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老师出差前的那一堂课,我录下了老师和小亨的合奏“绿袖子”。
第一次听到儿子弹这支曲子时,我吃了一惊,接着是惊喜交集。因为,绿袖子,是我最喜欢的曲子。
对“绿袖子”的美好回忆来自20年前。当时正在上大学的哥哥暑假回家时,带回来一把吉它。晚饭后,哥哥给我和姐姐弹了三首曲子。第一首就是“绿袖子”,第二首是“小罗曼史”,第三首是“ 黎族舞曲”。
天呐,我太惊讶了,他从来没有学过吉它,怎么会弹得这么好听?我跟姐姐不停的追问下,我哥得意的说:自学成才!他接着说:每天中午和傍晚,吃饭时间,人最多的时候,坐在宿舍的窗台上,对着来来往往的女学生们弹吉它,是校园里最吸引人的风景。
我那个学习成绩永远是第一名的老实大哥,居然会为了吸引女孩子的注意力而去自学弹琴,实在有点不可思议。
但是不可否认的,音乐,的的确确是美好而动人的。从那以后,“绿袖子”就象青春年少时的一首小诗,长长久久的吟唱在我的脑子里。等我自己上大学时,我还暗暗希望在通往食堂的路上,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能听到或是看到,林荫道旁的长椅上有一个弹吉它的男孩呢!
当我听到儿子弹出“绿袖子”时,一下子,我就觉得让孩子学琴的意义就出来了:音乐,能带给人美好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变成络印,陪伴他终身。
也许弹琴这一行为,本身有很多的好处。比如:学琴的孩子智力发育比较快;学琴的孩子谐调性比较好;学琴的孩子将来可以做为特长生被优先录取,等等等。
但是做为家长,我最欣赏的是三毛的父亲说过的那句话:人的一生,会有很多苦闷的时候,而音乐,可以帮你舒缓这些痛苦的情绪,可以陪伴你走出生活的阴影。
如果仅仅是音乐本身,听,就是一种最好的享受。
但是弹琴,是让一个孩子走进音乐,也让音乐走进孩子的心。通过自己的手弹琴,用心去感受,让孩子觉得音乐是他生活的一部分,音乐是他可表达感情的一部分和一种优雅的方式。
我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我不可能永远为他遮挡住未可知的风雨和坎坷。我能做的,就是在他小时候,就为他找到可以终身陪伴他的自我化解痛苦和寂寞的方法,比如说学弹琴,比如说跟音乐做朋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