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2011-09-27 10:27:04)
标签:

娇生惯养

独生子

忽视

大卫

小托

混血儿

纽约

台湾

中国

兄弟

教育

分类: 宝贝日记

忧郁的小托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大眼仔仔小D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深沉的小托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长周末过后,和公司的台湾大姐寒暄,问这个周末都做了什么了。她跟我抱怨她的三个儿子,两个儿子一个大学一个高中完全管不了了,自己去玩了。老三每天起来就打电游,一直打到夜里两三点才睡觉,今年他才十三岁。我说这么个打发,不说影响学习那身体也要搞垮了啊。十三四岁正是男孩子张身体的年纪。她说是啊,以前她的三儿子踢足球,打网球,运动细胞超好的。自从迷恋上了网络电游,所有的爱好都没了,常常打的饭也不吃觉也不睡的。她和老公一管他,他就说为什么不管哥哥们。为什么他们可以这样,我不可以?到了这个年纪的孩子很反叛,你有时话重了不行,不说也不行,让她左右为难,她跟我诉苦说都怪她的那个老公太没有原则性,孩子小的时候不能抵抗住他们的哭闹,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他和她老公常常不能一致,为此两个人没少吵架。现如今,再反省,为时已晚,大势已去。她跟我说,小的时候给孩子们发口令,大人数一二三,等数到二的时候孩子已经吓的不得了了,现在你数三百下也没人理啊。我看得出来,她有点破罐破摔的架势了。

 

    她说她有个好朋友,家中一对双胞胎,小的时候,父母就是到点喂奶到点睡觉,孩子到了睡觉时间不睡,也要放到床上,到了时间该起床了,不醒也要拎出来。现在孩子大了,也十几岁了,和她的孩子比起来,别说多规规矩矩了,特别懂事理。她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警告我,现在就要开始注意“管教”孩子,树立威信,不然再大一点,孩子们被放手了,那可真是放了,再也收不回来了。

 

放学后在家门口的Play ground加餐: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然后去耍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一组每天早上等校车的百态: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上校车了,美女们都很不爽的样子,我来啦,我来逗你们玩。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我在美国接触的台湾人很多,我发现她们骨子里比我们要更传统,有些方面传统到有些封建。比如我的一个好朋友,她是家里的老大。她下面三个妹妹,一个弟弟。弟弟是最年幼的,很明显,父母当年怎么也要在家里添一个男丁,她妈妈就一直生到有儿子为止。她妈妈终于生出来个儿子,圆了她家的香火。我上面提到的老大姐,她是家中老八,前七个全是姐姐,她下面还有个妹妹,她的妈妈生了九个女儿也没生出个儿子来,这是什么精神啊!我这个有年幼的弟弟的朋友,她总是给我抱怨她弟弟如何的不成气。从小就被父母宠爱,一点苦也不能吃,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不管他学业多么的差劲,他的父母也会按照传男不传女的传统把家族企业交给他。他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号称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在家游手好闲,每天打电游,拿老爸老妈的钱请女朋友吃饭喝茶。而他的姐姐们无论多么辛苦的帮家里打理生意,她们都很清楚的知道,就是“帮忙“而已,只有弟弟有继承家业的权利。早晚有一天,这个父母打拼下来的家业要败在弟弟手里。

 

我爱宣誓“解放全中国”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功夫熊猫的打扮,姥姥的路子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小地主婆?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鲁豫有约的节目有一期是关于抑郁症的。有个哈佛的心理学家在这期的节目里说了一句话“你看吧,家中几个孩子那个最受娇惯的长大后准是最不争气的一个。” 独生子政策,让中国的传统家庭变成了金字塔式。以前几个孩子里有一个被娇惯,那么现在的就娇惯那一个。因为家庭中所有与这个塔尖有关系的大人,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全把他们的注意力放在这个塔尖身上。李双江的儿子把人家打了,他一个老人家,公众人物,拉下老脸去医院里给人家赔礼道歉。谁顶得住社会舆论啊!现在的social network这么火爆。我看过一篇采访李双江的文章,他说他从来没敢打过儿子。我不是赞成做父母的打自己的孩子。中国有句老话“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有他的道理。如果你不通过棍棒也找不出办法去建立一个在孩子面前的威信,那么棍棒总比放羊要好一筹。我和孩子的爸爸一致认为我们不要做一个“老好人”的父母。

