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比宝玉究竟大几岁?
(2017-09-26 20:30:50)
标签:
《红楼梦》《解梦红楼》韩杰文汇贾宝玉 |
分类: 解梦红楼 |
《解梦红楼》之十四
在我的上一篇拙文《贾宝玉在《红楼梦》各回中年龄分别是多大?》提到袭人长宝玉四岁。网友“闪闪灵光”提出异议,理由是第六回有文字写道“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随后,又提出根据《袭人年龄审计报告》一文,袭人确实只比宝玉大两岁,袭人和宝钗、香菱、晴雯是同岁的。证据,除了第六回初试云雨情交代了袭人比宝玉大两岁,还有一个证据在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原文是这样写的:袭人便伸手取了一枝出来,却是一枝桃花……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她同庚,黛玉与她同辰,只无同姓者。芳官忙道:“我也姓花,我也陪她一钟。”
同庚,就是年龄相同,即香菱、晴雯、宝钗、袭人是同岁的。可见,宝钗确实比宝玉大两岁,那么袭人肯定也比宝玉大两岁。在这里,首先应感谢网友“闪闪灵光”的关注、参与和质疑,同时也为有这样的朋友倍感荣幸,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志趣和爱好。喜欢读《红楼梦》,所以便想边读边思考,顺便记点笔记心得,发出来和朋友们共同商榷,进而促进自己的阅读和理解。
关于袭人和宝玉年龄相差几岁的问题争论由来已久。但答案一直就在两岁到四岁之间,之所以没有准确答案,就是小说文本中论述前后有出入,从此处看应该大两岁,而从彼处看又能推出大四岁。同样的情况不能说比比皆是,但一定不止一处,例如贾母的年龄问题也是一直争议不断。关于贾母的年龄,《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去见贾母。贾母问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从谈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贾母也就七十岁刚过,否则不能称为大好几岁。而小说第七十一回又说道:“因今岁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大庆,又因亲友全来,恐筵席排设不开。”就是说,这年贾母过八十岁生日。从第三十九回到第七十一回的情节发展和其他人物的年龄变化来看,也就是两三年的事,这一点,我在《贾宝玉在《红楼梦》各回中年龄分别是多大?》一文中有过分析,应该是宝玉十三岁到十五岁两三年间的故事。至于,有人说八旬大庆不是指八十岁而是七十岁以上到八十岁的生日都称作八旬之庆,这种说法过于牵强,不足为信。我的理解依然小说本身的问题,是小说文本中存在互相矛盾的文字。而究其原因,我以为:一是原著虽然经过“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但最后仍然“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脂砚斋评),所以小说仍是“修订版”,难免会出现前后矛盾的问题。二是根据红学家分析曹公在创作时加入了少年时代的作品《风月宝鉴》,也会带来两作品融合过程中出现人物年龄偏差而未发觉的现象。三是《红楼梦》本身就是“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真作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所以,关于人物年龄有时混乱问题,是作者故意为之,也为未可知。四是小说在经过续书和传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错。
基于以上四点,我来说说关于袭人比宝玉大几岁我的引证。
其一,书中第一次有关袭人的年龄是在第六回:“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我以为,这里的“大两岁”不是具体的年龄,就像现在说谁比谁“大两岁”,我的工龄比他的工龄“多两年”一样,是虚数,有“大几岁”和“多几年”的意思。所以只据此认定他们之间的年龄在不同的读者心里是不同的。因此要从中读出袭人的年龄还不行。
其三,与袭人年龄有关的还有第三十二回的一段话。袭人对湘云说:“你还记得十年前,咱们在西边暖阁住着”。第三十二回的年份和第二十五回一样,都是宝玉十四岁的那年。按袭人的经历是伏侍过贾母和宝玉。袭人在黛玉六岁来时就已经在宝玉身边,在贾母身边时应该是在黛玉六岁前。第三十二回袭人讲的应该是在贾母身边时的事。作为丫鬟,只有五六岁是不可能的,自己还不知东南西北,如何伺候人?从十岁还未留头的晴雯已经当了丫鬟,八九岁起做丫鬟是有可能的。然后袭人讲又讲是“十年前”。这样袭人此时应该十八岁左右,这样袭人和宝玉的年龄差还是四岁左右。
其四,与袭人年龄有关的还有在第六十三回中,袭人和香菱、晴雯、宝钗三人同庚。也是就是网友“闪闪灵光”提出的证据。在这之前,我也一度认为这是证明他们两个之间的确凿证据,但经过认真分析发现这个说法存在不少疑点。原因是: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首先袭人要和晴雯同岁。这就和晴雯的年龄对不上了。晴雯的年龄是由《芙蓉女儿诔》推论出的。到死她才十六岁,怎么可能和第十九回推出袭人大于十七岁合拍?所以这个说法和文本中的其他表述有明显矛盾,不符合今本的时序。
如何看待文本中互相矛盾的文字,是研究者必须解决的问题。但有些问题就比较难,比如这个袭人和宝玉的年龄问题。我以为,解决这些难题,应该把书中有关该问题的内容全部找出来仔细研究,如果只用部分内容,难免会出现片面性。
现在,我把所有有关袭人年龄的文字都列了出来,大家可以对照着看,到底哪个更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哪种更有说服力呢?
后一篇:《红楼梦》中这个女孩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