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余杭(酒 泉 子)十 首 潘阆(làng)
(2017-10-15 11:14:39)
标签:
忆余杭酒泉子宋词潘阆诗词 |
忆余杭(酒 泉 子)十 首
潘阆(làng)
酒泉子(之一)忆钱塘
异花四季当窗放。出入分明在屏障。别来隋柳几经秋。何日得重游。
酒泉子(之二)忆钱塘
栴檀楼阁云霞畔。钟梵清宵彻天汉。别来遥礼只焚香。便恐是西方。
酒泉子(之三)忆西湖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举头咫尺疑天汉。星斗分明在身畔。别来无翼可飞腾。何日得重登。
寒鸦日暮鸣还聚。时有阴云笼殿宇。别来有负谒灵祠。遥奠酒盈卮。
门前岁岁生灵草。人采食之多不老。别来已白数茎头,早晚却重游。
酒泉子(之十)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潘阆(làng)(?~1009)宋初著名隐士、文人。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今仅存《酒泉子》十首。
潘阆,为人疏狂放荡,一生颇富传奇色彩。早年在汴京(开封)讲堂巷开药铺。太平兴国七年(982),卢多逊为相时图谋立秦王赵廷美为帝,潘阆参预其谋。后卢多逊和秦王事败,潘阆受株连而遭追捕。潘阆假扮僧人逃进今山西省南部黄河北岸的中条山,一路辗转到杭州、会稽卖药为生。
至道元年(995),潘阆因宦官王继恩推荐,得到宋太宗的召见,赐进士及第,国子四门助教。因其过于狂妄,未几追还诏书。太宗驾崩之前,潘阆与王继恩、参知政事李昌龄、枢密赵镕、知制诰胡旦等谋立太祖之孙惟吉为帝。事败,真宗即位,将王继恩等人尽行诛窜。潘阆逃往舒州潜山寺。咸平初,入京被收系入狱,真宗过问逮捕审讯,不久获宽释,任滁州(今属安徽)参军。赴任滁州途中,潘阆写有《赴滁州散参军途中书事》诗:“微躯不杀谢天恩,容养疏慵世未闻。昔日已为闲助教,今朝又作散参军。高吟瘦马冲残雪,远看孤鸿入断云。到任也应无别事,愿将清俸买香焚。”
潘阆晚年遨游于大江南北,放怀湖山,最后死于泗上(今江苏省淮阴市一带)。道士冯德之迁其遗骨葬于杭州。集贤院钱易铭其墓云:“逍遥尝与道士冯德之居钱塘,约归骨于天柱山。大中祥符三年为泗州参军,卒于官舍。德之遂囊其骨归吴中,葬于洞霄宫之右。”今杭州城有“潘阆巷”。
潘阆与寇准、钱易、王禹偁、林逋、许洞等交游唱和,著《逍遥词》。
词牌格律
忆余杭 双调四十八字,前段四句两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格一】双调40字
⊙●⊙△,⊙●⊙○⊙▲。
⊙⊙○,○⊙▲,●○△。
⊙○⊙⊙○▲,⊙⊙○⊙▲。
⊙⊙○,⊙⊙▲,●○△。
【格二】双调45字
●●●○,●●○○○●●。
●○●●○△,●○△。
⊙○⊙●⊙○△。
●●○○○●●,○○●●●○△,●○△。
【格三】双调49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