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难得的阳光晴好,更难得是我休班的日子。于是推着好长时间没出门的顺顺到村子里逛逛,让她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鲜空气,晒晒户外的阳光。
走到村里的小商店门口,听到很吵的声音,看到一群人围在那里。心想,又是谁和谁打起来了啊?在村里,经常会看到这种场面,因为一些家长里短的小琐事就会在街上对骂甚至动手。
走近一看,倒不是大人之间的纷争,是一个当妈的在对自己的孩子又打又骂,周围人越劝她打骂得孩子越厉害,对于妈妈的打骂,6岁孩子一声没吭,只是用很叛逆的眼神和妈妈对峙着。从周围人那里了解到事情发生的起因,原来孩子在商店看中一样玩具,趁父母不注意从家里拿了点钱出来买了下来。回家玩的时候被妈妈发现了,盘问钱的出处后气得带着孩子来商店找。商店不肯退,当妈的在街上就对孩子动起了手。
这种事,孩子做得固然不对,当妈的也不应该如此对待孩子。孩子都有自己的自尊心,何况已经六岁了,他是好面子的,在这么多人面前将这事公之于众,会给孩子留下多大的心理阴影。教育孩子许多时候应该是私下的事情,尤其这种事,在家里和孩子静下心好好谈谈,孩子必定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越这样打骂式的教育越会让孩子难以接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当然,这个妈妈也许是打给商店主人看得,因为商店主人看不过去,最终把钱退给了这个妈妈。退了后这个妈妈也停手了,脸上也出现了笑容。对于这点失而反复的钱,我想这个妈妈她损失得更多,她丢了孩子的心。与孩子的心相比,那点钱算得了什么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