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子还是没动静,我看除了他和小托不急,家里的人都很“焦虑”。我跟婆婆说,很快小托就不是家里唯一的宝宝了,奶奶听完后伤感的抱住小托到怀里,“今后的日子他要经历很多,我真的好怕。”我深深的给小托的额头一个吻,“奶奶,你放心吧。我会更爱他的。”
给妈妈过生日(三岁后,小托的婴儿肥都没了啊。55555
)

给妈妈唱生日歌。

我三岁了,可以尝试着用筷子了,我自己主动要求的,我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来!不要把我当小孩看了,pls!!!

我也有深沉的那一刻哦。

威廉王子大婚的仪式,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是,凯特挽着父亲的手向威廉走去,威廉背对着凯特,这个时候站在身边的弟弟哈里扭头貌似偷偷地为哥哥看了新娘一眼,不好意思的笑了,然后在哥哥耳边轻轻的说了一句什么,我猜测一定和凯特有关。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有大卫真好,等到小托宣誓的那天,大卫可以站在他身边,陪伴他度过人生中最美最神圣的一刻。那么如果是两个姐妹,就会像琵琶一样帮助姐姐一遍又一遍的整理她婚纱的裙摆.....以前一直觉得一男一女凑成个好字,看完这场大婚,改变了看法,对孩子们而言,同性的兄弟姐妹也许对他们更好。
临产前,我开始每隔两天去做指压按摩(怀孕38周前不要做哦)。给我做按摩的是位东北延边的女人,我猜她的年龄可能比我还小,因为身材比较健壮,脸型圆润,我看不大出她的年龄。有时候我不是很累,也会跟她唠唠嗑。今天她跟我说她昨天在网上跟老公聊天,老公哭了,老公说国内四岁的女儿看着她的大照片说“妈妈,你从照片里走出来吧。”她告诉我她已经离开女儿老公快两年了,期间没有回过国一次,只能每天通过网络和他们沟通。她没有一分一秒不想回家,“钱没有挣完的时候,等我再挣些钱,就回国了。”
我问她,没有想过把女儿和老公从延边接到美国么?她说现在身份越来越不好办了,她自己也在办身份,看形式希望不是很大。她不想再耗下去了,如果身份再下不来,她就回国了。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是最需要她在身边的时候。她跟我说她特别疼她这个女儿,这个女儿的命是她给“保”来的。她第一次怀孕,不幸流产了,之后就捞下了后遗症,没有月经(她跟我说了个病的名字,我忘了),她说“反正就跟男人一样了。”她从此以后,到处治病求医,吃了无数“激素药”,从一个一百斤出头的苗条姑娘变成了一个一百八十多斤的胖妞。她这种病只有万分之一的怀孕的可能性,可是她居然幸运的成为了那万分之一。女儿在娘胎里的时候,她出现了二次大出血,医生多次建议她流产了,她就是不同意,最后一次她恳求医生再给她一周的时间,奇迹发生了,这一周的时间内,胚胎开始成型了。再后来的日子里,她为了怕大出血,足足躺了五个月,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就是为了保住这个女儿。怀孕的初期和中期,她根本不能吃东西,一吃就吐,全靠注射营养液维系....女儿生下来的时候特瘦,她忍着手术后的疼痛一直坚持母乳喂养,吃各种维他命,给孩子补充各种维他命,女儿四个月的时候已经张的和正常孩子差不多了,又高又胖。她跟我说她这个女儿就是用钱堆出来的,因为来的太不容易,她疼女儿疼到没让她穿过一件旧衣服,没让她吃过一口剩饭,东北最近物价飞涨,女儿爱吃的蒜薹要二三十块钱一斤,多贵他们都给孩子买....她说她平时看到针都害怕的人,为了女儿她忍受了那么多的病痛吃了那么多苦,怎么就不觉得呢?我跟她说“母亲的天性啊。”我想把这个故事分享给那些和妈妈有矛盾和隔阂的朋友们,不管妈妈做了什么,请你原谅她,没有那个妈妈不爱自己的骨肉,她能忍这着么大的疼痛和危险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你就要感激她一生一世!
上个星期六是小托三岁的well
vist,孩子三岁的体检。
有日子没有带小托看医生了,过去的这个冬天小托就没生过病,春天是多病的季节,小托的抵抗力比起去年同时期已经好了很多了。在美国如果孩子不生病,二岁一般是两次well
visit,二岁和二岁半一次,三岁一次。三岁这次不需要打任何疫苗。我还记得孩子刚出生后,大概一年的时间打了无数疫苗,那个时候老要做记录,生怕给打重复了或少打了,现在省事多了。
老爷爷(我们给小托的儿科医生起的名字,全家上下都这么叫他),他张的很像肯德基的那个老爷爷,和蔼可亲极了。我们也换了不少儿科医生,他是我见过最有耐心最负责最有经验的。而且他晚上也开门诊,周六也开,又位于时代华纳交通枢纽地带,对我们上班族是最方便不过的了。我们已经约好了他当大卫的儿科医生,大卫在医院出生后第二天,老爷爷会去到医院给孩子做全面的检查。
