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视频传笛声
(2022-08-28 09:49:18)
标签:
虎林避暑老友吹笛 |
分类: 芦斋随笔 |
老友视频传笛声
先接到老孟微信:下午好,你现在有时间吗?有个人想见你,可以吗?还没等我回复,频聊铃声已经响起。手机屏幕上出现了老周的头像。背景是在户外,一排树林之前。画外音是老孟的:今天我跟老周在虎林高中校园巧遇。他不会用智能手机,我用手机帮他找你。哎呀,原来是老周!见到老乡,彼此感到十分高兴,甚至有些小小的激动,毕竟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
孟周两位,是当年跟我一起到北大荒的扬州支边青年。按时下说法,一起插队的知青叫插友,他们可称做支友,或荒友,但何如称老友来得亲切?寒暄问好后,我问老周,你今年八十几啦?八十六了,他答。没再找个老伴?没等他说,老孟就插话,恁大年纪还找什么找?我连忙说,开个玩笑啦。目前咱们那批支青,留在虎林的还有几位啊?老孟说,去年得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冯走后,算上迎春的老吉,剩我们仨了。听到这里,不由心中一颤,韶华易逝,岁月无情啊!
聊了一阵之后,老孟说,老周想吹笛子给你听听。只见老周将一管竹笛斜横唇边,吸了口气,演奏起来。清脆优美、悠扬动听的笛声,从数千公里外的边境,飞越长空,如在面前吹响,让我欣赏乃至陶醉。过去印象里,老周老实巴脚,为人忠厚。一直劳动在生产第一线。后来到县粮店工作,提前病退让女儿接班。只好到建筑工地做瓦工,以贴补家用。有一年冬天,我在虎林家中突发眩晕,是老周搀扶我前往附近铁路医院,得到及时诊治。后来他到进修学校传达室工作,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光晓得他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不知道他还能吹这么好听的笛子。
2009年,他在儿女陪同下,专程来扬看我们。我曾在《有朋自远方来》一文(见《桑榆漫笔》183页)中有过记述。2011年,回虎林故地重游,我们去他家看望,他老伴还健在。一幕幕往事,伴着笛声闪放……。完达山、乌苏里江,遥远的第二故乡,曾经付出青春,寄托理想的地方,心底始终难以忘怀。
天公不作美,笛子一曲奏罢,老孟说,来雨点了,我们要回去了,以后再聊吧。匆匆挂断,让我未免怅然若失。刚才老周吹的是哪首曲子啊?我问老伴,她说听来熟悉,记不起来了。后来她唱起歌词,我去百度查询,方知曲名是《芦笙恋歌》。
艰苦环境中积淀的友谊,晚年品味,如饮甘醇。多谢周以道兄,视我为知音。感怀得句:命里相逢缘有幸,人生风雨晚重晴。高山流水沙淘尽,横笛传声寄友情。(202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