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提升珠三角公益品牌》
民间公益组织的缺位:
目前,我国国民的社会公益意识还相当淡薄,已成为制约民间公益组织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通过公益文化建设,促进广大民众对公益的认知、了解、接受、赞誉和付诸行动,使国民牢固树立公益价值观,使公益行动从少数人偶尔的善行发展到绝大多数国民的道德自觉--自觉的公益意识和积极的公益行为。
而目前政府对民间组织的注册机管理存在很大的缺陷,从注册门槛,到对公益的政策扶持,以及对公益项目的支持,看不到任何鼓励的政策和条件;我们就拿临近的澳门来讲,澳门政府除了大力支持各民间社团外,只要是公益项目,方案通过审核,经费则是全部政府承担,这样大大的鼓励民间社团组织的公益积极性;
在国外社会福利领域或社区层面,政府往往退居二线,让民间公益组织在一线的。比如青少年社区教育、老年人照料、残疾儿童的教育、爱滋病的预防等,特别是为高危人群提供避孕套,为吸毒人员提供一次性针管,这些政府不方便做的,全都由民间公益组织来承担,其效率会更高。政府掏钱,民间公益组织运作,通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政府应该以一种战略的眼光来加强政府与民间公益组织之间的合作,更为积极、主动地吸引民间公益组织有规则、有秩序地参与政府的决策、参与项目的运作和项目的监督与评估,这是一个聪明的政府的做法。
目前国内的公益慈善几乎都是政府包办,比如珠海的慈善总会,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工联等,哪个不是官方背景或政府人员主持的机构,而官方慈善机构的问题也是诸多,简单列举几条:
1
¢ 官方慈善机构的捐款不公开透明化,无法接受捐款人和公众的监督
2 ¢ 官方慈善机构的捐款用途非民意决定
3 ¢ 官方慈善机构对外来人口的帮助有多少
4 ¢ 官方慈善机构公信力的丧失
5 ¢ 政府强制募捐
6 ¢ 官方慈善机构的本土扶贫项目具体有多少,是否全部用于本土公益慈善
民间公益组织在社会中起到的作用:
民间公益组织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作用很大,就拿我们珠海蓝天使爱心公社来做例子,我们的公社自2005年3月成立以来,已经在社工队伍建设,特困学生帮扶,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危机干预,法律心理援助,公益策划推广,艺术慈善拍卖等方面做取得了很多成效;就去年的汶川地震,我们公社通过组织各类活动,为汶川的绵虒镇筹集了30多万元善款,准备为绵虒援建一个镇级博爱卫生院;去年的年底,珠海的“桔农危机”,由于我们爱心公社的及时干预,发动我们的社员和社会爱心人士,发动媒体一起对桔农进行援助;最后全珠海人民都加参与进来,同时也迫使农业部门开始收集发布桔农们的求助信息……;
如果珠海有多点象我们爱心公社这样的民间公益团体,我相“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非珠海莫属。
政府应出台有利公益组织发展的政策:
民政部门通过降低门槛、简化手续,登记或备案方式,明确法律地位,积极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政府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结合实际,制定发展公益慈善类组织的规划,探索开通登记“绿色通道”。对于涉及民政业务的非公募基金会,民政部门可以承担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能;
大力推广公益文化建设:
学习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公益思路,大力推广公益文化建设;这是包括政府、媒体、学校、公益组织、学者等在内的主体的共同责任。
1、党和政府要把公益文化建设作为先进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公益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和制度环境。
2、各种媒体,包括电视、电影、广播、报纸、网络等,要加大对公益理念和公益行为的舆论宣传,为社会公益事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各级学校,特别是中学和大学,要把公益意识培育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纳入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当中去。培育学生的公益理念,倡导公益文化,弘扬公益精神。
4、公益组织要增强品牌推广意识,提升公信力。加强对自身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无疑是增强社会对公益组织的认知、了解、接受和参与的一个重要途径。
5、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要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慈善理念和公益精神的研究和弘扬,为公益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理念支撑。
总之,通过公益文化建设,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广大民众对公益的认知、了解、接受、赞誉和付诸行动,使国民牢固树立公益价值观,使公益行动从少数人偶然的善行发展到绝大多数国民的道德自觉--自觉的公益意识和积极的公益行为,是民间公益组织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蓝天使爱心公社
发起人:陈鹰
2009-3-1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