 

我的BABY FAT没有了,我在向翩翩少年看齐。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长发小托穿着学校统一的夏令营的衣服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长长睫毛的小托熟睡中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看过一些西方的育儿文章,里面的心理学家常常说,婴儿和孩子是需要很多大人的attention。Attention这个英文单词翻译出来叫关注和注意力。我个人认为这种attention 需要分形式,也要讲究度。我们对孩子爱的attention没有上线,我们可以给予他们没有上线的拥抱和亲吻,并告诉他们我们爱他,寻寒问暖。他们每次做一次新的尝试,我们要告诉他们不必怕,爸爸妈妈在这儿,我们会永远保护你们的……还有一些attention要不得,那种溺爱的attention,那种当他们强行要达到他们的意愿父母不答应,开始抓狂嚎哭,挑战父母的极限时的attention…..记不记得多少次,你不给你的孩子买玩具,他就跪在玩具店的地上撒泼哭泣,你的心一软,觉得在公共场合太不好意思了,你从他了么?到时间该睡觉了,他却要看动画片,你告诉他该上床睡觉了,他哭啊,扔他的玩具发泄不爽,放到床上就是不睡,你从他了么?快吃饭了,他非要吃冰激凌,不吃就不上饭桌罢吃,你从他了么……你从了多次以后,你发现孩子的招数越来越多,你从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或者你有的时候从,有的时候又不从……孩子在不断的和我们大人进行拉锯战,我们的顺从和我们的没有原则性导致了他们在这场战役中的大获全胜。你会发现那些做爷爷奶奶,做姥姥姥爷的从的机会更多,甚至根本就是一个“从”字,因为这毕竟这不是他们的儿子女儿,他们只是“临时”带带孩子的,他们不会为他们的一辈子负责。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没人说是爷爷老爷之过的。他们要一个最舒服最便捷的解决办法那就是顺从,我觉得这就是为什么隔代会溺爱孩子。他们在你小的时候也许会用尺子打你的手掌心,用鞋底打你的屁股,但是他们不会这样对你的孩子。而你呢,等孩子长大以后,要为他们的各种行为问题买单。

 

妈妈的微博很给力,你今天看了吗?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再帅的衣服也遮不住咱这将军的肚子。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清晨小托要喝奶,天色还黑。可是弟弟已经醒了,我要去准备小托的早餐和午餐,洗澡换衣服,准备上班。我热好奶,把奶瓶递给他。他说“妈妈,我要你陪着我,在我旁边睡。”我对他说“妈妈就在这儿,你是big boy了,不怕。”我指指厨房。“妈妈不走,妈妈就在这儿给你准备lunch box,我想让你多睡会儿。”然后我把门关上了。

 

中央公园见博友阿姨啊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这个手势是“失误”。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大卫四个月了。他是一个不大爱哭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生下来就会有不同的个性,这点是有了大卫以后,我深刻感受到的。大卫哭的时候需要四样东西,吃的(母乳),困了(要睡觉),不舒服(要换尿布),还有一样东西就是我们的关注。这种关注有时是需要被抱,有时他就需要有个人看着他陪他玩。我以前觉得老抱着孩子不好,别给惯坏了。现在有了老二,我改变了看法,因为你可以给予他这种拥抱的时间太短暂了,没多久他就会爬会走会跑,你还有什么机会老这样抱着他呢?那个温热的软软的小肉团?很多人问我,你早上一个人带两个孩子,怎么弄啊。妈妈回国了,没人帮我,开始我也犯嘀咕自己能不能搞定这两个。然后我发现,大卫早上一般不需要喂奶,他就是需要我们的关注,只要有人在他身边,他很少会哭。而小托呢,就更简单了。起床后,他喜欢看看动画片。通常他是最后一个醒,他看完动画片,洗漱完毕,吃完早点总共不过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去上学了。小托没醒前,我会把大卫放到有安全带的小座椅里,带着他上楼,把他放在浴室里,我一边洗漱化妆换衣服一边陪他说话。然后我在把他搬到楼下厨房边,看我做饭,准备小托上学的东西,让他看着。小托醒了,我把大卫再放到小托前面,面对着哥哥,哥哥看电视,他看着哥哥,他就不哭了。临走前,我会让小托帮我一起给大卫换尿布,小托特别喜欢给弟弟换尿布,赶上是一个“大号”,他就躲的远点。我很庆幸自己没在小托恐怖的两岁的时候给他添个弟弟,我无法想象怎么同时搞定恐怖两岁和小BB。小托现在可以听的懂妈妈的道理了,他也可以独处。

