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近期股灾的一些看法

(2008-04-01 19:04:15)
标签:

财经

 

第一,这是一场股灾,毫无疑问。从6124到3308,是对本轮大牛市的修正,但矫枉过正。

第二,股灾的根本原因是信心崩溃。泥沙俱下的情况肯定不正常。

第三,信心崩溃的原因很多,再融资,大小非解禁,印花税较高等等;理论上来说是供求失衡,流动性不足。

第四,监管层没有管得住两年的非正常上涨,尽管出台了很多措施;也没有管得住半年内50%的暴跌,雨点式的政策没有抓住根本。

第五,股改后对市场估计不足,没有应对暴涨暴跌的预案。因此,暴涨时措手不及,荒不择路半夜鸡叫;暴跌时措手不及,不知所措以沉默应对。

第六,政策出台时机欠妥,在市场已经根据自身规律向下调整时“不失时机”的回归或上市大盘股,而完全没有考虑到大小非问题,加剧了趋势的超跌。

第七,制度建设任重道远。我一直认为T+1制度不能遏制投机,反而使中小投资者收到大机构的鱼肉,助长趋势的超涨或超跌。没有做空机制的单边机制,也只能暴涨暴跌。

第八,救市的性质中外不同。美国和欧洲市场严格来说不是救市,而是通过拯救整个金融系统间接拯救了股市;中国目前没有类似次贷危机的金融风险,但经济面临过热,宏观调控的基调目前还是紧缩。因此,宏观调控紧缩流动性的政策措施加剧了股市的流动性不足。即便救市,也是结构性的。无非两个方面:一是控制供给;二是增加资金,二者要大致平衡。但面临以万亿计的大小非,仅仅批几个基金恐怕杯水车薪。成立平准基金也许是个选择。

第九,很多专家学者对股市的评论不负责任。暴涨的时候希望提示风险,将股市talk down,这值得赞赏;但股灾来临时却集体失声,为何不同样提示风险?股市不可能直线运行,暴涨是风险,暴跌也是风险。

第十,监管层意见无法统一协调使所有投资者包括大机构成为股灾的买单者。印花税的调整取决于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国有企业的大非解禁与否取决于国资委,决策权取决于更高层,证监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十一,监管不力使股灾的蝴蝶效应放大。破发给了发行者一记耳光。中国石油开盘48,春节时期24,成了节日问候的最佳用语。最近则是16.7元破发保卫战。能否成功保卫,还难说。

第十二,要注意外部做空股市的力量。这才是货币战争。

第十三,股市要讲人权,股民也是人,股民也是投资者。大股东势力太大,小股东声音微弱。平安再融资方案获得通过就是个例子。据说背后还有别的原因,暂不提。

第十四,中国股市不成熟,投资者如此,管理层也如此。但管理层不成熟是最大的风险。

第十五,这场股灾反映了很多问题,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也许是一比财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