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静乐诗人李銮宣

(2014-12-17 19:36:57)

 

                                                  清代静乐诗人李銮宣

清代乾、嘉年间,静乐县出了个大诗人李銮宣,其诗集名《坚白石斋诗集》,诗集16卷,有诗1262首,诗集包括“瓯东集”三卷,计244首。人称“一代杰作”。另有《雁山游抄》,惜已亡佚。

李氏家族为静乐县望族,李銮宣静乐始祖李茂钦明洪武年因军功由安徽凤阳到静乐城内定居,明末,其宅为李自成部所焚,后世迁居五家庄。传至李銮宣辈十五世。

李銮宣(1758—1817)字伯宣,一字凤书,号石农,别署散花龛主,静乐县五家庄人。因其乳名叫“龙儿”,且一生为官政绩斐然,博学多才,诗名远播,又曾教授过皇室子孙,后世尊之为“龙大人”。

李銮宣出身于官宦之家,小时失去母亲,由祖母养育。祖母通晓诗文,培养李銮宣颇费苦心。李銮宣天资聪颖,13岁考取秀才,14岁补为廪生,22岁考中举人。考中举人后,进北京,考取景山官学教习,教授过皇族子弟。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32岁考中进士,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授提牢厅。次年,补刑部安徽司主事。乾隆六十年1795年)刑部湖广司员外郎,同时兼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嘉庆元年(1796年)会试考官,乾隆六十年在任职刑部时,惩处奸吏,铲除弊端,下令改善狱中条件,囚犯们无不为之感激。任考官认真阅卷,所取大多为知名之士。名声著于京、察一带。

嘉庆三年(1798年),擢升为浙江温处兵备道道台,在任六年,修明文教,诘盗恤灾,颇有政声。礼士爱民,远近称惠。温州、处州滨海多盗,多水患,李銮宣治战舰,立保甲,修海堤,老百姓得已安居。海寇蔡牵常到近海劫掠客商知道李銮宣是个好官,相戒不犯温境,劫商舟问清楚是州、处州商人,大多放过与前任无锡秦小砚并称“前秦后李”。嘉庆九年(1804年)升云南按察使,在按察使任上,检点刑狱,不循情,无积案。认为“一个案子牵连很多人,与案无关者应该尽早解脱”,所以囚至即录,从不拖延时日,案必亲阅,不让幕友代办。纠正平反了不少下面县里判错的案件。想不到这种认真却让他受害。原因起于龙世恩案,龙世恩是建水县人,一天与朋友向某在家里饮酒,他的堂兄龙恩显因为两家孩子吵架,来找龙世恩理论,对着向某大骂龙恩显,向某劝解,龙恩显连向某也骂了进去。向某心中气愤,便在龙恩显离开后,跟随在后,在小巷里杀了龙恩显后逃走。龙恩显家人认为是龙世恩所杀,告上公堂,判了龙世恩杀人死罪。案子已经定了,李銮宣发现有问题,亲自过问,认为应该重判,汇报到督、抚那里,因为巡抚对李銮宣有看法,便奏请钦差重审,结果钦差还和县里判得一样,只是以过失杀人,免了龙世恩死罪。案子报到刑部,刑部定案,李銮宣被削职为民。李銮宣气愤不过,以“有心积压”入京上诉,走到京城附近被逮捕,下旨流放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

嘉庆十三年(1808年)三月,李銮 宣到戍地刚满一月,运河缺下官员,奉命放回,回来后正赶上父亲病逝,李銮宣赶到滦阳河工衙门,请求服完三年丧制后再上任。嘉庆十五年(1810年)复出后,命以六部主事用,任坐粮厅。十六年,补兵部武库司主事,迁直隶天津道。在任内疏浚运河,修筑海堤,城南有低洼地数千顷,疏河筑堤后得到肥田万余亩。广东土豪因犯罪迁徙到天津的,建豪宅住下来,闽粤商船来天津,都和他们联系,成为天津地方一大害。李銮宣上任后,下决心治理。派人侦察其行动,这些人害怕被杀,自首免罪,从此地方安宁。山东天理教起义,波及天津景州(今景县),李銮宣一方面整修城墙备战,一方面召集士绅,加强保甲,晓以大义,惕以国法。凡津民之诵经者,只要自毁经书,即免于追究。于是民心帖然。嘉庆十九年1814年)调通永道,嘉庆秋狩,以扈从召见李銮宣,对他说,你曾任过云南按察使,朕现在还给你。授直隶按察使,据案披牍,每漏下四鼓乃寝。二十年,调广东按察使,离津到河间时,景州父老都说,“安陵无事,使君方也”。百姓持酒送行者,相属于道。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9月迁四川布政使。上任走时,广东士人遮道献诗,有“要知八百孤寒泪,随着春潮上水船”之句。嘉庆二十三年(1817年)8月,四川总督去世,兼理四川总督印务,不久任云南巡抚,诏书下达之时,不幸病卒卒年六十。李銮宣新疆戍地放回时,梦中得句云:“明月天津照,寒梅岭开。峨眉千尺雪,归梦雨花台”。竟与其嗣宦所历,全部相符。死后归葬静乐阳里村(原名羊儿里)。墓地叫卧龙塔,见方二十余亩“所到之处,勤政爱民,兴利废敝,造福当地”,遇事求实,治狱尤详慎。其所平反,都是因为人情,关系权钱交易造成的冤狱,这就难免得罪权要,触犯地方官利益。钱仲联主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评价李銮宣曰:“自髫年及于中岁家室之况、羁旅之远,科名之所际,仕宦之所值,多处忧患之中。为人正直而和易,虚己而爱才。”

       李銮宣少受学于寿阳祁鹤皋,博极群书,生无所好,唯喜作诗自娱,为诗四十余年。自小即远游不宁息,有《行行草》。官刑部时,衙门有白云亭,所作为《白云初稿》;分巡温处二州,所作为《瓯东集》;官云南按察使,所作为《诏南集》;谪戍时,所作为《荷戈集》;分巡天津,所作为《七十二沽草堂吟集》;官广东时,有《呵子林集》。合为《坚白石斎集》一至六卷,嘉庆二十四年廉让堂刊。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听松庐诗话》云:“其诗模山范水,自具清雄。吊古言怀,每多沉郁。至《荷戈集》中《述哀》诸篇,能使读者愀然以悲。”生平事迹见秦瀛《云南巡抚四川布政使石农李公神道碑》、《清诗纪事》乾隆朝卷。子谨度,以荫官至鹤峰州知州。

                                                                                                                                                                                                                                        2014、9、15~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