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的人生

标签:
教育 |
分类: 成长顾问 |
“被动”的人生
最近几个月,《父母规》越来越受到大陆、台湾各方的欢迎,还有人说要带到欧洲、美国去,说那里对中国文化都非常喜爱。各方机构、人士都在支持《父母规》。实际上我日常的主要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品牌营销咨询的工作中,这是我做了十几年的主业,《父母规》这件事情上,我是“被动”的,是这个事本身在推动我做这件事。
实际上半年前那个偶然的凌晨,《父母规》出现后,本就当作一篇文章,最初不到2000字,后来没想到大家对他非常推崇,支持,过去半年我还是要忙于公司的业务,这是生计嘛,但是这个事情本身还是在不断推动着我去做。
由此回想起过去的营销咨询生涯,也是“被动”的,15年前,在高中时就莫名其妙的热爱上了品牌营销,没有人要求,没有人逼,就是自己日夜钻研,乐此不疲,每每不觉到天亮,尤其是大师的书读到兴奋处,如作者复活对话,一个劲给书磕头,那些年,同事朋友们都叫我“温疯子”。
后来,升职做总监、总经理,到创业做策划公司,脑立方自动营销方法论的生成,《自动营销》这本书的生成,都是“被动”的、自然的发生。
做营销咨询,是莫名其妙的热爱,做《父母规》,则是源于从初中开始对中国教育的思考,对家庭教育的悲痛,这是一个非常深、非常深的情结。这两件事情,都是来的非常的自然,但又那么的有力,以至于我根本无法做选择,我只能是“被动”的。
直到前段时间我领悟到“毫不费力的活着,稍微一费力你就又错了”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被动”是最大的主动,“被动”的背后,是源于一个无限的能量支援。
你就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就是了。什么都不要多想,专注的做就是了。
你就是到了什么时间,发生什么就让他发生什么就是了。
只要专注于当下,全心去做,也不求要得到什么的时候,好事就自然发生了,这个“发生”,比刻意的求、追求的“发生”大无数倍。
就如同这篇文字,又是一个突然的“发生”。
泽坤于2013年8月21日下午16:10分
http://s6/bmiddle/4912b92fgx6C1P3FxAx2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