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

(2011-06-14 02:02:35)
标签:

剖腹产

美国生产

产程

顺产

婴儿

胎儿

医院

护士

初乳

催产

奶水

产痛

宫缩

分类: 怀胎十月

   首先声明我是百分百支持并鼓励顺产族,如果不是医生建议,能选择顺产还是要选择顺产。希望这篇文章不要误导准妈妈。

 

   在美国如果没有特别的健康和安全的原因,医生不可以无理由的进行剖腹产,年龄也不是一个问题。我记得我的一个朋友,她生孩子的时候被催产疼的不的了了,要求医生赶紧给剖了得了,医生就是不答应。我和她是同一个妇产科医生,很多人认为医生是不是出于“收入”的考虑,因为手术的费用要更高,不排除这个可能性。但是对于我对我妇产科医生的了解,我还是比较信任他的。如果你可以信任你的医生,那么也可以信任他为你做出的最安全的选择。

 

   这次怀孕孕程不如上次怀小托的时候顺,其实并不是我的原因,我挺听医生话的一个孩子,对健康饮食一点也没马虎,是医院方面和我的妇产科医生之间的交流常常出现误解或者差错,让我和拖把花了不少时间去分析衡量再经过三思熟考虑等过程一一做决定。先是本来不打算羊穿了,后来因为医院和医生对指数的理解不一样,为了那一点点不确定还是去做了,结果证明妇产科医生对了,根本没啥事儿。和上次一样,我的血糖必须要饮食控制,后期晚饭后吃少量的降糖药以保证早上空腹的血糖正常。结果呢,因为两次开药医院的医生不一样,第二次医生说要加计量,本来吃一片,她让我吃两片,可是她开的两片每一片就是以前两片的计量,结果导致我有两三天低血糖,几乎晕倒。还好,纠正的及时,我没出现啥大碍,一场虚惊。等到快生了,又说发现我甲状腺有些“减少”,给我开了药纠正。(我的妇产科医生说这个情况很普遍,是妊娠荷尔蒙的干扰,生完孩子后就好了)我气的是当时为啥医院发现了没及时告诉我,两三周后医院因为其他的问题回顾我的病例时才说的。最让人生气的是,最后三次测量宝宝体重出入很大,和我妇产科医生衡量的有极大误差,当时给人的感觉是宝宝在肚子里不长了,给我们吓的....后来,我的妇产科医生还专门和院方的首席医生开了会,说既然这么多不确定因素不然就提前给我刨腹产了,而且还选择在我生日那天。在我的力争之下,才又对宝宝的体重进行了重新的衡量,确定宝宝健康羊水各方面,心跳正常后才最后商议了新的生产计划:如果宝宝过了预产期五月一号不出来,就在五月四好做scheduled C-section(预约剖腹产),不采取催产。当时医院的医生和我的妇产科医生都告诉我,过了预产期太久,有孕妇糖尿病的产妇过期生产会对宝宝有危险。拖把是个特别“怕事”的人,就是那种什么都以安全为第一的男人,不用说了,这个plan中和了我和医生的意愿。我的一个朋友最近搬到法国了,她在美国怀孕时被测有孕妇糖尿病,这次在法国生产,人家根本没测血糖,开始只是每三个月查一次的产检,看来每个国家都不一样。我觉得美国的医生就是事儿多。照我老板的话,那些过去生巨大儿的产妇大多都是孕妇糖尿病,只是当年没有这个查血糖的说法。现在这种测血糖的办法也就是screening,很多人也没被过滤出来,也未必就没有,吃的一多血糖一高也会生巨大儿。反而是我们这些人怀孕期间特听话的“病号”孩子生的体重一般都会在50%这个点上。没办法,在那个国家念那个国家的经,宁可信有吧。

 

