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部丛刊》简介

(2010-08-12 18:39:30)
标签:

四部丛刊

初编

续编

三编

张元济

商务印书馆

古籍

国学

文化

分类: 古典·文学
    所谓“四部”,即按我国传统分类法,将所有的书分成经史子集四大门类,“丛刊”即今天通常所说的丛书。说得具体些,《四部丛刊》是一部集中各方面必读书、必备书的小型《四库全书》。
  四部丛刊》是上个世纪初由著名学者、出版家张元济先生汇集多种中国古籍经典纂辑的。学者们公认此书的最大特色是讲究版本。纂辑者专选宋、元、明旧刊(间及清本者,则必取其精刻)及精校名抄本,故版本价值之高远在《四库全书》之上。多年来,该书一直深受文史工作者推崇,所收书常被用作古籍整理的底本。
   其中包括:
   四部丛刊》初编 民国十一年(1922)上海商务印书馆再版景印本
   四部丛刊》续编 民国二十三年(1934)上海商务印书馆再版景印本
   四部丛刊》三编 民国二十五年(1936)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景印本


  四部丛刊》是从1919年开始出书,1922年印成,共收书323种(包括二十四史),共8548卷,1926年重印,加《初编》序次,称《四部丛刊初编》。1934年,又继续搜罗宋元明精刊本,印成《四部丛刊续编》,共收书81种(实际为75种),1438卷。1936年,又续出《四部丛刊三编》共收书71种,1091卷。正准备出版《四编》时,因抗日战争爆发而终止。
  以上共计收书504种、3134册、232478页、近九千余万字。每编内皆分经、史、子、集四部。所收书主要来源于上海涵芬楼、江南图书馆、江南书寓及其它藏书家的珍本藏书。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我国新出的规模最大的丛书。
  这部书的编辑出版,张元济先生可谓花了毕生精力,呕心沥血,其功不可没。在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处在动乱的年代里,张元济看到中国的文化瑰宝善本古籍遭到损坏:“自咸(咸丰)同(同治)以来,神州几经变故,旧籍日就沦亡,盖求书之难,国学之微,未有甚于此者。”张元济决心藉商务印书馆的经济实力和印刷出版条件,编辑出版《四部丛刊》,其目的为抢救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使其免于沦亡;解决学者求书之难,满足学习所必读之需要。
  张元济为了选择当时最好的善本古籍,除商务印书馆的涵芬楼藏古籍外,又费尽心机遍访海内外收藏家、国内外公私所藏的宋元明旧椠,其中既有江南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江苏常熟的铁琴铜剑楼、浙江湖州的嘉业堂等二十多个国内著名图书馆和藏书楼。他还专程赴日本帝国图书馆和岩崎氏静嘉堂藏书楼等访其收藏的中国善本古笈。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基本上搜集了当时的珍本秘籍,把这些珍本秘籍都编印成为体式整齐的开本,编辑成《四部丛刊》初编、续编、三编等大型丛书。它包罗宏富,是最真实最可信的文献资料,抢救了一批中华民族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张元济花毕生精力,苦心编辑出版《四部丛刊》之贡献,正如顾廷龙的评价:“影印古籍规模之大,影响之大,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是一件大事,他的功绩是永远不会磨灭的,后人也永远怀念他。”

  1985年3月上海书店印行了包括《四部丛刊初编》、《四部丛刊续编》、《四部丛刊三编》的全三编。

 

 

        ·······全書分為三編。初編刊行於1919-1922年,收書350種,共8,548卷,線裝2,100冊;1926-1929年重印,收書總數、版式裝潢與原印相同,但調整了部分版本,再版計為8,573卷,2,112冊。重印時還增補了某些殘缺的卷葉和序跋,過錄名家校語,或比勘舊刻輯成校記附在書後。1936年曾縮印成平裝本出版。續編刊行於1934年,收書81種共1,910卷,線裝500冊。三編刊行於1935-1936年,收書73種共1,910卷,線裝500冊。

 

 

··········据王绍曾《近代出版家张元济》,四部丛刊重印本共抽换了如下底本(王是引用《重印四部丛刊刊成记》):
《孝经》前用影宋抄本,重印时改用宋本
《说文解字系传》前用述古堂影宋抄本,重印时配以宋刻残本卷三十至四十凡十一卷
《吴越春秋》前用明万历本,改用弘治本
《越绝书》前用明万历本,改用双柏堂本
《金匮要略》前用万历本,改用嘉靖本
《鬼谷子》前用清乾隆石研斋本,改用《道藏》本
《云笈七韱》前用明清真馆本,改用《道藏》本
《寒山子诗》前用高丽本,改用影宋刻本
《岑嘉州诗》前用明正德本,改用正德济南足本
《陆宣公翰苑集》前用明不负堂本,改用宋本
《小畜集》前用经鉏堂抄本,改用宋本
《盘洲文集》前用影宋抄本,改用宋本
《古文苑》前用明成华本,改用宋本
《渊颖吴先生集》前用明嘉靖本,改用元本
《金华黄先生文集》前用影元抄本,改用元本
《西昆酬唱集》前用旧抄本,改用明嘉靖本
《王阳明集》前用明崇祯《集要》本,改用明隆庆刻《王文成公全书》
《蔡中郎文集》前用明华氏活字本,改用元本
《唐文粹》原用元刊本,改用明嘉靖徐焴刊本,补以宋本校勘
计19种,尚缺一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