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重走秦皇古驿道之感慨和思索(百幅图片说井陉之六)

标签:
转载 |
1、赶上个雨天,既躲避了炎热也减少了灰尘,307国道对于自行车骑行者和行人来说就是畏途,井陉县的旅游经济依托这样的路况,实在令人难以乐观。
2、如此大规模的采石加工企业就在仙翁山的背面,就在石太高铁的视野范围内,威州的绿色经济发展蓝图急需调整产业结构,大煞风景的结果就是招商引资的大打折扣。
3、金良河,一个美丽的名字,却没有多少美丽的风景,挤占河道建设的商业设施和随处可见的倾倒垃圾,反映的是井陉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无序和混乱。
4、在秦皇古驿道上,这样的戏楼、戏台数量可观,这也为井陉县戏窝子的绰号增添了佐证,井陉县地方戏曲和文艺演出的兴盛可见一斑,只是最近几年乡村演出和基础设施的破败让我们看到戏曲艺术和民俗表演在农村山区的式微已经不可避免。
曾经为涉足全国过半省区而自豪,曾经自诩去过全省百分之九十的区县而沾沾自喜,曾经夸口对石家庄任何一个区县都了如指掌而骄傲。但是在跨时三个星期,历时七个工作日的重走秦皇古驿道活动告一段落之后,冷静思考,认真分析,才知道仅仅一个千年古县井陉就浩如烟海,仅仅一个天长镇就博大精深,原来曾经的自负皆是源于自己的无知和浅薄。面对无处不在的石碾、石路、石牌坊的真实存在,倾听遍布村落的古阁、古树、古庙宇的真心诉说,感受日渐式微的老村、老屋、老店铺的垂暮喘息,井陉这部大书堪称鸿篇巨制,要了解要读懂需要时间,也需要精力,更需要定力。
秦皇古驿道的夜空依然高悬着秦时的明月,千年古县井陉的崇山峻岭仍然巍峨着汉时的关山,而我们作为现代人,作为浮光掠影感知井陉厚重历史文化的网友,烈日当头,汗如雨下,阴雨霏霏,污浊难行,艰难和辛劳会随着更深入的思考而烟消云散,唯一能留下的是井陉县沧桑巨变掩盖下的震撼和潜藏于村野荒山的绿色、朴拙、厚重的发展动力,千年古县的崛起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那就是依靠绿色旅游兴县,依靠绿色旅游富民,招商引资井陉无法与鹿泉、正定、栾城、藁城相抗衡,如果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利用秀美的山水风光,石家庄其它兄弟县区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苍天所赐,先祖留存,我们岂能暴殄天物!
七天的考察活动对于一般的平原县来说无异于是过了七遍箩八遍筛,而对于井陉县来说充其量也不过十之一二,仅仅数十公里的秦皇古驿道之南道和北道沿线的村庄、古迹、遗存就令人目不暇接,令人意乱神迷。可以肯定的说,井陉全境更大范围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自然山水风光,没有个仨月俩月是很难有个全面了解的,也难怪中央电视台为井陉县拍片会历时四季,耗时半年,一曰丰富;二曰广博;三曰浩瀚,井陉县仅天长古镇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二处,未定级的有重要价值的历史遗存高达四十处,县域面积达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井陉全境的历史文化遗存就更是蔚为大观了。因为缺少准确数据,在这里也就不好妄谈,估计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这一年多来,持续为《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的《石家庄历史文化观览》撰写了十几篇文章,宣传推介省会各区县历史文化,对鹿泉、赵县、无极、元氏、新乐、辛集、深泽、晋州等都有整理归纳的文字,而对井陉的厚重广博竟然无从下笔,走马观花,雾里看花,都会影响文章的完整性和可读性,待这七天的浮光掠影之后,没有觉出有什么深刻感悟,没有什么醍醐灌顶,反倒越发的感受到井陉县这个俗称为冀晋咽喉的千年古县是那样的神秘,是那样的神奇,千八百字要准确反映出井陉县这样集历史文化积淀、自然生态多样于一身的重点县域,确实需要沉淀需要再思考。唐突下笔,轻率为文,都有些对不起井陉县。
三十年前,还是懵懂少年的笔者就曾组织几个孩子骑行到娘子关,当时还不知道何谓秦皇古道,只是在韩信背水一战处拍摄照片以作纪念,还在绵河河滩里耍酷,大摆造型以证明曾来过此地。那时悠悠的水磨,轻轻的河水,蔚蓝的天空,都长久的留存在记忆里。此次历时七天的重走秦皇古驿道大多也是沿着307国道蜿蜒西行,偶尔分叉也是感受颇深,当年不曾留意的古井、石屋、碑碣、石雕也就是在这三十年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工业化浪潮的风起云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西煤东运的爆炸式增长,民居改造、城镇建设、道路扩建以及粉尘、爆破、酸雨的负面影响对秦皇古驿道,对今天的铁路、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沿线的影响更是深远,不客气的说,既有拉动作用也有毁灭性的负面影响,环境形势如此严峻,煤灰四起和尘土飞扬不应该成为大井陉区域的常态。