    接下来的日子,我走路,爬楼梯,吃菠萝,喝raspberry tea,在健身球上坐下蹲,针灸按摩.....凡是觉得靠点谱的催产办法都试了,五月三号到了,除了肚子有下坠感以外,仍然没有任何宫缩的迹象,我和我的针灸师都绝望了。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五月四号早上带着提前收拾好的待产包,有点精神沮丧的跟着老公去医院手术室报道了。就在那一刻俺还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不上手术台之前决不罢休的样子。何以见证?我准备了参汤和萝卜汤,如果顺了,咱就灌参汤,如果剖了,咱就灌萝卜汤(排气用的)。办完手术和入院手续后,我被护士小姐带到一个临时病房,在那里进行胎心测试观察宫缩(见图:左边是胎心,右边是宫缩)。我和护士们调侃着,说这次手术能不能顺便把肚子上的脂也吸了,该垫的地方也垫了,买一赠二,让我和老公都不觉得太“不划算”。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护士小姐说没见过我这样的病号手术前还这么“贫”,偶说生活中偶就这样,护士小姐说我老公好福气。我说没办法,你看他那个紧张样子,我再不放松点,这日子没法过了。我们两个的婚姻就是那种天衣无缝的互补性婚姻,绝对的南辕北辙性格逆差。其实从拖把同学站到这个病房开始,他就把我和护士搞得心跳加速了,问题也多,事儿也多,好像世界末日了似的,我的天,您能不能出去找个扇子凉快凉快去!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就在我们调侃量血压上吊瓶的节骨眼,我那期待已久的宫缩到来了,而且非常的迅猛。以我生过孩子的经验....从每五分钟一次到每三四分钟一次了!唉,您说说,怎么偏偏这个时候来了呢?我让护士给我做了内检,才刚开了一指。到底是顺还是剖?我又犹豫了.....让护士赶紧给我的妇产科医生打电话,那个时候医生正在做开刀的一切贮备工作。在医生到来前的这半个小时,我又经历了一次产痛!你说,我家这个老二还真不让人省心。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这才一指啊,我就已经疼的不行了,那个时候真的在打退堂鼓,三年前的那个疼痛经历开始历历在目了。拖把一直抓着我的手,告诉我注意呼吸方式,并和我一起呼吸,怎么呼吸这痛也减轻不了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医生来了,再次给我做了内检,还是一指。医生和护士说从一指开到十指是个漫长的过程,可能会开一天也可能会两天....没人能保证今天孩子就会出来,医生和护士都认为根据我个人的情况建议按原计划进行,不然有可能让宝宝经历不必要的危险。猜怎么着,这个时候我的羊水破了。医生在羊水里发现了meconium(胎便),医生说“we don't like that" 一般过了预产期的孕妇的羊水里很容易发现婴儿胎便,这就是为啥现在医生都不大喜欢孕妇过预产期的原因之一。胎儿在生产的过程中容易吸入meconium,造成stress(胎心窘迫),引起心跳不稳,最危险的状况是可吸入meconiu到肺部,这个医学上叫meconium baby 。于是,在我犹犹豫豫不能做决定的时候,俺家老二小David同学帮妈妈做了一个决定。还用问么,为了孩子的安全到来,想都没想刨了吧,我立刻觉得松了一口气,顺和刨的纠结到此为止了。辅助手术的助刀医生是个漂亮年轻的美国女人,她安慰我“你放心吧,我会把刀口缝合的很漂亮的。”这一次,我挂着个吊瓶,踏踏实实信心满满地走进手术室的。

 

在临时病房里,我的宫缩已经可以在图上看出,高峰的时候就是宫缩最强烈的时候。小托今天没有上学,一直在病房和手术房外和奶奶等着。
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

 

  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师开始注射麻醉剂,让我低头,手里抱着个枕头,看不到后面发生了什么,不疼,有点怪怪的灼烧感。很快,下肢就没啥感觉了。我被移动到手术床上,带上氧气罩,注射好IV,手术开始了。整个过程就觉肚皮上有些压力,没有疼痛感,医生们在轻松的谈话,感觉这样的手术对他们像是家常便饭,还偶尔谈论些无关的话题,手术全程大概半个小时,孩子被拽出来的时候压力也不大,没有感觉到强大的推力,只是听到David的啼哭,哇哇哇....巨响亮甚至刺耳的响亮。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 可能手术室太安静了吧。之前,有人网上说能从手术室的房顶的镜子里看到医生在自己的肚子里手术的全过程,我还特意看了一下,骗人,污污的,啥也看不见!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

 

手术中,我面前隔着个大布,只能看到医生的头,拖把同学坐在我身边,胸前挂着相机,穿着医生的手术服,带着口罩和帽子,手紧紧握着我的。手术半小时结束了,省下的时间是缝合时间,助刀医生缝合,我再三嘱咐她take time,我可不要个难看的疤。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
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

   