 

爸爸你能背我一辈子嘛,啊哈哈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让我抚平你的BABY皱纹。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小托直到现在还需要我们给他讲着故事陪着他入睡。婆婆曾经更我说,他的儿子从小都是自己独立睡的,从来不需要被哄。可是到了带自己的小孙子,却放到摇椅里摇着唱着葡萄牙小曲儿入睡了。托姥姥也曾经唱过无数遍的洪湖水浪打浪,或者你可以常常看到我们小区一个老人家推着儿童推车在楼道里走,那个就是托老爷。我曾经制服过小托一阵,无奈顶不住家里人的压力(包括孩子他爹),怀疑我这个妈是亲的么。孩子的哭声啊,有力的武器!历史冤案,大家互相埋怨,已经根本扯不清了。

 

升级版的照片,内部传看。将军本色!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养第二个孩子的好处,就是你不愿意再重复你在第一个孩子身上犯下的历史错误。所以这次在大卫睡觉的这个问题上,他们谁都不要再劝我,因为全家人都曾自食其果,背负了这个哄睡觉的任务。最倒霉的是我,因为小托晚上睡觉不要别人,就要妈咪!

 

小托很SOCIAL,特别是见到女孩子,不管大小。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女孩说“I like your boots"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视频1)小托和他的好朋友小R的视频,两个小朋友在池边。大家不是想听小托说英文嘛?这里有哦。


   晚饭大卫和我们一起吃,他已经开始吃辅食了。很少,从一茶匙的米粉加母乳开始然后到两茶匙。吃完米粉,我喂他母乳,喂饱了拍一拍,换好尿布,就直接放到他的小床上,给他盖好小被子,亲亲他的额头跟他说一声晚安,把他毛茸茸的小熊放到他怀里。然后我关上门,继续吃我的饭或者陪着老大看电视,做家务。我不想让他养成一个吃着母乳入睡的习惯,倒不是说这个习惯不好,意在于培养他独立入睡的能力。他一般自己蹬蹬腿,在床里翻腾一会,叽叽歪歪哭几声,然后里面一片寂静,(我们安置了监听器)我再开门的时候,他已经进入梦乡了。也有起义的时候,他哭出很大的声,表达一下他对黑暗和没人陪的抗议(其实他已经很困了,手不停揉眼睛,他就是需要大人的关注而已)。我会走进去,把他抱起来,再拍拍亲亲,然后再放进去,这样几个回合之后,他就被搞定了。西方育儿书里叫这个方法是“哭泣训练”。但是我也不是完全“冷血”,有时宝宝确实不困,很精神不停的翻身,我还是会抱他出来再和我们呆上5分钟或者10分钟,然后再试。这样就没人说我是后娘了。

 

哥哥当年的棒球衣。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视频2)大卫在床上听到八音盒的音乐手舞足蹈:

 

忽视孩子生活实例一:

 

    前几天去日本超市吃小吃,本来小托和爸爸下午在游泳池游完泳,再全家一起去吃饭,挺好的一件事。谁知道,他上了车以后就不老实,我警告他如果再不坐好,妈妈就坐到司机辅座了(我本来是和两个儿子在后面坐着的)。这话还是没有控制住他。他爸爸说“why are you still waiting?”(你还等什么?)。他马上把车开到路边,让我坐到了前面。车继续开,小托哭的那个史无前例的撕心裂肺啊。我最惊奇的是,大卫跟没事儿人一样照睡不误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这么小的空间,这么大的嗓门!我和他爸爸装作没听见他哭一样,聊着有一搭无一搭的成人话题。

 

“路边这个新建的银行营业了吧?

 

“我看是,有人进进出出的。“

 

“以后存支票取钱方便了,就家门口。“

…….

