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新城朗诗绿郡花园里,桂花四处飘香,细碎的金蕊在微风里吐露着芬芳。
昨天午后,96岁高龄的于大姐邀我们去她家里小叙。她住在一栋七层洋房的顶楼,室内装修简约素净,陈设雅致,显示岁月静好。于大姐满头银发梳理得整整齐齐,面容虽见清癯,却眼含神采,精神矍铄,举手投足间,透露出历经生活沉淀的从容。
于大姐是南通人。1952年,她从苏北行署扬州卫生学校一期毕业,曾在扬州苏北人民医院实习后,被分配至苏州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在医疗一线深耕数十载,鞠躬尽瘁,以仁心仁术为无数患者驱散病痛。
8年前,有幸与她入住同一小区,散步偶然相遇,闲聊相识相知,从陌生人成为挚友。暮年结缘,她与雪珍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己。拙作《桑榆泛笔》里,在《于大姐给我看病》一文中,讲述过她的故事。
于大姐热忱款待我们,泡了香茗、削了苹果,还细心剥了巧克力。我们刚落座,她便取出一顶带围巾的浅棕色毛线帽,让雪珍试戴,笑着叮嘱:“天气渐渐凉了,这是给你的,别冻着!”那份盛情,实在令人难却。
于大姐育有二子一女,用她的话说,三个孩子在音、体、美领域,各自闯出了一片天地。她大孙女的儿子已上小学二年级了,如今四世同堂。可她习惯独自居住,仅请了一位钟点工帮忙打扫卫生,日常生活完全自理。她熟练地使用微信,指尖在屏幕上滑动时,那份对生活的热忱丝毫不输年轻人。她在叮咚上选购,专挑绿色有机的新鲜蔬果与健康食材,自己烹饪美食,享受烟火气的生活。更叫人羡慕的是,满口真牙,一颗不缺。她生活作息极有规律,常在家中缓缓活动、做些轻微运动,岁月的脚步走得从容不迫。
在我们心目中,她是银发健康的典范,有着豁达开朗的心态、洞察世事的睿智,更是怡养天年的榜样。她把晚年时光过成了一本鲜活的美学手册。
与她无拘无束地闲话家常,只觉满室温馨,如沐春风。她对我们说:“在小区里和你们认识,是我晚年的一桩乐事。”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想说的肺腑之言。
临别时,她殷殷叮嘱我们要记得补充复合维生素,还塞给我们她爱吃的糯米锅巴和淮安茶馓。又将一套阅读过的《南归北渡》三大册借给我们。这趟拜访,让我俩满载着生活的情谊与暖意而归。(2025-10-2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