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愁一缕,守望花开

(2022-07-14 10:04:49)
标签:

常州

老西庄

轶事

村史馆

分类: 芦斋随笔

乡愁一缕,守望花开

   ——读《老西庄轶事》

上月下旬,收到了钱国金先生赐赠的《老西庄轶事》,业已拜读。两年前收到他的《古运河之缘》,阅后曾想写些文字,却没抓紧时间写,一直怀有歉意。这次不想错过机会,写下若干肤浅的感慨,与同好分享。

聚焦乡土

一个人的籍贯,指祖居或出生地,往往冠以省市县名。只有具体到乡镇村庄,那才叫故里。这本《轶事》,带领我走进了位于常州唐河北边的老西庄。在江南水乡,这样的村庄,犹如撒落的珍珠,由流水环抱,小桥相连。那张《老西庄家宅原址图略》,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这一有着600年历史的古村落,并没有依赖卫星立体图,只须这简明的文字阐述,已鲜活如在眼前

我还依稀看见了任葛庄高大的钱氏宗祠。同姓人素有五百年前是一家之说。宗谱的作用,本是凝聚血缘关系的纽带,也是寻根的依据。遗憾文革中被当作“四旧”,而遭到付之一炬的命运。钱姓一脉的许多人在老西庄终老一生,而有些人后来成了“外头人”。作者只在故乡度过青少年时代,可是“魂牵梦萦是家乡”的心结,相伴一生。《轶事》聚焦乡土,清晰复述了记忆里的村庄容貌、乡风民俗与农耕生活场景,表达了一位离乡多年的游子,对故乡和亲朋的挚爱深情。

难忘童年

小时候在老家这一部分,将铭记的童年生活娓娓道来。“发小情深”中、三至五岁的5个小孩遭到3名日本鬼子刺刀威胁,”命悬一线“的往事,给幼小心灵留下深刻的烙印,也埋下了民族仇恨的种子。至于月夜遭遇的灵异现象,在得不到科学合理解释之前,心中的悬疑挥之不去,亦是人之常情。其它如“放鹞子”、“捉螃蟹”、“稻香时节”、“大型犬阿兴”、“进城上初中”等故事,一一写得兴味盎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三个子女,也都分头执笔,写出了“快乐老家”的回忆片断与点滴印象,既表达了童年对家乡生活的依恋,也反映了新农村面貌的日新月异,更体现了家教与家风的传承赓续。浓浓吴语绵绵乡音,列举了几首童谣,例如《从来勿说颠倒话》,读起来真是别有情趣。推广普通话与保留方言还真的需要两者兼顾呢!

缅怀慈亲

中华传统文化提倡孝道,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基础。作者的父亲虽然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但由于幼小时读过一两年私塾,因而崇尚文化,有一定的精神追求。他对下一代的培养教育颇有远见,儿孙们都比较有出息。作者的母亲,勤劳朴素、仁爱慈祥、品格高尚。书中以“先人例话”,缅怀双亲,赞美了父母二人的德行。这符合为普通人立传的新人文观。从来都是只给名人写传记,而普通人默默无闻湮灭于世。应该有更多有叙事能力的作者,多记录一些底层人民的生活轶事。

倡设村史馆  

朝代有史,府县有志。老西庄极具江南水乡风韵,作为一个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村庄,经过土地流转,重新规划,现在已经成了常州城郊时尚村和旅游景点。作者倡议,为了让古村更好地焕发青春,村史馆的设立,可以成为家乡变革发展的一个窗口,起着凝聚人心、传承历史、教育后代的作用。

《老西庄轶事》文笔洗炼,图文并茂,史料丰富,可读性强,值得珍藏。(2022-7-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