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影响>)摄影记者的转身--访傅拥军

(2007-12-02 13:35:47)
标签:

视觉/图片

 
http://voice.chinafotopress.com/17th/images/left_c.gif

 

幕后黑手

http://voice.chinafotopress.com/17th/images/tiao.jpg

           永远选择和读者最相关的图片
                   ——访都市快报摄影部主任傅拥军

  《都市快报》视觉中心构成的介绍(如在杭州纸质媒体中的排名,摄影部和图片部整体情况)。

  《都市快报》由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于1999年1月1日创刊。是中国第一份四开异型加长报。现周出360版,周五最高出80版,是浙江省报纸日出版面之最。《都市快报》发行量已突破102万份,发行面已覆盖全省所有中心城市,在宁波、金华、温州、嘉兴、台州、温州等地设有办事处。2006年广告收入6.2亿元,发行收入1.9亿元。都市快报现有员工275人,其中采编人员200人,平均年龄29岁。摄影部现有记者8人。此次接受影响访问的是《都市快报》的摄影部主任傅拥军。    

 

http://voice.chinafotopress.com/17th/yingxiangbeihou_clip_image001.jpg
摄影部主任傅拥军

1. 您选择摄影记者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的标准很简单,最近要招两名摄影记者,招聘广告是这样写的:在这个团队,学历并不最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创意,你的品行,你对职业的热情,还有你的责任感。我们特别在乎创新和和品行。一个有品行的人,只要有热情他可以做好任何事情,反之,在都市快报团队是很容易掉队的。这次招聘有200多人报名,在应聘者中有些人不注意细节而失去面试机会,我们要求“代表作品(10幅以内)、一份800字左右的自传。”有很多人送了很多,有些人没有文字说明,对于不遵守规范的人,我们只能放弃。都市快报是一张很重视“细节”表现的报纸。
遵守规则是一个职业摄影记者必须具备的操守。

2. 您选择图片编辑的标准是什么?

  都市快报只有一名图片编辑,原来是我们本地中心的首席编辑。为什么让他来当图片编辑,就是因为要加强文字在摄影报道中的作用。我们认为,好照片离不开文字,差照片更离不开文字。好的图片说明可以大大增加图片的附加值,可以让一张普普通通的图片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很成功的尝试,得到认可。

3. 贵报社如何考核摄影记者?

  考核分两块,一是要完成基本工分,二是每月要完成4个有竞争力的摄影报道。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本年度有两月完不成,就是不合格。我们特别在乎摄影记者的独立报道能力。当下已经进人全面摄影时代,如果这方面跟不上,我们怎么能跟千千万万的读者去拼。

4. 在您报社制定的有关图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中,您认为有哪些经验是特别值得和其他媒体分享的?

  我们有个“都市快报摄影记者三大纪律八项规定”,其实在于每个摄影记者能否执行到位。

三大纪律:
  一新闻图片绝对不能有假;二严格遵守职务作品管理规定;三要团结互助;
八项规定
  一要及时将当天采集所有图片在电脑备份;
  二要及时与图片编辑“谈稿”,并初选图片;
  三要及时编号和填写要素齐全的图片说明;
  四要尽量多角度多数量拍摄同一内容的不同画面;
  五要充分考虑版面需求,既要拍横图又要拍竖图;
  六要及时浏览互联网和同城媒体以获取更多的新闻线索;
  七要及时上报选题和拍摄内容,每周必须提供一张有竞争力的非配图摄影报道;
  八要小心保养摄影器材;

5. 如果把照片的评价分成视觉和新闻两个层面,在视觉好而新闻性略差与视觉差而新闻性略佳这两类图片中您会优先使用哪一类图片?

  我们有另一个提法,我们永远都选择跟读者最相关的图片,当然在视觉上我们对每一张照片是有底线的。

6. 您所在媒体是否有一些特色的摄影栏目可以给我们介绍,全国哪家媒体的摄影栏目您是比较推崇的,为什么?

