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启德:要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是不是做筛查,像食管癌、乳腺癌,肿瘤发生非常快,去检查也没有用,因为一旦发现已来不及了
韩启德还谈了几种癌症筛查的情况。
一、前列腺癌。美国人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指标,就是前列腺癌的抗原组织,前列腺癌有一种蛋白到血液里面是PSA,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被广泛应用,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包括日本都作为普查的指标。美国有一个研究,76000例病人,55-74岁的男性,一半人每年测一次PSA,一半人不做检查,结果怎么样呢?筛查组中发现前列腺癌的每1万人里有108个人,对照组只有97人,前者增加了12%,也就是说PSA筛查以后发现(前列腺癌)的病人增加了。但是13年以后,这两组中死于前列腺癌的人没有任何差别。欧洲也做了一个研究,发现做PSA筛查四年的人,前列腺癌发病率是8.2%,不做的只有4.8%,但这两组的死亡率由于做了PSA下降了20%,这意味着什么?前列腺癌死亡率本身只有每年千分之0.3到0.4,下降20%,就是说两组之间实际死亡率只有千分之0.73,也就是每筛查1409个人,才能减少1例死亡。而根据发病率的差,每筛查1409个人,能够多查出49例病人,其中48个人是过度症状。
二、甲状腺癌。甲状腺癌症患者现在包括我们国家也越来越多,而据美国、澳大利亚国家统计,他们的病人2012年比1975年增加了3倍,但同时期,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却没有明显差别。再来看肺癌,美国做了45万人的研究,做各种筛查和不筛查比较,发现每年做两次以上高频度的X胸片检查,肺癌死亡率反而增高。再把做胸片加做痰细胞检查和单独胸片检查比较,死亡率似乎降低,但没有显著性差别。
三、加拿大曾有一个研究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认为美国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接受一次乳房钼靶X线检查,来早期筛查乳腺癌是没有用的,因为做了八九万的人,检查和不检查各半,最初五年发现病例增加了27%,死亡率没有变化。有一部分人已经随访到25年,发现发病的检出率增加了3.8%,死亡人数也是没有影响的。也就是说,查钼靶X线是可以查出更多的病人,但对死不死于乳腺癌是没有意义的。当然,美国和一些其他国家表示强烈的质疑,因为美国、瑞典和其他国家都有研究表明,去筛查钼靶X线乳腺癌十年死亡率最多能够降低30%。即使如此,从绝对死亡率来看,人群死亡率只是从千分之3.3降到了千分之2.3,就是每年每筛查1000个人可以减少1个人死于乳腺癌。1975年到2005年美国5种癌症诊断率和病死率,诊断率每一种癌都是大幅度增高,但死亡率1975年和2005年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别。
韩启德把癌症分为以下几类,一类肿瘤发生非常快,比如食管癌、乳腺癌,老百姓去检查是没有用的。为什么?一旦发现已经来不及了,治疗也要死。还有一种是缓慢的进展,比如结肠癌、子宫颈癌,这种筛查效果好一些,因为人在早期症状出现以前还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可以查出来的。
人们最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是不是做筛查,比较可惜的是像前列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肺癌、黑色素瘤绝大部分是停滞发展型,但是它也有少数是进展期和渐进期,所以也害得我们都害怕,都得去检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