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A级通缉犯白中杰案引起的思考
标签:
教育a级通缉犯少年白中杰文化 |
分类: 杂文感悟 |
从古至今,人们依江湖而居,这是人类依附并顺应自然的选择,也是富于自然与哲理的规律,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冲突”这句话流传不衰。如果站在现代的社会角度来诠释那句话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了社会,有了社会就有了家庭,有了家庭就有了来自家庭的矛盾,久而久之,人因为矛盾而叛逆,有了叛逆自然就有人过早在江湖浮起浮沉,梦圆梦碎的苦乐年华。
今年8月2号,公安部发布了A级通缉令,悬赏5万元缉拿一个17岁的犯罪嫌疑人白中杰。一个17岁的少年成了公安部的A级通缉犯,是谁把一个温柔小孩与杀人犯捆绑在一起?然而,这个17岁的少年是一个真真切切背上了九条人命的A级通缉犯,是谁让他动了“江湖”这个诱人的奶酪?
一、来自家庭的假象
少年白中杰的父母已经离婚多年。“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顾及儿子的感受,一对早已离异的夫妻努力保持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假象,“用心良苦”的父母正因为不能面对现实,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更为严重的伤害;正因为他们不能面对现实,所以让孩子更不能面对来自家庭那种畸形的亲情。
二、来自网络的诱惑
曾经学习成绩十分优异的少年白中杰,从他踏进网吧的第一天起,就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家庭的不幸给少年所造成的打击与困惑,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找到了属于他的“快乐”,于是旷课就成了家常便饭,网络几乎成了他的整个世界,在黄色与暴力充斥的网络世界里,他一步一步的开始开展了他的“江湖”生涯。于是打架斗殴同样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偷窃成了他上网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
三、来自学校的冷漠
2008年少年白中杰考了全年级的前50名,他以优异的成绩进了尖子班。当少年开始旷课的时候,老师也同时发现了少年经常上网的问题。发现问题后,学校不是加强管理和引导少年脱离网络环境或者合理利用网络,而是在家长询问时告知家长说少年不想读书了。于是学校给少年办了退学手续,从而把一个曾经优秀的学生,冷酷无情地推向了社会,让他过早沉浮于“江湖”,让他魂断“江湖梦”。
常言道得好:“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既然父母双方已经离婚,就该勇敢地面对现实,坦诚地把离异之事告诉孩子,给孩子“父母虽然因故离异,但爸爸妈妈都非常爱孩子”的观念,让孩子学会面对问题,学会坚强,我想结局可能不会比现在糟;如果学校在发现问题后,用爱心与少年沟通、引导,用耐心与其父母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少年的历史可能重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