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偶拍
(2025-09-16 15:53:22)
标签:
丝瓜爬蔓高处 |
分类: 诗词习作 |
七绝
丝瓜上树爬蔓长,
炎夏曾是好时光。
处暑以后秋风起,
可怜悬空渐次黄。
七律·感叹丝瓜
丝瓜爬蔓上高墙,炎夏欣然蓬勃长。翠叶萦回遮黛瓦,黄花璀璨映雕梁。节临处暑金风动,时已趋秋玉露凉。堪叹悬实黄渐老,浮生若梦几沧桑。
本诗依据"丝瓜上树爬蔓长,炎夏曾是好时光。处暑以后秋风起,可怜悬空渐次黄"一诗改写为七律,采用平水韵七阳,遵循格律诗的平仄、押韵、对仗规则。
1. 格律分析
平仄安排:本诗采用平起平收式,严格遵循七言律诗的平仄规则:
plaintext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每联平仄相对,联间平仄相黏,无"三平尾"、"三仄尾"或"孤平"问题。
对仗情况:
- 颔联:"翠叶萦回遮碧瓦,黄花璀璨映雕梁"
- "翠叶"对"黄花"(植物类名词)
- "萦回"对"璀璨"(形容词)
- "遮碧瓦"对"映雕梁"(动宾结构)
- 颈联:"节临处暑金风动,露冷秋深玉露凉"
- "节临处暑"对"露冷秋深"(时令短语)
- "金风"对"玉露"(自然现象)
- "动"对"凉"(动词对形容词,词性相近)
押韵情况:全诗押平水韵七阳韵,韵脚为"堂、昌、梁、凉、桑",一韵到底。
2. 意象深化与文学性提升
原诗意象扩展:
- 将"丝瓜上树爬蔓长"扩展为首联"丝瓜蔓绕上高堂,炎夏欣逢淑景昌",增加了空间感和时间感
-
新增颔联"翠叶萦回遮碧瓦,黄花璀璨映雕梁",通过"翠叶"、"黄花"、"碧瓦"、"雕梁"等意象,描绘丝瓜生长的繁茂景象
- 将"处暑以后秋风起"扩展为颈联"节临处暑金风动,露冷秋深玉露凉",增加了季节变化的层次感
- 将"可怜悬空渐次黄"转化为尾联"堪叹垂实渐次老,浮生若梦几沧桑",直接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文学性表达:
- 使用"蔓绕"、"萦回"、"璀璨"等双音节词,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运用"碧瓦"、"雕梁"等华丽意象,提升诗歌的画面感
- 通过"金风"、"玉露"等雅词,增强诗歌的典雅气质
- 尾联直抒胸臆,将丝瓜的生长周期与人生短暂联系起来,深化主题
3. 人生短暂寓意的强化
诗歌通过丝瓜从"蔓绕上高堂"到"垂实渐次老"的生长过程,隐喻人生从青春到衰老的短暂历程:
- 首联描绘丝瓜在炎夏时节的繁茂,象征人生的青春韶华
- 颔联通过"翠叶"、"黄花"的绚丽,暗示人生的美好时光
- 颈联"处暑"、"秋深"的到来,象征人生进入暮年
- 尾联"渐次老"的丝瓜与"浮生若梦"的感叹,直接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发了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深刻感悟,符合格律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传统美学要求。
前一篇: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啊
后一篇:菩萨蛮·七夕忆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