凭借持续三十多年的煤炭运销、钙镁加工、建材陶瓷产业,井陉县完成了经济发展基础性工作,井陉矿区也依靠煤炭生产、焦炭冶炼、化工机械、建材陶瓷等工业完成了从资源性城镇到资源枯竭型城镇的过度,发展振兴之路依旧漫长。在环境压力空前巨大的今天,还依靠这些以环境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方式显然已经行不通了。平山县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山水相依的井陉县相比有着天壤之别,但平山县依托西柏坡和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将绿色旅游经济经营的风生水起,这一点从周末石闫公路、西柏坡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自驾车队和骑行队伍就可以看出两县之间的巨大差距,平山县的旅游经济已经在石家庄傲视群雄,也就是正定县能与之匹敌,井陉县只有快马加鞭,只有通过弯道超车才能迎头赶上,位列三甲。
井陉县除了秦皇古驿道串联起无数的历史文化精粹之外,险峻奇秀的苍岩山;泉涌林幽的仙台山;古风悠然的天长镇;山水形胜的古威州,这些都可以成为井陉旅游线路上的精彩驿站,前些日子公布的国家级古村落名录,河北省32个村落入选,石家庄8个古村落上榜其中井陉县就占了7个,大梁江、吕家村、于家村、地都村、梁家村、宋古城村、小龙窝村像颗颗珍珠点缀在井陉大地上,鹿泉市的水峪村也入选,却是井陉县之外的唯一,从这一点就可以感知到井陉县的厚重与广博。单从文物存续角度衡量,河北没有几个能与井陉相提并论,就是放在全国的大范围比较,井陉县的历史文化也是出类拔萃的。
从重走秦皇古驿道活动策划、组织到得到井陉县的积极响应,都能感受到经济转型、环保优先、持续发展的强劲呼声。三千年的古驿道或许更为久远,应该从有人类迁徙跋涉活动开始,这条沟通山陕,连接平原的大通道就在井陉的山山水水之间穿行,古人与今人在这一点上的默契又是那样的趋同,正太窄轨、石太标准轨、石太公路、石太高速、石太高铁仍然沿着秦皇古驿道的方向若即若离的延伸,古人跨越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丝毫不显逊色,反而更反衬出历史在这里交集,人类在这里交流的高超选择,其必然性,其重要性决定着太行山东麓,井陉秦皇古道要塞的举世无双。直到今天我们才顿悟,那些超载、超高、超限的煤炭建材运输车辆对旅游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部分路段运煤通道的改线、扩建,乃至新建线路都得遵循保护文物、方便旅游的原则,相对发达的交通运输网成就了井陉县的今天,但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如影相随的空气污染、粉尘污染却在给井陉县严重减分。
许多年前笔者曾经上书有关部门,建议修建从秀林到辛集的辅线铁路,以减轻石太铁路和石德铁路运煤列车对井陉、鹿泉、石家庄、藁城、晋州市区过境的粉尘影响,这或许与衡井公路的建设不谋而合,而衡井公路至栾城窦妪却不再西延,如果能够继续西延至秀林或重新建设穿越井陉南部的晋煤东运第二通道,以疏解307国道和石太高速的运输压力,为井陉县旅游出行提供强力支持。优化旅途环境,将美化绿化作为长期战略对待,将粉尘污染危害降到最低限度,让307国道的功能更纯粹些,以改变人们的传统印象,让堵车、堵心、堵路成为过去,河北省国道、省道像井陉境内307国道那样狭窄、多弯、破损严重的路段确实不多,这也反衬出井陉县这些年交通运输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如果说国道省道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沟通,需要全省的通盘考虑,那么乡镇公路普遍的崎岖不平和维护保养缺失就需要当地有关部门深刻反思了。要想富先修路,秦皇古驿道就是明证,今天的振兴则需要重修路。
