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需要用智慧来经营
(2010-07-01 07:15:12)
标签:
爱情明星动态娱乐圈娱乐情感 |
分类: 情感自述 |
如果“爱情”也有四六级考试——只怕大多数人,都拿不到及格的分数。并不是我们的“情商”真的无可救药,而是我们从来都没有用心学习这门学问。纵使你有超过十年的情史,恋爱的次数——在“两位数”以上,你就敢放言自己了解爱情了吗?怎样寻找真正的灵魂伴侣?怎样处理“相爱容易,相处难”的争执摩擦?怎样让彼此的生命在爱情的洗礼下,更加完整健全?爱情,其实就像“针灸”,你若找准“穴位”便能轻松对症——妙手回春。不是去爱得更努力,而是去爱得更聪明......
我怎么知道?是自己——真的爱上了“对方”,还是只是一时的迷恋?“一见钟情”与“日久生情”,哪个更好一点?有这样一句话,说“恋爱中,两个人太拥挤了”,说的就是在迷恋的状态中,我们往往会把自己内心的幻想或需要,加诸“对方”身上,并没有真的了解“对方”,而只是自己一个人的心理作用。而这种心理作用的基础,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投射”。“一见钟情”往往更倾向于“心理投射、迷恋”,持久性较差。你在还不清楚“对方,是谁的”情况下,就已经爱上了对方。可能,你只选择性地关注了你想看到的那些品质,甚至带有很多自己的想象,其实并没有深入了解这个人。比如:初次见面,你被“对方”的机智幽默吸引,因此“坠入情网”,但对他——其他方面的特质,浑然不知;长久相处以后,那些“缺点”暴露出来,你就觉得自己不爱他了。相比较而言,“日久生情”则更利于感情的稳定发展。
当然,“迷恋”也有它的作用。进入婚姻或者一个长久的情感关系,需要太多的勇气,“迷恋”好像——先给人一点“麻醉剂”,让人不至于“因看得太清楚,而却步”。最重要的还是在“一见钟情”后,来点“冷处理”,对“这个人”多些了解后——再决定关系的走向。亲密关系,往往要面临这样的两难——跟你亲近就受伤,不亲近又孤单。两个独立的个体,因为存在差异而相互吸引,相亲相爱。同时,也因为差异而出现冲突矛盾。两个人的性情和需求,可能——大相径庭。所以,在婚姻或爱情关系中,一定要学习去体贴“对方”的需求,学会彼此疼惜。
真正了解彼此的特性和差异,到底是什么?是解决性格差异的一个好办法。有时候,我们以为“对方”要的是这个,但其实不是。要了解彼此的心灵世界,沟通无限好!爱情中,我们往往是“给己所要”,而不是“投其所好”,做了很多无用功。要想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爱,首先要了解“对方”的——爱的语言。只有了解“对方”的期望,做“对方”期望的事,才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爱。每个人心里,都有“情感账户”,做了“对方”喜欢的事,加分就是存款;做了“对方”伤心的事,扣分便是提款。只有平时——多存款,少提款;关键时刻,才有资金供你使用。很多话不说,憋在心里很难受;可说出来,又一定会吵架......这其实是爱情中,又一个两难:“说了,你会走;不说,我会走”。然而,不管怎样,情绪是不可以被压抑的,只应该——被了解,被表明,被疏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