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心捐赠之五十一] 版画家常晓冰捐赠作品一幅 (珠海本土)

(2007-08-01 19:10:00)
标签:

杂谈

 

http://117.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8/1/18/19/114ba7eba9a.jpg版画家常晓冰捐赠作品一幅 (珠海本土)" />

版画家常晓冰

 常晓冰

  1966年生于陕西紫阳,本科学历。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毕业,曾为西安美院版画系专业教师,现任职珠海容闳学校;曾入法国司徒立教授具象表现主义工作室学习,教授始终强调在严格的纯粹直观之中来探讨事物的本质构成,对其影响至深;作品多次在全国学术性展览上获奖。作品《西安村子》被编入清华大学美术教材,同时多件作品被国家级美术馆收藏或在国内核心美术期刊发表。对少儿美术教育有独到见解。

  1997年套色木刻《红柿子》获陕西省第三届版画展优秀作品奖

  1998年套色木刻《紫阳旧梦之一》获陕西省第四届版画作品优秀奖,同时被神州版画博物馆收藏

  1999年套色版画《小镇逢集》获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优秀作品奖

  2000年铜版《锁定记忆》入选第五届全国版画年会展

  2001年丝网版画《节日》入选第七届全国铜版、石版、丝网版画展,并被湖北美术学院收藏

  综合版画《角落》入选两岸三地现代版画和2001《西部·西部》艺术大展

  综合版画《三个瓶子》发表于《美苑》

  2002年丝网版画《瞬间》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展出并被收藏

  凹版木刻《中国制造》入选第五届日本高知国际版画展

  丝网版画《西安村子Ⅱ》获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版画年会展“探索奖”,同时被收入“2002中国高等美术学院美术作品年鉴”

  丝网版画《村子Ⅰ》入选第十六届全国版画作品展,并被安徽美术馆收藏

  丝网版画《种子》入选文化部第十二届全国“群星奖”

  2003年丝网版画《湮灭》获第八届全国版画展优秀奖

  丝网版画《湮灭Ⅱ》获第二届全国丝网版画展优秀奖。

 

捐赠作品欣赏:

http://117.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8/1/19/4/114ba8c158e.jpg版画家常晓冰捐赠作品一幅 (珠海本土)" />

 捐赠作品名称:五个石榴 尺寸:50*50CM

http://117.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8/1/19/4/114ba8bba3e.jpg版画家常晓冰捐赠作品一幅 (珠海本土)" />

 捐赠作品常老师已经装裱加框了

http://117.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8/1/19/3/114ba8b4f43.jpg版画家常晓冰捐赠作品一幅 (珠海本土)" />

 捐赠作品局部 

http://117.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8/1/18/28/114ba86bd4a.jpg版画家常晓冰捐赠作品一幅 (珠海本土)" />

 捐赠作品签名

http://117.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8/1/18/28/114ba862f61.jpg版画家常晓冰捐赠作品一幅 (珠海本土)" />捐赠作品落款

 

 感谢常晓冰老师的爱心支持,也为珠海的艺术家带好头!

 

 版画家常晓冰的珠海故事:

就是这么斑驳地活着
西安版画家常晓冰的珠海故事

    两天前,一辆车驶至珠海博物馆门口,数十幅画从展厅撤下搬上了车,径直开往广州二沙岛。今天,广东美术馆策划的“新状态”系列展,轮到常晓冰的版画开个展了。广州人按惯例问“你们珠海谁来捧场?”常晓冰则例牌地漫不经心:“谁也不去。大热天的,折腾人干嘛?”
    不像无数在珠海昙花一现的画展总得张罗个开幕式研讨会什么的,常晓冰这场名为“拼凑的记忆”版画展有意无意间躲避着热闹与张扬,甚至九洲城楼顶通常会拉扯出一横幅,提示人们看展览,也省了。有朋友路过,喜欢就进去瞧瞧,展览自是成了有心人的会意。而且人们评点如何,常晓冰其实并不关心,他和他的版画一起,藏匿在一个人们常常忽略的、稍纵即逝的世界里,抗拒着当下生活中日益升腾的轻浮、嘈杂。
随桩基锲入崭新理念
    常晓冰是陕西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又一直在西安美院教书。同是从这个学院出来的师兄弟们在珠海有一大帮,3年前,他们冲他招招手,说是赶紧过来做学校吧,华发新城好大阵势,虚位以待呢。他就来了,可到那里一看,傻眼了,容闳学校正做土建,尘土飞扬的,并不是他想象中的只管进校收学生开课。
    今天,走进容闳学校,大约不是只有孩子会为校园环境开心雀跃,成年人同样可以接受一次深刻的“再教育”,记忆中的校园印象在这里被彻底颠覆,崭新的教育理念默默渗透在每个角落。
    学校大厅,地面可见古代书斋的样子,墙面钉了竹简的《学记》、《三字经》;接待室里,容闳等珠海名人的挂像讲述着珠海的昨天;学生课室,走廊墙壁间是木刻的古代诗歌和介绍世界音乐美术杰出人物的大幅壁画;陶艺馆外,有从史前的陶艺如何演化发展为现代陶艺的全部过程;园林里的石头上,刻有《兰亭序》、历代名篆,还刻有孩子们稚嫩的尝试。植物说明、各处所指示牌,无一不具备趣致的原创特色——整个学校的视觉效果与建筑风格,浑融一体。
    拼命三郎似地创建了这一切,现在,常晓冰平静如水:“你眼睛能看到的,都是我做的。”
和孩子一起灿烂地笑
    做了容闳学校首席美术老师,手下有6人,常晓冰的工作量很大,而真正让他辛苦的,还是他坚决与国内统一教材唱反调的执著。受校长委托,他曾为全校老师开设讲座,灌输他的教育理念,他称之为“新美术教育宣言”。说服家长,更是贯穿他工作的一个重要链条。
    常晓冰认为,在童年,每个孩子都是绘画天才,孩子们通过绘画行为展示其健康的心理,因此中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图式摹写,应该成为一种语言的再现方式,在教学中要尊重每个孩子的感性认识,同时用最为基础的绘画符号将它们再现出来。
    在容闳学校,线描是训练正确的观察方式,水粉则用以训练对色彩的敏感度,版画最能展现对画面的统和能力,陶艺和雕塑让空间思维尽情翱翔。
    比如掌握活字印刷术原理,就让每个孩子在陶泥上刻一个字,集成《师说》、《劝学》,置于墙面,印象够强烈了吧?
    比如尝试行为艺术,就带孩子们做“最后的晚餐”,餐桌前的垃圾或许就是你的下一顿了,还不赶紧参与环保?
    比如开设“与大师对话”课题,提供一定量的美术作品,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西方艺术家和作品来进行临摹,表达他们更真实的感触。
    去年参加广东美术馆“9+2”展览的50件孩子作品,悉数成为广东美术馆馆藏。像这样的事例,容闳学校还有很多。但是,孩子们将来是否一定要成为画家书法家,常晓冰觉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成为一种艺术,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总是灿烂地笑。
在珠海更深地沉入版画  
    2003年春节,常晓冰刚到珠海,觉着这座城市太假,像一堆积木、塑料,大冬天里一切绿意盎然,他更习惯北方的冷静萧索,而且在西安城中村画画、喝茶、交流争论的学院派群居生活方式让他在来去匆匆、人人喊忙的特区有点无所适从。“突然不知道该说啥了,好像连语言也要置换过来,于是干脆全身心地投入学校这一摊。”
    其实,在常晓冰的版画创作中,生活里这样的惶惑似乎总在催逼他回到过去回到已经不属于他的地方,他总在当下检索着记忆,记忆是零碎的、残缺的,然而充满温情和力量。最了解他创作的,是著名版画家杨锋。今年5月在一篇文章中,杨锋这样评说常晓冰:
    “常晓冰走近版画时,正是画种概念越来越模糊的时候。他的聪慧表现在他对版画语言技巧的选择与实物状态的联系上,他用版画所制造的痕迹服从于实物,在实物的丰富性中使痕迹自然展示。他有效地把技术、实物感受及生活的记忆联系了起来。”
    常晓冰7月里相继在珠海和广州展出的作品,分别在西安、珠海完成,包括《怀旧分析》、《湮灭》、《西安村子》、《城市最后的风景》、《青花时代》、《痕迹》等系列,它们将对前工业社会迅疾消失的尴尬与留恋推逼到人们视线里,静寂的画面背后奔涌着海啸般的震荡,在绰约的影象和斑驳的色彩中,穿透时间的属于人的意志依旧笔直而骄傲地挺立——“风起六朝,沙扬大唐,宋帙一卷云和月,明清两京清明雨……就是这么斑驳地活着。”
    也许在珠海可以更深地沉入版画?珠海是中国新版画大师古元的诞生之地,古元纪念馆也将很快矗立在这块土地上。60多年前,古元吸收西方木刻的黑白造型特点,得心应手地运用陕北的梨木板和自己打制的木刻刀,将形式和内容弄得恰到好处,为那个时代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
    当年曾和无数弟子一样认真临摹古元的作品,现在又来到前辈的家乡延续着某种精神的默契,常晓冰愿意说,这是巧合,当然又绝对不仅仅是简单的巧合,毕竟时代在进步,今天的版画创作展现着更为海阔天空的前景。常晓冰决定,办展览也罢,出画册也好,做了就可以搁一边了,每年扎扎实实出一批作品,才是真正重要的。
本报记者  张文锋


我的相关日志:


2007-08-01 [爱心捐赠之五十一] 版画家常晓冰捐赠作品一幅 (珠海本土)
2007-08-01 [爱心捐赠之五十] 天津雪景画家韩伟捐赠作品三幅 (已到珠海)
2007-08-01 [爱心捐赠之四十九]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宝录捐赠作品五幅 (已到珠海)
2007-08-01 [爱心捐赠之四十八] 旅美书画家赵文青捐赠作品二幅 (近日到珠海)
2007-08-01 [爱心捐赠之四十七]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刘瑞华捐赠作品一幅 (近日到珠海)
2007-08-01 [爱心捐赠之四十六] 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刘毅捐赠作品一幅幅 (近日到珠海)
2007-07-31 [爱心捐赠之四十五] 河南省美协会员王国锋捐赠作品一幅 (已到珠海)
2007-07-31 [爱心捐赠之四十四]传奇艺术家黑马吴俊捐赠油画近作一幅
2007-07-30 [爱心捐赠之四十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王光明捐赠作品一幅 (近日到珠海)
2007-07-28 [爱心捐赠之四十二]梧州市美协会员钟伟南捐赠作品一幅 (已到珠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