 

   小托哭的更猛烈了,发现我们压根没把他的哭当一回事。于是他开始用穿着鞋子的脚丫踢我和他爸爸的座位。我小声的跟他爸说,“你看,他在踢咱们呢”。他爸爸说“别理他。即便你说不要踢这样的话,都是在给他attention。那么下次他就还会使用这招儿。”

 

   我们继续前行,我想当时如果椅子被踹出个洞我们也不会理他。(夫妻双方此刻一定要达成一致。如果我当时松口了,那么高高在上的原则就化为乌有,因为他觉得好吧,至少妈妈是那个软肋。)

 

   到了超市门口,小托已经哭的满头大汗,话也是泣不成声。我抱着大卫从车里出来,他爸爸把车门关上,坐到小托旁边在车里和他进行了“男人的对话”。我不知道他爸爸跟他说了什么,我也不需要知道。我觉得教育孩子有时越多的讨论就越多的异议和麻烦,引起孩子的混淆。还不如就听一个人的。家里有老人帮着带孩子,矛盾十有八九就出在这儿。那些小精灵们,他们最后总能找到家中那个块挡风玻璃,他们太聪明了!

 

   对话之后,小托似乎冷静了下来。到了超市,又变得跟个没事儿人一样了。

 

小托剪发系列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忽视孩子生活实例二:

 

  小托平时在家吃饭很规矩,table manner很好,嘴脏了手脏了会用纸巾擦拭,规规矩矩坐在椅子上吃,不可以拿玩具上桌子,喝水杯子一定要放在桌子靠里边的地方以防弄翻。吃完了,要请示大人“Can I have a permission to leave the table?”(请准许我离开座位)。如果我们说”permission granted” (批准了你的申请),他可以离开去玩玩具或看动画片。有时他没有吃完应该吃的青菜,我们会说,“permission is not granted. “并告诉他为什么我们没有批准。这是每个家庭的礼仪习惯而已。我的一个朋友,他们要求孩子说” thanks for cooking”(谢谢你为我做饭)。每个家庭可以有自己的“Rules”,意在培养孩子们的有始有终的概念,不能吃饱了,撂挑子就走了。或者一边吃一边玩,这样不知道要吃到什么时候。

 

   可是一到了外面的餐馆,小托好像就变了一个人。不知道是不是餐厅的环境让他过于兴奋啊。他总是喜欢上窜下跳,东张西望。两周前,去吃outback牛排,他家的冰激凌很好吃。我们对他说,如果你好好表现,吃完饭我们会点冰激凌给你。结果那天表现差劲透了,我们狠了狠心,没点,自己也没吃成。

 

   上个周末,我们全家去吃chesecake factory,一开始就跟他说的很清楚,这家的起司蛋糕很好吃,你可以点一个蛋糕给自己。他说,我要草莓口味的。谁知道,他又开始了,玩人家的盐罐和胡椒瓶子,撒的满桌子都是。

 

   他爸爸说,好了,一个蛋糕变成半个蛋糕了。为了让他清楚的知道“一半”的概念,他爸爸把面包掰成了两半,告诉他掰之前是一个蛋糕,掰之后,就成一半了,现在你只能吃到这一半了。他一听哇哇的嚎哭。

 

   好像还是没张急性,继续调皮捣蛋,面超后,就是坐不下来,于是蛋糕从半个后来变成了四分之一。

 

   等草莓蛋糕上来的时候,他爸爸把那四分之一的小小草莓起司蛋糕给他装到盘子里,告诉他,这就是你那四分之一。他委屈的哭啊,说他要大盘子里的,不要他小盘子里的四分之一。

 

   他爸爸更狠,说,好了是你自己说不要的,今天你没有草莓蛋糕吃了。说完就拎着他往外走.....

 

   他一直哭到车里,愣是哭睡了。

 

   想想孩子好不容易摊上个周末可以吃甜点,一丁点蛋糕都不让吃的那一刻,当妈的我内心没有动摇和心疼是不可能的。为了培养一个有规矩的孩子树立父母的威信,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要经历这样“痛苦的课程”?其实我自己的心理也常常纠结,不知道这样做他会不会因此而张记性了?可是我知道,不这样做也不行啊。还能让他上房揭瓦,想干啥就干啥么?

 

   如果我们常常动摇自己的原则(这之间包括夫妻双方态度不一致导致的原则动摇),那么到最后就是没原则,以后我数三百下他都不理的时候,那就是我自食其果的时候了。

 

跟爸爸展示自己的街舞技艺: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我们给孩子应有的忽视了么?(大卫第二个月&和小托照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