  医生缝合的期间,我远远的看到David被抱到手术室的一边,被清理并检查体重和身高。当天的时针指向了2011年5月4号中午12点01分,宝宝体重7磅12盎司,长21英寸,就比小托当年高一点点,胖一点点,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身材。我可能这辈子生孩子都是这一模子了。嘿嘿。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拖把迫不及待的跑过去,给宝宝照相,那个兴奋的样子像一个小学生。这个小学生问题又多多的,搞的人家医生问你老公是学medicine的吗(是不是学医的)?他还哪儿答,我是doctor,but not in medicine。物理博士而已冒充啥医生?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可能他问题问的太“尖端”了,人家才有这个误会,我说“He is a google doctor" (他是个谷歌医生)不管是他自己还是我和孩子,只要有一点点健康的问题,他就上网google,一准儿找那种最糟糕的结果,不吓倒全家人不罢休那种。老妈劝我,这总比不在乎的那种马大哈强。当年你和你弟病了,你爸爸还能倒头呼呼大睡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唉....真矛盾啊。宝宝清理后被抱到妈妈面前,我亲亲他温热的小脸,我一定是笑哭了。真快啊,从早上9点半入院到12点,就看到这个小人了。当年生小托那可是奋战了几乎两天两夜。

 

这个穿棕大褂的就是专门负责清理宝宝的护士。小David这个时候还没看到妈妈呢。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

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

 

当天的书手术上的日历记载了手术的安排。宝宝清理好后被裸体称重量,这个时候的宝宝身体还会带些水分,等到第二天再量,宝宝通常会减轻些体重。脚丫子怎么会是黑黑的呢?护士给宝宝的脚上擦上“墨”,留下脚印“证书”作为终身留念。

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

 

宝宝清洗后,护士把他放到我的面前,泪牛满面的我和哭哭啼啼的他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不由再说一遍,这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最幸福的时刻,难怪说儿子才是妈的情人,哈哈。不能告诉LG哦。

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

   手术结束后,宝宝会被推到婴儿房进行进一步的健康检查,我被推倒临时的恢复病房,在这里观察手术后的情况。那天医院有点忙,我在恢复病房里足足待了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我倒是不饿,已经12个多小时没吃没喝了!我渴啊!照咱中国人的说法,生完孩子不能吃冷的东西。可是医院只给你冰块,连水都不让喝。我足足含了三杯冰块。在恢复病房里,护士把宝宝交给我进行了第一次的母乳喂养。David爬在我的身上,像一只微热的小猫咪吸吮着妈妈的初乳,婴儿的吸吮简直就是本能的。因为是第二胎,就不需要护士的母乳喂养指导,很快就轻车熟路了。一边10到15分钟之后,我把他交给护士,送到了婴儿房。

 

恢复病房不如许小朋友进入,等我被转移到自己的病房以后,小托第一次看到了David。请看我的脸部在两天内的变迁,产前因为怀孕浮肿和手术中注射IV,脸部肿得像个桃子,慢慢浮肿就消失了。
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

 

   我是和另外一个产妇合用一个病房,本来要转到私人病房,同屋第二天就出院了,所以我们也没再转,等于免费自己一个单间一直到星期六出院。我的同屋是一个在银行工作的美国女人,她估计已经有四十多岁了,她和我是和一个妇产科医生。我们曾经在做胎检的时候遇到过,并聊过天。她是单亲妈妈,两个大女儿已经十几岁了,这第三个女儿是她和男朋友生的。她自己一个人养三个女儿!(怎么做到的?)这次她因为催产后来造成胎心窘迫才紧急C-section的(剖腹产)。她之前两次都顺产,这次也是为了婴儿的安全考虑,等于是她当时向医生要求的,医生批准了。胎心窘迫的时间太长,她怕了。室友人很好,第一天我还不能下床,我叫护士来送水,她会比护士提前一步到水房给我打水,她说手术后要常走动,她也是一个坐不住的人,在床上呆久了她会闷死。她出院以后,夜里就我一个人,我还挺闷的。

 

