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可以说有点盲,除了羽毛球。
昨晚,等待十点转播男子单打,那可以称得上巅峰对决。开始迟迟找不到中央五,等找到时已近十点45,发现正是国奥对阵伊朗。对足球从来就没有十足的耐心,这次不得已耐着性子慢慢观望,加时半小时之后是点球大战,看点球总是让我有些紧张,真不知道哪个球就进不去就输掉了,最后出场的中国小伙,
好友说“他肯定进不去!”
我捶打她:“乌鸦嘴,肯定能进的”
“一看就猪头猪脑的。”
由于太过要求角度,他踢在了门柱上,9:10惜败伊朗!
回头再看新闻,发现林丹也0:2输给了陶菲克!
唉,喜欢上林丹就在几年前,原以为这次的亚运会能再次一睹他的风采,结果却是这样的比分,林丹又输了!
今年的羽毛球可以说惨不忍睹,张宁,谢杏芳,林丹,鲍春来接连的失误,真的给08年奥运会的羽毛球项目蒙上了一层阴影。
人总会要失败的,怎么可能一直是常胜冠军呢?上帝都有偶尔出错的时候,更何况人呢?最重要的是从失败中找出差距,争取下次的胜利。
林丹虽然输了,但是他在我心目中仍然很棒,我想他需要这样的经历,需要这样的成熟,期待他08年的精彩表现。
这样一个83生的178cm的大男孩!
摘这样一段文字:说的太好了
希望我们都能从中多多少少受到些启示:陶菲克的技术确实是世界一流的,但他的体能和林丹是没法比的,但在很多关键的比赛中,他依旧能给林丹带来麻烦。这里除了是经验之外,更重要的是陶菲克对林丹的心理摸得很透,看到林丹,他仿佛也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尽管两人现在视对方为夙敌,但无可否认,林丹正走着陶菲克的旧路:少年成名,却空有世界第一的称号,始终无法在大赛上扬名,难免有些急噪。而在个性上,两人又都是张扬的、好胜的,却又很在乎外界的评论,很容易受外界舆论的影响而绕乱自己的心绪。
陶菲克已经走过这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但他确实很能理解一直缺乏羽坛“代表作”时的焦虑心情,他也能理解选手在自己技术颠峰的时候,不只是追求赢球,还追求赢得漂亮,总是以高质量球来打败对方的自负。更加能看透那种在舆论压力下患得患失的心情和非赢不可的斗志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曾几何时这些都是防碍着陶菲克走上事业颠峰的心理障碍,但现在他确实已经全部摆脱了这些困饶。
现在的陶菲克已经得到了所有想要的头衔,多一场少一场的胜利,他看得很淡,他的技术已经得到全世界的承认,他只在乎胜负,不再追求动作的优美。更有甚者,他从那个会为一段新闻而和记者吵架的冲动球员,变成了懂得利用舆论去影响对手。难道他不知道他对林丹的批评一出,同样会为自己招来多少的非议吗?但他已经成熟到不在乎这些评论的时候,才懂得用评论去控制林丹的心情。
陶菲克总是能为林丹制造困难,只因为他最能看透林丹,一如看到当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