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琐记随拍 |
上面照片中的宜宾五粮液,两瓶是82年的,另一瓶,也有 16年了,泸州老窖也是82年的,都是从酒厂弄到的。
我国白酒品种繁多,人们根据香型,将其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五粮液和泸州老窖都属于浓香型,我没有到过宜宾,对其,自然不敢狂言。不过,曾多次参观过泸州那个生产“浓香型”老窖曲酒的著名川酒厂,略知了一二。
美酒是一种艺术佳作,以其水的外型,火的性格的独特魅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酒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自己虽然不胜酒力,但聊起酒来还是津津乐道。
浓香型曲酒晶莹透明、酒体丰满、香醇味正,历来是宴会珍品。评酒师常常冠以“醇香浓郁,饮后尤香,清冽甘爽,回味悠长”概括她的典型风格。那么老窖酒的酒香何来?
老窖酿酒,格外生香。
俗话说:“千年老窖万年糟”意思是说,窖龄越长,酿出来的酒,酒品越好。提起老窖,人们往往以为是把酒储存在窖里的时间长。其实,这是误解。窖,不是酒库,而是指粮糟发酵的池子。它的使用期,即窖龄。新窖出的酒,辣口而无香味。老窖酒,则醇厚芳香。5年以内的窖出不了优质酒,10年以上的窖,产好酒的可能性只有1-2%,百年以上的窖名酒率达60%以上。
建窖要选择地势,讲究土质水宜,窖池上大下小,容积都在8-10立方米左右,窖土色泽金黄,绵软细嫩,不含沙石杂土,特别富于粘性,要在某个特定的地方运来。甚至连打夯糊壁都有说头。窖底夯实了不行,窖壁糊得不好也不行。30年窖龄的酒窖,泥土乌黑,泥质重新变软,脆度增强,无粘性,并出现红绿等颜色,开始产生一种浓郁的香味,初步形成老窖,酒质越来越好。
这是83年拍摄的泸州老窖的窖址,窖池中已经装入了粮糟,正在发酵.
曲酒的香味成分与窖泥分不开。因为,窖池中有益微生物多达400多种,其中,嫌气芽孢杆菌是老窖窖泥中的优势微生物群落。正是这些菌群,体现了浓香型白酒老窖窖泥独特的微生物学特征,影响着粮糟的发酵和出酒的品质。浓香型白酒的主体成分是己酸乙酯和适量的丁酸乙酯,而它们的生成,又与窖泥中芽孢杆菌中的己酸菌和丁酸菌等菌群有关。
高粱是传统的酿酒原料,但只有当地产的糯高粱才能为料粮。它皮薄,颗粒饱满,含淀粉率高达60%以上,而且几乎全是支链淀粉,吸水性强,容易糊化,出酒率高。
拌和料粮要用水,美酒必用佳泉。古人说,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我去参观的酒厂,用龙泉井水,水无色,无臭,透明,微甜,呈弱酸性,有利于糖化和发酵,而水的硬度适宜,能促进酵母的生长繁殖,属于优质的酿造用水.
生产流程开始后,先要选用糯高粱加稻壳拌和成料粮,再加上一些母糟(就是经过窖酵的料粮)装甑蒸.
甑,是木制桶状的蒸料粮的容器(见上图)。上甑时,糟料铺撒到酒甑内,要“轻撒匀铺”“回马上甑”操作不当,影响蒸粮和蒸酒。,出甑后的料粮,叫粮糟,等粮糟摊凉后,下上酒曲,就可以入窖了。
粮糟要加酒曲,才能装窖发酵。酒曲可以把糖化和酒化这两个过程结合在一起,比自然发酵和谷麦芽发酵优越。制酒曲的小麦要磨碎,过细则粘性大,曲胚里的水分蒸发太慢,热量不易散失,容易引起酸败;过粗则反之,容易使曲胚过早干裂,微生物不易繁殖。因此,工艺上,小麦磨成烂心不烂皮的梅花辫子。这样,菌丝能很好生长。
粮糟加上酒曲后,要求低温入窖。装窖全靠人工。拌入酒曲的粮糟倒入窖中后,要求工人用脚将糟子逐层踩紧。踩糟工人总是先沿着窖边踩两转,再到窖心轻轻踩一遍。其轻重程度,都靠巧妙掌握。入窖,还有很多特殊的不能成文的工艺,至于粮、糠、水、温、曲、糟之间精确而复杂的量比关系,是密不外传的。
粮糟入窖后,一般要经过60天的发酵。才能出窖再装甑蒸馏。
蒸馏后,产生三种酒:基础酒——贮存上一两年,经过勾兑,就可以包装出厂;酒头——经过稀释后,再分层重新倒回窖中,这样有利于养窖,促进生香;酒尾——转入酒甑中重蒸。
按照传统工艺,酿造老窖酒,要"续糟混蒸",在装甑时,即装未发酵的生高粱粉,又装经过发酵的糟料.蒸酒蒸粮同时进行。糟料循环往复连续使用,这就叫万年糟。它使酒更醇和、丰满、甜味更好。
酿酒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勾兑。勾兑调味是最玄妙的工艺。酒酿出后,一般要贮存1-2年,然后,调酒师手持注射器,向大坛大坛的基础酒中加进万分之一或十万分之一的调味酒。(调味酒是酒中极品)达到理想的酒体风格,才可以按品质等级装瓶出厂。
当然,美酒只有亲自品尝,才能领略浓香型曲酒那纯正浓郁的芳香,若雅酌细品,缓缓咽下,就觉得天成佳酿那神奇美妙的滋味,复杂得不可尽言。如果在酒内和以少许冰块饮用,香沁脾胃,醇酣肌肤,薰薰然妙不可言也。
十一,中秋将至,愿朋友们举杯畅饮,欢度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