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01月16日

(2013-01-16 19:28:29)
标签:

杂谈

扁鹊是位很会商业技巧的医生

      扁鹊不仅宏观商业运作成功,具体商业细节也做得无懈可击,很有技巧。

      扁鹊具有“透视”功能,凭此“透视”功能看病的案例,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伟》中已记载得非常清楚。“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胃肠间,不治将深。’ 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胃肠,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扁鹊为齐桓侯看病,肯定不是通过号脉、问诊等诊断方法而知其病情的,因为齐桓侯当时认为自己没病‘寡人无疾。’并认为扁鹊‘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是个试图将无病说成有病,来捞取好处的医生,在这种情况下,齐桓侯是不可能让扁鹊为自己诊病的。而扁鹊却能一见齐桓侯就知‘君有疾在腠理’,二见就知‘君有疾在血脉’,三见就知‘君有疾在胃肠间’,四见时就知‘疾在骨髓’了。除说明扁鹊有“透视”功能外,想不出还能有别的什么解释。

 

    扁鹊是如何具有“透视”功能的呢?具《史记·扁鹊仓公列伟》记载:扁鹊遇一高人,赠与秘方,扁鹊“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扁鹊饮过秘方三十日后,就能看到墙另一边的人了,凭此“透视”功能看病,能将五脏六腑发生的病变看得一清二楚。但“特以诊脉为名耳”这句话,绝大部分医书将此解释为“只是以诊脉闻名罢了”。我在大学期间学此段文章时,就对此解释就大惑不解,试想:有一眼能将五脏六腑发生的病变看得一清二楚的本领,还需要诊脉吗?有既简单又快捷的“透视”方法,还需要使用很难掌握又很复杂的诊脉方法吗?这是前后矛盾的。

      有矛盾的存在,背后就一定有问题,那问题出在何处呢?这就是扁鹊在合理使用障人耳目的“商业技巧”,大家想想,用一种既简单又快捷、又不费时、又不费脑、又没有成本的诊断方法,如何向病人收费呢?而运用又复杂、又费时、又费脑的诊脉方法,向病人收取费用就变得容易多了。

     现代社会一样,一位中医仅凭号脉能收多少诊费?一个号费一般才几元钱,北京一流中医特需专家号也不过二、三百元。但用仪器给你检查一下,让你接收点什么什么‘线’的,再收你几百上千元,病人都觉得很正常,值。

    所以,现在医院都热衷于进各种高档设备,越贵越有医院买,因为机器越贵,收费也就越贵啊!医生也热衷于开各种检查,有提成啊。

    扁鹊早就把消费心理学掌握得如火纯青,我看应该将此做为古代商业成功案例,选入商学院教材中才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