有消息说衡井公路在继续延伸,即将成为井陉县的观景大道,曾经在这条路上行驶过部分路段,总体感觉距离晋煤外运二通道还有相当距离,而且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应该说还是全封闭的准高速公路或高速公路,更能有效疏解石太高速和307国道运煤车辆的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问题,现在的衡井公路窦妪至微水段不能解决县城至省界段沿线的煤炭运销、钙镁产业以及高密度运输车辆自身的尾气污染问题,井陉县的交通能输基础设施如果没有大规模的超前谋划,只是依靠小规模的修修补补,制约妨碍绿色旅游经济发展将是必然的。如果井陉县与井陉矿区共同努力争取在京昆高速霍寨互通开始,穿越鹿泉市区北部、威州、矿市镇延伸至山西,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晋煤外运二通道,如此将极大的拉近井陉县、井陉矿区与省会都市圈的直线距离,这样威州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资源和人文积淀,建设最具诱惑的城郊旅游、休闲、度假、会议中心新城区,形成以威州为中心规划建设与鹿泉、正定、藁城和栾城相互辉映的五星耀省城的大石家庄城市格局,十分钟清凉阁品味历史,十分钟挂云山欣赏云雾,十分钟东天门体会厚重,十分钟冶河水感受江南,如此岂不美哉!中国有中国梦,井陉怎么可以没有梦想呢!
在七天的行走、考察、访问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沿途乡镇对未来旅游开发、绿色经营的期待,井陉县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的现状体现在:保护完好的不多,岌岌可危的众多;金碧辉煌的不多,土头土脑的众多;规模宏大的不多,散点分布的众多,这就为今后的保护性开发和开发性续建提出严峻考验,其实说到底,井陉县未来旅游经济的亮点就是要保持土头土脑的冀晋文化交融的石屋、石路、石牌坊和古寺、古桥、古民居特点,再结合自然山水的大旅游格局,重点推出像天长古镇、苍岩圣境、威州山水、驿道寻古等精品旅游节点,还有大梁江、于家村、核桃园、地都村也都可以成为井陉县旅游的新亮点。
发展旅游离不开基础建设,道路是一方面,旅游环境更不能忽视,千锤万凿出深山,粉身碎骨若等闲,烈火焚烧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民族英雄于谦用以明志的诗篇成就了井陉县钙镁产业和建材陶瓷的大发展,这也许是天意也许是巧合,井陉县蕴藏丰富的碳酸钙资源是留得清白在人间了,但这个涅槃的过程却给当地和后人留下挥之不去的严重污染,散落在全县交通要道两侧,严重影响环境质量,破坏山体完整性的钙镁加工企业都需要通过拆小建大,兼并重组,提档升级、扶优抑劣等措施予以治理和改造,不妨在远离交通要道的,植被稀疏的,村落不集中的山坳,兴建钙镁生产园区,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环境治理的集中度,挖山不止,再造人工小平原,然后覆土造地,这样既能满足社会建设需求,也能尽量的减少污染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那天雨后初晴,登上韩信公园的最高峰,尽览山城秀色,美中不足的是,在视野之内还能看到烟尘升腾的开山碎石的建材企业在开工生产,实在是大煞风景,实在是令人败兴。还有一次登上段庄附近的仙翁山,俯瞰威州全貌,遥想蔓葭古城,石太高速铁路如钢铁巨龙匍匐而行,就在大家心旷神怡之时,与高速铁路近在咫尺的地方,一座大型建材生产企业赫然在目,经年累月的采石作业令仙翁山背后如秃头一般触目惊心,疾驶的列车上的乘客看到破碎的山体会是怎样的感受就不用想象了,这样的景象与我们心目中的山青水碧风清气朗距离太过遥远了。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在今天已经没有了市场,相信井陉县也会加大关停力度,不要再让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企业成为全县工业转型升级的绊脚石。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井陉县城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各项基础设施与发达区县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但这不应该成为县城环境脏乱差的理由,夜宿县城,凌晨四点就被轰鸣而过的拖拉机和柴油车惊醒,百姓为了生计起早贪黑可以理解,再次夜宿河边宾馆,金良河的污水,沿岸的垃圾都堪称壮观,韩信背水一战处就被恶臭和生活垃圾包围,当年的背水一战还能让韩信杀出一条血路来,今天的垃圾围城却让曾经的悲壮变得很是无奈。严重挤占河道的临时建筑都成了高达三四层的永久建筑,河道里的耕作,使各种高杆作物都为雨季行洪预埋下安全隐患,土地奇缺也不能与龙王爷抢占地盘啊!我们不禁担心,井陉县城低端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能承担得起未来旅游经济的重托吗?
