。
大殿旁,是护法神殿。各寺庙的护法神殿的设置基本相同,有悬挂的鼓等法器。供奉着各种护法神的塑像。
相关内容
22、在药王山喝“圣水”http://blog.sina.com.cn/u/491a12bd0100090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