老爷爷问了小托一些列的问题,“天气冷了你怎么办”“肚子饿了你会怎么办”“旺旺是什么动物在叫”“喵喵是什么动物在叫?”“你可以把这个球扔到XX里面去么?”.....小托的答案和回应都非常精确。老爷爷说小托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都非常的棒。
接下来测身高和体重。身高40英寸(大概102厘米,有一米多了哦)。体重38.2磅(34斤)。这两项指标都达到了同龄人的90%。我开始还担心他太瘦,最近明显的baby
fat(婴儿肥)没了。医生说他的body mass index是百分之75%,比例相当的正常,不属于偏瘦型的。
后来医生又查了查他的各项器官,耳鼻喉,肚子,“私密处”
。都挺好的。我们担心孩子现在走路有时喜欢内八字,医生说这个担心在这个年纪是也是多余的。
接下来就是父母和医生的问答时间,我们提到了几个关心的问题,主要是和孩子的饮食和行为有关的。
1)吃饭问题:
大概三四个月前,特别是最近,我发现孩子喜欢吃的东西越来越少,挑食的毛病越来越厉害,我经常绞尽脑汁做了一顿饭,人家小先生吃两口,然后一句“吃饱了”就离开餐桌了,让我这个“厨师”备受打击。每次看到儿子剩下一半多食物的lunch
box,我就唉声叹气,他真成精了,没吃啥,怎么体力还这么好?托姥姥托老爷在美国的时候,在我们提醒了N次之后,二老终于领会了,不再追着孩子喂饭。等孩子奶奶来了,我们又开始说奶奶。看来全世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一个毛病,生怕孩子被他们给“喂瘦了”,追着小祖宗求着“吃最后一口,就一口。”毕竟是婆婆,我有时实在不好意思太“挑刺”,这次当着医生的面,婆婆正好在场,我就大胆的问了“孩子不好好吃饭,我们大人要喂么?”
老爷爷答“你们不要给孩子吃饭增加压力,不要追着喂,这样会适得其反。最好你们让孩子和你们大人一起在餐桌上吃饭。”
奶奶说“他的爸爸妈妈下班回来晚,到家后,托马斯早就洗完澡吃完饭了啊。”
老爷爷答:“你可以把他的饭菜放到一个或两个大盘子里面,孩子自己吃饭的碗或盘子里放一点点食物,让他自己从大的盘子里再放到自己的盘子里,他吃多少自己放多少。这样孩子不会一下看到满满一碗或一盘子的饭菜而产生吃饭的压力,一下子没了食欲。”
我问:“那万一他自己吃,还是不好好吃饭,该怎么办啊,这样营养也不够啊。”
老爷爷问“托马斯每天喝多少牛奶?”
我答:“他晚上睡觉前喝两大瓶。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一大瓶牛奶。周末在家午睡前也会给他喝一大瓶牛奶。平均每天至少三大瓶吧。”
老爷爷说:"很好。孩子有吃维他命么,多种维他命?一定要有含铁的那种多种维他命。”
我答:“二岁以后一直在吃含铁的多种维他命,小熊牌的那种。(gummy bear
multivitamins)。我还给他额外吃维他命C,增强免疫力。”
老爷爷说:“很好,孩子有吃足够的牛奶和多种维他命和维他命C,我不会担心他会缺少营养。你们要放松心态,不要给孩子任何吃饭的压力。”
2)穿衣问题:
大家都知道我很爱打扮孩子,孩子两岁后开始有了主见和喜好。反应在小托身上是典型的喜旧厌新,每次说服他穿件新衣服这个叫难,特别是那种越有范儿的他越不喜欢,就那几件长袖T恤穿来穿去的,跟他爹一个“德行”!哼!
我问老爷爷如果已经给了孩子两个选择的衣服,让他选一件,他还是不喜欢,哭的歇斯底里的我该怎么办。老爷爷说,“给孩子选择是对的,如果孩子继续挑剔,这种情况下你就只能把衣服给他穿上,替他做一个选择。但是你的表情要淡定,不能表现出一点生气的样子。”好吧,这招我下次试试。
3)刷牙问题:
三岁了,我问是不是孩子该有自己的牙医了。老爷爷答,“是的,我等会会向你推荐几个附近的儿童牙医。”我总有个困惑,想必是很多家长都有这个困惑:就是喝牛奶先还是刷牙先?以前小托小的时候,我是先给他刷牙,再让他喝牛奶,等他睡着了,再想办法用清洗牙齿的湿纸巾擦拭牙齿。现在长大了,不喜欢让我用湿纸巾擦了,晚上喝完奶怕他因为刷牙再醒,就只好先刷牙后喝奶。我问老爷爷“这不是有点白刷了么。”老爷爷答“没有,刷总比不刷要好。”“孩子只要每天能保证刷两次牙就是好的。早上一次,晚上一次!”
以下的这组照片迄今为止算是发完了
酒店的“乌龟池子”是小托每天必餐馆的项目之一。

爷爷这天开车带我们去另外一个海滩,这里曾经有很多他年轻时候的记忆。

那座白色的大厦就是小托爷爷和奶奶当年度假是下榻的酒店,虽然现在有点“落寞”了,但是爷爷讲起当年的故事还是满脸的甜蜜。

爸爸拉着小托的手,总是紧紧的。

那个是已经有了小DAVID了吧,奶奶说小DAVID,made in
Portugal。

儿子给我照的第一张全身照片,一定要保存好,虽然有点虚,那个扫把其实是道具啦。

从南部的度假村回来后,和小托的Andre叔叔去里斯本城附近的海滩玩风筝。

城市附近的沙滩就有点“煮饺子”了。

喜欢这张拖把同学戴墨镜的,呵呵。够唬人的,可以当间谍了。

去百年老店吃蛋挞,号称是发源地来着。

里斯本市的文化中心。

小托和葡萄牙人民一起载歌载舞滴。

这建筑了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