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金顶群的一小部分。在最高殿堂,通过一个狭窄的楼道,就登上了这里。照片左下角的牌子上,写着禁止拍摄的警示。但我还是忍不住地,对着牌子,拍下了金顶。
金顶是指,灵塔殿和主供佛殿的鎏金屋顶。因为布达拉宫共有从五世达赖喇嘛(六世达赖喇嘛除外)到十三世达赖喇嘛的遗体灵塔。因此,就有八个金顶。上面,有巨大的鎏金宝幢等金饰。
外围的女儿墙是用涂成深紫红色的“贝玛草”(一种生长在高原雪线上的灌木)垒砌而成的,可以宝暖,减轻承重。
布达拉宫,是西藏现存的,集古城堡、灵塔殿和藏传佛教殿堂为一体的建筑。为历代达赖喇嘛摄政、居住、办理政务的地方。
相传始建于7世纪的松赞干布时期,后被雷电、战乱毁坏。
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为巩固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重建布达拉宫,以后摄政的,修建了红宫和灵塔,直至1959年。在那样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整座建筑就是一座神权的崇拜偶像,显示着人间奴隶主至高无上的权力。
历史变迁,但布达拉宫作为人间的佛域,没有变。
现在,这里每天接待2千位参观者,只发5百张散客参观票,要提前一天预定。我没有预定,就径直到了布达拉宫正门,正巧,有个参观团有空缺的名额,便随他们一同进入了。
所有参观及朝圣的人,都从下图的宫门进入。游客的票价百元,藏族朝圣者也需交2元钱。
这是进入宫门后,回望拍摄的。
从这里开始,就进入了佛域。接着,就是攀登那长长的之字型台阶。
两条宽而高的石阶,一条,有栏杆拦着,长着枯草。游客集中沿另一条之字型的石阶,拾阶而上,进入几个楼内拐来拐去的殿室狭窄的过道,才到第二道买票的门。
进布达拉宫第一道门时,是凭提前领取的票号。经过很高的之字型台阶后,到这道楼门才付款买票,凭票进入。
(德央夏)东庭院,平坦开阔的平台。东面是僧官学校,南北是僧房。西面是白宫主楼。
这是进入白宫的楼梯。中间是用五彩布条拦着,过去,只是供达赖喇嘛通行用的。参观或朝圣者是左上右下。
上图的楼梯口,明显摆放着禁止拍摄的牌子。从进到这个楼梯上开始,拍照就一律被禁止。听许多人说,在这里拍照片,被喇嘛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也就从这里开始,我就关掉了相机的闪光灯,格外注意,寻找机会进行拍摄。下面几张照片,就是在宫内,与看护的喇嘛周旋,寻机“冒险”拍摄的。
上面的这张,是进入白宫后的门廊,我避开工作人员的视线,以粗立柱作掩护,拍摄的。墙壁上绘有壁画,看到的北壁上,绘有文成公主进藏图。
走进布达拉宫,发现一个特点,几乎每个殿堂四壁和走廊,都有绘画。艺术长廊、题材丰富、画工精美、色彩鲜艳。不少是镏金图案。
穿行于白宫与红宫间,狭窄且阴暗的走廊及楼梯中,只有站在小窗或隔栏边,才能看见一缕阳光。
布达拉宫的地面特殊。听说是用酥油和石子一层层的堆起来,藏民又再一遍遍的夯实,又用羊皮一遍遍的打磨,所以那地面才经久不坏,并且光滑如镜。藏族这种传统的修筑地面方法叫“打阿嗄”。
走进布达拉宫,发现一个特点,几乎每个殿堂四壁和走廊,都有绘画。艺术长廊、题材丰富、画工精美、色彩鲜艳。不少是镏金图案。
上图是灵塔旁,大殿南部达赖喇嘛的宝座。傍边,就是安放达赖喇嘛的灵塔和经堂大殿。灵塔的塔身是纯金包裹的。镶嵌着满满的红、绿宝石、绿松石等珠宝。花花绿绿的万国纸币堆满佛像周围。唐卡、罕见的藏经册印和法器、稀世的供器,大量的珍贵文物林立在殿堂中。其中,一个殿堂就成列着3千尊佛像,许多佛像有上千年历史。
当时,我的前、后、右边都有穿红袈裟的看护僧人,我靠在廊柱前,挡住后面僧人的视线,在另外两个僧人视线转向灵塔和大殿时,举起相机,瞬间拍下了这个宝座的画面。
走出红宫,才松了一口气。总算把拍摄到的照片带了出来。
相关内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