随着井陉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力,石家庄最具旅游前景的县区必将是由井陉县和井陉矿区共同构成的大井陉旅游经济圈,这样既保证了秦皇古驿道的完整性又整合起该区域最佳旅游资源,双赢局面的前提就是全面合作,而非互相拆台互相竞争,相信清凉山、清凉阁、段家楼、天护城的融入将极大地提高大井陉旅游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力戒鹿泉与元氏对封龙山文化掠夺的教训,避免平山与灵寿对中山国文化争抢的结果,用宏观的眼光处理好与鹿泉白鹿泉乡土门关的关系。都说捆绑不成夫妻,但在旅游开发、文化互补等方面捆绑却是最有效,最具双赢性的方式,今天的行政区划不应该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旅游开发的藩篱,石家庄城市西花园,石家庄山区文史库,石家庄民俗活化石,综合这些特点大井陉区域实在应该成为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通过七天蜻蜓点水式的寻访和探求,井陉县是当之无愧的文物大县,俯拾皆是的文化遗存;随处可见的碑碣石雕,还有很具标志性的古阁、古树、古桥、古寺庙散落在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山水间,这些庞杂的历史文化遗存要得到妥善保护,要得到及时维护,实在是太过艰难的事情,文保部门被边缘化的趋势还远未得到有效遏制,可喜的是,来自民间的热爱之情,来自朴素的怀旧心理,来自对自然、对先祖、对神灵的敬畏,使得那些见证风雨沧桑的垂垂老树、深深车辙、门洞阁楼、神仙府邸、家庙祠堂得以保留并不断得到敬仰、修缮和重建。也是得益于井陉百姓的博爱善良,多神崇拜令这片土地保留了太多的原始宗教文化的传承延续,这也再一次证明了作为冀晋咽喉的井陉县在历史上多元文化共生交融的事实。
在国家文物保护资金捉襟见肘的前提下,井陉县面对如此浩瀚的文物古迹历史遗存,只有充分发挥民间、企业、团体和政府等多种力量,才能使井陉的文保工作逐步满足存续、保护、开发的需要,民间百姓的保护是出于本能,应在资金上予以倾斜,空心村现象,老人儿童留守现象,以及城市化浪潮的多重压力,除了被视为神树的古树名木,用于祈福祭奠的神仙祖宗府邸,尚能使用的桥梁道路会得到珍视,余下的古民居、古宅院是任由其自然老去而坍塌,还是由政府投入予以维护修缮,当生存发展与保护利用发生冲突时,找到平衡点找到契合点就会成为考验决策者,考验民众智慧的试题,新农村建设与文物保护如果能够找到最佳的结合,既能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又能让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民居得到相应的保护和开发,井陉县的文保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国内外从省内外许多成功的案例中,我们会有所启示,会有所感悟。
井陉县域内的旅游景点普遍存在规模偏小、管理水平不高、基础设施陈旧、文物修缮乏力的问题,进入景区道路沿线的绿化美化、引导标识、环境质量都不能满足现代出行游览的需要,旅游线路单调,缺乏龙头带动作用,同质化严重,差异化吸引力匮乏,景区新建筑缺乏规划、色彩、形制、风格的统一协调,庸俗混乱缺少美感,未能在全县大旅游的框架内做到优化组合、互为依托、突出重点。天长镇还处在相当原始的开发保护状态之下,缺少主动保护利用的动力,东天门景区距离省城最近,却不能吸引更多的客源,冬天滑雪,其它几个季节如何不能利用既有滑道开发滑草、滑沙项目,一年总有四分之三的闲置,甚为可惜。
