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主楼印象

标签:
狮子山主楼华农群像赵目珍文化 |
分类: 散文·小说 |
http://s8/middle/491661eex900e9bc74fd7&690
2006年的旧文,拿出来晒晒。
主楼印象
如果大四也是一种离别,我想在这方养育了我近四年的水土上再找寻一下曾经的踪迹。或许是依恋,或许是追慕,如今的人长大了,成熟了,反而更怀恋初时的懵懂和旧时的朦胧。暗夜来临时,常常一个人在校园里走,我重新开始用眼睛触摸这片诱人的风景。有时候,我禁不住地怀疑自己,不知道是自己的眼睛变了样子,还是校园真的变换了风景。
武汉大都市的繁华,偏于一隅的华农山水风情,给予我的,其实除了陌生之外,更多的则是一种别一世界的心境。当接送我们的汽车驶过主楼的那个日子,主楼那种高山仰止的景式,又一次使我有了“华农又是一家”的感觉。安顿好行李之后,我的心早已归属了另一个世界,因为登主楼的冲动在那个时刻早已压过了我千百万倍的旅途劳累之感。
2002年那一年,刚到学校,我甚至连方向都辨不清楚。但凭着对主楼气势的那种嗅觉,我很快找到了它之所在。走在狮子山广场上时,一种心境,一种叫做博大的心境,倏然抢入胸怀。开阔,在视线的本能里面,却早已成为了最卑微、最庸俗的字眼。一级级地数着台阶,拾级而上,我清楚地记得从广场到学院路大道的台阶是27级,分成3个九级;而学院路到学堂路的台阶共有60级,分为三级、七级、九级、十级、十二级、十四级不等。在我国的古代,三、七、九为阳数,而十、十二则分别为天干、地支之数,七、十四也与二十八星宿有着或多或少的必然联系。从这些台阶里面我隐约地感觉出了一种历史文化的深深积淀。当时登主楼的时候,我没有急于回头,因为我希望找到一种异乎寻常的感觉。当走到那座小小的假山前,我俯视水池里的水萍绿藻,里面有一张布满了浅绿色颜色的历史容颜。再向前,昂首观瞻到徐特立先生题写的“华中农学院”五个大字,我的眼睛开始润满光泽,我深深地感觉到这里面凝聚着一股岁月的潮流,但那绝不是旧痕落下的沧桑,而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承传。后来。我思索着倒退,迟迟不敢回过头来,因为我怕会有一种莫名的错觉玷污我来时的情致和希冀。好久好久,我终于回过头来。我只觉一种庄严和肃穆的象征感涌在心头。这个时候,我紧张澎湃的心情才得以平静下来,恰似那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派欣然。因为它终非我所担心的那种坐北朝南、君临天下、八面威风的感觉。我那时真的很惊羡设计师的伟大和高超造诣,因为,一种艺术(包括建筑)的外在感对于人的心境会有很大的影响。譬如这主楼,它是学术的殿堂,是知识的庙宇,而非宫廷园林、花苑池沼,它们给人更多的是一种富丽堂皇和气势凌人的感受。而主楼则不同,它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象征,应该严而不威、雅而不重,只有这样它才算得上是华农风雨几十年的见证。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选错这人生道路上的又一长廊。记得,当日我便做了一首七言律诗《登主楼》,大抵是这个样子的:“。。。。。。谁料堂前人间小,回首天地也逍遥。”尽管并未道尽它的所有内容,却也相当精确地描绘了我当时的心情。
记得去年评选校园十景,入选之一便是“主楼华章”。其实,华章之华并不在于其入选的意义。这并非是讲华章不华,而是说它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样式的定格。华章创作者的观察角度是以仰视者的身份进行的,他(或她)创作上的意图大多是给人一种“高山仰止”式的古典印象。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创作者这样的下笔方法,并不能从人们的心理上纠正泱泱中华亘古千年的文化范式,它更多的则表达为了一种文化抄袭。主楼建筑群的古典范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给外界人一种概念,那就是,主楼建筑群便足以代表整个华中农业大学。其实,这里的“主楼建筑群”的概念并不确切,因为在大多数的华农人心里,只有这座“高山仰止”式的主楼才是他们心目中的“文化根”,一种可以引导出记忆的源流,一种刻在记忆深处的东西。“华章”永远都是华农人追忆的影象,而华章的创作者却可能只是天空里一朵漂浮的白云,他(或她)会比其他九位创作者更容易被人们遗忘,甚至会比其他九种景物更容易被人们所忽略。因为,“华章”的定格是一种心象,它不是由创作者创作出来的画像在人们的心理上造成的一种浮浅或者短暂的印象,而是一种近乎永恒的雕琢。而其他的九景则与之不同,那些画面的定型很大程度上搀杂了创作者本人的主观感情色彩,它们只是一种瞬间式的捕捉,相对来讲会更容易被人们所铭记。
我从记忆和体味的深处走出来,看今日的主楼风景群像又是另一派风光。除了主楼向日的严肃和庄严、广场依旧的博大和典雅之外,更多带给人们则是一种园林感。这种园林感,是一种群像感,它较之以前的建筑群像,更确切地讲,是一种臻于完美的园林感。这得益于求实楼的投用、人文社科楼的竣工以及图书新馆的落成。另外,主楼、牧医楼、资环楼、水产楼、食科楼的修缮,更是使主楼群像在趋于完美的同时锦上添花。而狮子山大道南区广场的完善又会将主楼群像带入一种匀称、完新的整体美。而今,人文社科楼天桥式的中间景观设计,已经成了人们透视华农主楼群像的又一道亮丽天窗。
在这即将离开母校的日子里,我希望用自己的笔记录下落在这片热土曾经的感受和体悟。如果大四也是一种离别,那么,主楼在将离或者已经离开的华农人心里,无疑是一朵永远开不败的花,一个永远打不开的心结。
这片阳光和山水,给了我们眼睛上的享受,也引起了我们审美心理上的变化。时间仍旧无休止地飞着,它从不回头整理自己丢下的东西,而我们也可能忘记些什么。在惊叹华农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惊羡设计师别出心裁、独具匠心的同时,我们心里也许忽略了某些人们。他们沉默着,藏于精神的世界,却给了我们物质世界里每况愈上的快感。从开辟荒山到园林学校,这里倾注了他们数不尽的无形食粮。把酒问青天,青天无语。后勤人,你们也无语,可主楼群像几十年的兴衰沉浮里,融进了你们步履维艰的大好见证。
http://s8/middle/491661eex900ea0828827&690
http://s16/middle/491661eex900ea091c23f&690
http://s16/middle/491661eex900ea0a104ef&690
http://s15/middle/491661eex900ea0bf872e&690
http://s10/middle/491661eex900ea0bfa899&690
http://s11/middle/491661eex900ea0de1b3a&690
http://s8/middle/491661eex900ea0ed69a7&690
http://s5/middle/491661eex900ea0ed61d4&690
http://s5/middle/491661eex900ea0fca544&690
http://s14/middle/491661eex900ea0fc931d&690
http://s10/middle/491661eex900ea11b16e9&690
http://s6/middle/491661eex900ea12a7105&690
http://s12/middle/491661eex900ea12a596b&690
http://s5/middle/491661eex900ea139bb24&690
http://s15/middle/491661eex900ea1399bae&690
http://s9/middle/491661eex900ea148de38&690
http://s4/middle/491661eex900ea176aca3&690
http://s13/middle/491661eex900ea185ffac&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