  记得第一次生小托整个过程诸多不顺,产程长不说,住院期间和护士闹的也很不愉快,我至今还记得那个给我脸色的非裔护士,极其缺乏爱心和耐心。没有这个素质的人你还是不要当护士好了。这次的这位护士是一个韩国大姐,她人超好,超有耐心和爱心,每次见到宝宝和我都是笑脸盈盈地,看着就觉得心情大好。我一有啥要求就按铃,她立刻就赶到,从来不让我多按一次。上次生小托,出院后马上就回到医院的急诊室,因为打无痛分娩针打的有点过了,造成了后遗症,我头疼的几乎要爆掉,比生孩子还疼!一点也不夸张,我疼到眼泪止不住的留。而且还没有什么药可吃,属于自然好的病。我生生抗了几天,期间还要母乳喂养,那个窘劲儿就别提了。这次没打无痛分娩针,而是另外一种麻药,经过上次的经历后,我和老公坚决不要没有经验的实习麻醉师了,这次问了半天这个麻醉师做了麻醉多久了,所以没有任何后遗症。

 

   再说说母乳喂养,第一次生孩子没经验,就知道傻喝猪蹄汤。那个时候还是老爸老妈全都在,做了一大锅猪蹄汤,我医院的饭没好好吃,就喝汤了。结果在医院期间母乳还是没下来。我不停的让孩子吸吮奶头,觉得可能是吃的不够,导致出院到家后奶头破裂,每次孩子吃奶时钻心的痛。手术后第一天要求只吃流食,医院的饭很简单,就是牛奶啊,红茶,和鸡汤。我这次跟着医院安排的饮食吃的,除了喝了桶自己提前烧好的萝卜汤,是用来排气的。因为手术后,产妇要及时排气才不会造成肠粘连。护士还会几个小时给我吃排气药片。结果这次奶水在产后第二天就下来了,而且非常顺畅也很多。我的伙食也没有很好啊,简直就是清淡的斋饭。我提前做了些研究,原来产后几天要保持奶管的畅通,是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的,猪蹄汤这种东东太油腻了,不适合产后马上吃,可以在奶下来以后再吃,确实可以提高奶产量。还有奶头要保护好,不要让宝宝吃得太长太勤,每两三个小时一次,每次10-15分钟足够了。宝宝刚生下来,肚子里有很多羊水,如果他们要睡,吃一点就累了不想吃,说明他们不饿,护士告诉我不要打搅他们强迫他们起来喂奶。好多次,David吃一边吃10分钟就昏昏睡去,另一边只好等下次才吃。第一天我还不能下床,在护士的帮助下我用“橄榄球”式的方式母乳喂养孩子,很舒服,一点也不费劲,护士会耐心的帮我换边。第二天开始我可以下床了,我会坐在病房的沙发椅上喂他,比躺在床上喂好使劲儿。

 

   产后的休息比吃饭还重要。第一次生小托的时候因为兴奋,开始老睡不着,又怕把孩子推到婴儿房睡委屈了他,还错误的认为要是老让他吃母乳,母乳就会下来。结果自己搞得一个精疲力竭,没休息好,也导致奶水下来的比较晚。这次我学乖了,第一天我还不能下床,大部分时间都让他在婴儿房,白天每三个小时让护士把他推到我的房间一次,喂初乳,然后再放回婴儿房,我休息。晚上在医院期间我都是让他睡婴儿房的,在哪里护士会照顾他给他配方奶,换尿布,拍嗝,早上七点小宝宝们会陆陆续续从婴儿房送到妈妈的病房。可以下床后,上午他会在我的病房,晒晒太阳,我给他换尿布,母乳喂养,接待客人。下午我午休会把他在转移到婴儿房,直到我醒来,我会走到婴儿房把他接出来,自当是锻炼了,晚上睡前再把他送回去。这次我也没怎么让家里人陪,我觉得自己一个人躺着看看电视更容易休息,有个人在就难免要说话,反而影响休息。已经是第二次当妈妈了,也不需要那么多的支持了,自己都能搞定了。拖把正常上下班,奶奶正常接送小托上下学,他下学后我们会让他来看看宝宝,最多待半个小时就走,只有拖把会多待些时间,他在我病房里也是赖在沙发上睡觉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

 