  都市快报在全国首开《本报寻找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版面。每天,版面上都有这么一段话:“只要照片有意思取景匆忙没关系精度不高也无妨”。这个版面的“收视率”是很高的。现在全国有很多报纸都开了类似的栏目。我们还有每周一期的《视觉新闻》,陆续开了一些专栏有《摄影记者博客抢鲜》、《一个摄影记者眼里的新农村》、《我是社区摄影师韩丹》、《小眼看世界》。这些专栏曾出过一下好报道,但坚持不够。下一步我们会寻找突破,给摄影记者开专栏是我们的一个方向。

7. 您报社的数字图片资源如何管理?图片的利用价值如何?是如何看待记者给图片库供图的

  在这方面我们报社出台了职务作品管理规定,对外发稿有严格的规定。如果私自对外发稿,会得到处罚。我们有人有过教训的。

8. 您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早在两年前,《都市快报》的摄影记者几乎是一夜之间尝到了苦头。2005年7月,都市快报开出了栏目《本报寻找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随后一些有趣生动的图片天天出现在版面上,后来这个栏目“扩版”,每周一至周五每天固定为一个版面(《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每天,版面上都有这么一段话:“只要照片有意思取景匆忙没关系精度不高也无妨”。2005年9月11日,都市快报头版刊登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游西湖的照片就是现场的读者用手机拍到的。今天,如果摄影部没有生产一张新闻图片,版面上也照样会有很多有意思和有现场的图片。自从栏目推出后,目前快报平均每天能收到读者通过电子邮件或送上门的照片六七十张,最高时曾达到过200多张,有读者甚至为报社传来了“神六”宇航员上天前内部誓师会的会场照片以及宇航员们和家属的生活照(出于宣传保密纪律,这些照片没有见报)。报社“以最低成本收归民间力量赚足了每天的视界独家”。

  事实证明,读者永远比记者快一步接近现场。随着数码相机、拍照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机械相机时代的摄影记者已经不再令人羡慕和神秘。在QQ、MSN、手机短信、博客等这些极易操作的新式传播工具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人皆记者”已成事实,传统的媒体和记者再如以前那样去开个新闻发布会,回来后再以一种老套的居高临下的发布信息去处理新闻,必然会在以各种新科技为后盾的传播平台前下败下阵来,摄影记者更是如此,如果再不及时从“配图师傅”的角色中转型,肯定会出局。

  相反,如果摄影记者转型快,那么他就拥有市场和地位。两年来,都市快报摄影记者面对新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整思路和状态,逐渐走出迷茫,在寻求自身的地位时做了一些成功的实践。

 

 

 



http://voice.chinafotopress.com/17th/images/top.gif
http://voice.chinafotopress.com/17th/images/di.jpg

 首页
 封面故事
 1. 瘦身·《卫报》
 2. 欧美报纸流行版式分析
 3. 图“表”天下
 4.多媒体新闻革命
 5. 多媒体新闻的“钱景”如何?
 幕后黑手
 永远选择和读者最相关的图片
 影廊
 波斯尼亚摄影师Ziyah Gafic
 影像背后
 拯救“灾难”
 在路上
 某地、某人、某个好故事
 外面
 顶级收藏之我最喜欢去的五个地方
 
 总编的话
 CFP影响博客
 友情链接
 邮箱订阅
 关于我们
 
 经典回顾
 2007年09月 第十六期
 2007年07月 第十五期
 2007年04月 第十四期
 2007年02月 第十三期
 2006年12月 第十二期
 2006年09月 第十一期
 2006年07月 第十期
 2006年06月 第九期
 2006年03月 第八期
 2006年01月 第七期
 2005年12月 第六期
 2005年10月 第五期
 2005年08月 第四期
 2005年06月 第三期
 2005年04月 第二期 
 2005年03月 第一期

  Copyright © 2006-2008 China Foto Press - voice.chinafotopress.com





    想想未来,竟有些害怕。尽管“摄影记者更是如此,如果再不及时从‘配图师傅’的角色中转型,肯定会出局”,不是个新问题,但被如此冰冷的文字毫不留情的盖棺定论,心里还是十分的不自在。
    想想河南电视台的几个频道,继8套的《DV观察》之后,都争先在上市民用DV拍的新闻,新的大环境之下,似乎是走在了平面媒体的前面,用了一种更开放和宽广的心态应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婚礼上的父亲
后一篇:圣诞节来临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