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论文: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理论、现实与选择(
(2008-10-31 14:37:53)
标签:
杂谈 |
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理论、现实与选择*
王颖
【内容提要】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甚至关键货币,通常要遵循计价结算货币-储备货币-锚货币的基本路径。其中,取得主要能源贸易的计价和结算货币绑定权往往是货币崛起的起点。在“低碳革命”成为“工业革命”后的迫切需求时,碳信用交易将成为连结新能源组合和新能源利用模式的核心。碳交易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渐趋成熟,2012年有望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的选择同样适用于有形商品贸易计价结算货币选择的经典理论和一般规律,影响因素包括碳交易市场份额、金融市场完善程度和碳信用额差异性等。在这个问题上,欧元已经领先,美元稍显逊色。日元、澳元等具提升空间。印度卢比也可能有一席之地。碳信用交易的计价结算货币绑定权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货币职能,将对打破单边美元霸权促使国际货币格局多元化产生影响。这与“货币稳定三岛”的演进方向趋同,也顺应了重塑全球货币体系的改革诉求。
【关键词】碳交易 结算货币 能源绑定 市场份额 定价权 异质性 货币多元化
【英文题目】 The Settlement Money of Carbon Trading: Theory, Reality and Choices
前一篇:中国能源发展的两种远景
后一篇:“碳-货币”的前景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