山环水绕的天长古城极具开发大旅游的潜质,两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十处省级文保单位就足以支撑起天长古镇的旅游格局,短暂的涉足其间,就会发现丰富的文物遗存还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自然剥蚀和人为破坏还在严重影响着古城风貌,垃圾围城,灰尘漫天,噪声污染三大顽疾依然严重,天长古城正在日益老去。难以想象距离省城走高速公路仅仅半个小时的车程,最具吸引力的黄金旅游线路却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出路在哪里?希望又在那里?307国道穿城而过应该成为历史了,曾经的古驿道创造了曾经的辉煌,今天的车水马龙却在严重的销蚀着曾经的辉煌,这是制约影响天长古镇乃至井陉旅游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关键。部分国道省道的改线工程不能再等了,你不提出,你不恳求,你不跑办,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或许每天路过井陉多个站点的6031、6032、6033、6044次列车通过冠名改装就能成为连接石家庄、太原两个省会城市的旅游专列,这样悠悠的绿色列车穿行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间,沿途多个景点都可以逗留上一两天或几个小时,以秦皇古驿道为线串联起若干景点景区,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晋商冀商起家的地方,回到自然与人文巧妙结合的地方。
发展旅游就是要带动第三产业的勃兴,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会议等相关行业都会得到相应发展,有一个事实,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都存在着一个类似的问题,那就是旅游纪念品的地域化本土化,大多数风景区都在销售浙江、福建、广东的旅游纪念品。井陉县完全可以利用旱粮作物生产优势,推出以井陉红为龙头的红小豆及深加工系列产品,其它旱粮作物和坚果也需要通过推介包装成为井陉县的特色农产品,再与井陉县的历史文化秀美山川紧密结合形成旅游经济强势品牌。平山县的古中山国守丘刻石闻名中外,作为滹沱河重要支流的冶河、绵河、甘陶河五彩斑斓的大小卵石资源,只要通过简单的加工,刻画上一些图腾崇拜、远古文字、吉语良言,就会成为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还有就是当地丰富的石材资源如果通过精细加工,使之成为工艺品总比烧制白灰、炼制水泥更具附加值,更具文化魅力。木刻根雕不宜提倡,会令山区自然植被锐减。
冀晋咽喉也是冀晋纽带,井陉县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地域风情、民间歌舞、建筑风格、民俗文化、人文精神,作为晋商和冀商重要的发源地,那些曾经雕梁画栋的商铺民居和悠悠的古驿道就是历史的见证,这些对东部平原和西部山地的旅行者都是很有吸引力的,在这里三晋面食,中原美味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井陉县要依靠旅游经济富民强县依然任重而道远,重走秦皇古驿道的过程就是学习、提高、完善自己的过程,在淳朴、善良、真诚的井陉百姓面前,在团结务实的井陉县各级领导面前,我们的付出,我们的努力,都显得是那样的不值一提,爱它们就不需要理由。
5、像这样严重破损急需修葺保护的门洞阁楼在秦皇古驿道上还有很多,不要等到彻底坍塌的时候才想起来重新建设,修旧如旧是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在采用新型材料新兴技术的时候应该慎重考虑。
6、这样的保护或许也是一种办法,很无奈!很可笑!但这样总比被遗弃田野,被不法分子盗窃要强些,那些荒郊野外的可移动文物还是集中起来予以保护为最好。
7、是绵河造就了天长古镇曾经的繁荣,但在今天,垃圾随处倾倒却成了危害古城风貌的最大敌人,其实谁都知道这样的行为令人不齿,是不是我们的政府在设置处理设施、宣传教育等方面存在某些欠缺才导致如此低级错误的频繁出现!
8、您能猜出这是什么年代的遗物吗?如此粗狂,如此朴拙,是不应该随便待在这样的地方啊!如今文物贩子和窃贼是何等的猖狂,还是赶紧挪个地方吧!
9、天长古镇貌似完整,却也有许多这样的遗憾,宝贝多了也不能这样不管不顾啊!这样古建如果在平原县区早当宝贝供起来了,然而在天长镇却是比比皆是,遗憾啊!
10、构建和谐大镇就是如此这般?这也太不和谐了吧!守着随处可见的稀世宝贝却视若敝帚,还是观念,还是理念,还是认识,不应该是难事的事情还要持续到多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