    剖腹产的疼和顺产后的疼是不一样的疼,没有一种疼是“舒服”的,只是疼的位置不同而已。我老妈生我弟弟的时候侧切,弟弟头太大了,她跟我说开始好长时间都没办法走路,上厕所疼的直冒汗,当妈妈的就是不易啊,那些虐待老人的畜生们不知道怎么想的!但是剖腹产毕竟是一个手术,恢复起来需要一个过程。有一种可爱的东西叫止疼片,让手术的疼痛可以忍受,我也终于理解了为啥那些好莱坞影星会迷上止疼片了,真是麻痹人啊。我大概吃了一周半的止疼片,医生给开的处方的那种,不影响母乳喂养。我第二天医生就把IV给我去掉,护士搀扶我下地的那一刻真是钻心的疼啊。护士要求我要练习走路,在病房里慢走,恢复的才快,不能老在床上躺着。开始走路的样子就像八九十岁的老太太,就差柱个拐杖了。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护士会给我止疼片,大概可以维持三四个小时。刚吃过止疼片后,要赶紧趁着药力走路,不要等药力消失的时候再走。在药物的帮助下,就没有那么疼了。我可以自己去水房打水,去婴儿房看DAVID,接送他,甚至在病房的楼道里推着David的婴儿车和拖把散步,推着婴儿车就当推一个支持拐杖,还可以给点儿力。药物会让人犯困,不要因为困,就想着睡觉了。在我出院的那天,走路基本上就正常了,疼还是有的,我记得大概二周后才完全没有啥疼痛感了。在医院里,医生还会给你一张软化便便的药丸,这样在出院后上厕所就不会那么痛苦了。自己方面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产后的便秘是非常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我的伤口恢复的也很快,二周后妇科检查,已经完全恢复了,没有感染症状。正像那个助刀医生说的一样,这次的手术他们给我做的很漂亮,那个疤痕没有留下深深的印记,就像肚皮上长了一个比手指长一点的皱纹,(这叫比基尼CUT,穿比基尼是看不到的,可见现在的技术)疤痕的颜色几乎和我的肤色一样。拖把说“what a beautiful scar" 啊呸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又不是他自己身上!他说他脖子上也有做过一个小手术,去掉一个脂肪瘤,现在那个疤痕更本看不到了,他安慰我以后会越来越淡的。反正没有以后了,我真不打算再生了!

 

  我五月四号中午生的,五月七号早上妇产科医生来做最后的检查批准出院。在医院住了三天多。

 

David在妈妈的病房里晒太阳,车子上有一个小记录本,上面护士记载着他什么时候喝的奶,什么时候吃的拉的,车的下面是他的配方奶,换洗衣服和毯子,凡士林和护臀膏等必需品。这次我们对医院的服务很满意,出院前,拖把到外面买了些巧克力和感谢卡答谢护士们。正好赶上母亲节的到来,他给家里的每个妈妈买了母亲节的卡片。医院的伙食营养是够了,但真是难吃,第二天开始可以吃固体食物了。这个整鸡,我看着就倒胃口,正好干上拖把中午来看我,奖赏给他了,他逼着我楞噻了两口,我真是捏着鼻子吃下去这两口蛋白质的。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
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

 

  这篇文章真是花了我好几周才写完,所以现在好多细节都有点忘记了,照顾俩娃,时间真是不够使啊。我最终选择了剖腹产当然有我自己的原因,每个人的年龄不一样,身体情况不一样,待产情况也不一样,具体的生产计划还是要看看医生的建议和自己的情况。我对自己的选择一点也不后悔,反而我觉得这次因为我提前的准备工作做的比较充分,再加上生产时间短,痛苦少,所以恢复的很快,比生第一胎的时候要easy好多。我觉得很多高龄的女影星选择剖腹产未必是出于什么大家说的身材的原因,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实际情况吧。对于我来说,我觉得这个是在最关键的时候David为我做的选择,我其实有的时候挺信命的。剖腹产也没那么可怕(在美国剖腹产全程) 怎么说呢,首先要争取顺产,一颗红心要两手准备,如果剖了,也没啥郁闷的,自己努力了,剩下的交给命运他老人家了。希望有时越大失望会越大,不如摆正心态,Take easy...呢。生孩子的这事是个大事,大的也没那么大不了,就是女人人生中的一种经历,经历过了就过了。依现在的科技,不管哪种过程,结果都会是好的,为了一个新的生命的到来....

 

   上载了几个David视频

1)David躺在奶奶的手里(回家第一周),两个人都极其的淡定,不出声,哈哈

 

2)David出生后10天体检,一切正常,身高21.75英寸,体重8磅8盎司,头围37厘米。背景里的声音是他和小托的儿科医生老爷爷在解释婴儿的皮肤问题,让我们不必担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