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才密码——让自己厉害100倍》连载(10)

(2010-05-15 21:46:12)
标签:

成长

成功

教育

脑立方

思维

天才

温韬

修炼

学习

分类: 成长顾问

第五个问题是:如何找到“让你坚持不懈的强大动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此不疲——因为乐!才能在此不疲! 

 兴趣是成长、成功的起点和源源不断的原始动力。

一位教育专家说:兴趣是天才的起点。

中国俗语讲:强扭的瓜不甜!驴不喝水硬按到河里也不行啊!

历史上几位最著名的广告大师们谈起他的工作时说:

——从那时候开始,我不曾知道时间为何物。我是如此的专注,而且始终保持高度的兴趣,因此我连时间都忘了。

——“我一直觉得很幸运,有人创造了广告这一行,让我有如鱼得水之感。

——“如果一个人不能认同他的职业,不能从职业中获得快乐的话,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其中一位还在他的女儿谈到工作的选择时总是说:应该找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到一个从来不会知道时间为何物的地方去。

我观察了很多成功者都有一个特点:他们都近乎痴迷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当你问到他们为什么如此投入如此努力如此辛苦地工作时,他们一般回答不出来,愣愣地说一句:哦,,,没声么啊,我就喜欢。

这些都告诉我们,兴趣是成长、成功的起点和源源不断的原始动力。兴趣与工作的结合是最佳的事业状态。

 

 

 那么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发现兴趣。

我总结了一下几条途径: 

一、最强的兴趣,是上帝在你心中埋下的那颗事业的种子;

最大的兴趣,来自你生命最深处的呼唤,最深处的渴望,它就是上帝在你心中埋下的那颗种子。

这颗种子,可能来自于你曾经的一段痛苦、苦恼的生活经历;也能来自于你曾经辉煌璀璨的一段生活经历。

因近期我在关注教育,我就举几个教育方面的案例:

第一个:著名的教育专家、《发现母亲》的作者王东华热爱上家庭教育,源自他痛苦的家庭教育经历。他从小经历的失败的家庭教育,在后来的书中他这样写道:

从此之后,我就在心灵深处对抗起这个家,对抗起父母,直至最终成为一个冷眼不语的甘地主义者!家——对我来说决不是暖巢,决不是避风的港湾,而是地狱——一个令我恐惧的地狱!家的外面永远是美丽的,离家越远,这种美丽越是动人!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敌对不仅没有消除,相反更加仇恨。”

 

 http://s13/middle/4912b92ft86a253473e9c&690

王东华,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因自身家庭教育的失败,引发了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后来写成80万字的人类文化启蒙教育巨著——《发现母亲》。

  王东华继续写道:“我考大学最强烈的动因不是别的,而是要远远地离开这个家!我恨透了这个家,恨透了我的父母,我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这种发泄的途径。

我告别了我那短暂而美丽的玫瑰色的童年,开始了对于家,对于父母,对于生死的思索。

尽管我最终理解了我的父母,理解了那个时代,但是我个人的理解并不等于整个社会都已理解,我个人的拯救并不等于整个类似的不幸都已拯救,我个人的谅解也并不等于整个历史都已获得谅解!类似这样的悲剧即使是在今天仍然还在整个社会令人痛心地大量复演、继续发生,而这就是我今天之所以拼出力量来做这件事的缘由!

看看这句话:“我告别了我那短暂而美丽的玫瑰色的童年,开始了对于家,对于父母,对于生死的思索”,道出了他“之所以拼出力量来做这件事的缘由”!

   第二个:中国亲子教育第一人,著名的成功教育专家董进宇老师,他大学本科学数学、硕士研究生学经济法、博士研究生学刑法。而最终让他走上了教育之路的原因是:在他的成长经历中,他经历了一对农村的夫妇——他的父母——抚养的6个孩子中,出了3个博士,3个大学生。最终让他感觉到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情是:结合他们家庭教育的成功,研究教育,帮助更多的家庭,更多的孩子走向成功。 

http://s5/middle/4912b92ft86a256112b04&690

 

董进宇:著名亲子教育专家、成功学教育专家、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形象大使,吉林大学副教授。被誉为“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

      第三个:我。请原谅我把自己和上面两位成功的教育专家列在一起举例。我只是想证明我为何现在“不务正业”地思考教育,热衷于教育。

王东华老师的失败的家庭教育我亲身经历过,那就是我的哥哥,一个从小学习很好的孩子,在初中时因为交友不慎而开始不听话的时候,我的母亲,用批评、否定、咒骂、讽刺来对待他,最后,一个原本聪明可爱的孩子因为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和鼓励,只能到社会上去找,于是更加投入到那些不良孩子的队伍中,开始逃离家庭,甚至仇恨家庭。我亲身经历了那长达11年的(从我哥哥15岁开始到他26岁结婚)每日不断的批评、咒骂、讽刺。甚至到后来我哥哥结婚后的几年里,我的母亲还是因为儿子的“不争气”而经常用埋怨的语言“攻击”、嘲讽他,因为他让我的母亲,一个好强的母亲“丢光了脸”。(请原谅我这一段我对母亲的“尖锐控诉”,这本书出版以后,我会把这一页撕掉以后再给我母亲看,我实在不忍提及她生命中最伤痛的事情。其实这段文字也让我心痛不已!)

 而我对学校教育的关注,则来自于我的亲身经历。我从小学习名列前茅,后来考上了县城里的重点高中,后来因为不堪承受“残酷”的压力而退学。如果说我哥哥是家庭教育的牺牲品的话,我就是学校教育的牺牲品。

我亲身经历的对我哥而言绝对失败的、“悲惨”的家庭教育,对我而言成功的家庭教育,亲身经历的失败的,“悲惨”的学校教育(退学的伤痛不亚于死亡,以至10年后的今日,这个痛仍然在我心里挥之不去),让我不能不从最内心深处去思考教育。这也是我“不务正业”,抽时间就思考教育,写教育方面的文章的最原始的动力。

虽然我在教育上还没有取得什么成绩,但是我已经在路上了。我相信这强大的原始动力,会让我在这条路上继续,而且更加努力地走下去。

  正是因为对教育的深刻体验、深思,才让我能在后来走进大学与青年学生分享经验。

 

http://s3/middle/4912b92ft86a265df46f2&690

 怀着当年因顶不住高考压力而退学的深深地痛,2009年,我为落榜生写的文章“高考决定不了你的命运——致高考落榜生的一封信”被新华网、人民网、大连日报、大众网等网站、报纸纷纷转载。 

 http://s1/middle/4912b92ft73dd0b037b90&690

就在今年,2010年,我写了本书,并创立“脑立方思维模型”和脑立方教育品牌,也是源自内心对教育深深的痛,深深的思考,深深的责任感。

好,让我们回到主题:上帝在每个人出生后的幼年、少年成长经历中都给他埋下一颗种子,有的人,在合适的时候,这颗种子开始发芽,获得了最强大、最原始、源源不断的成长动力,而很多人,这颗种子没有发芽,于是没有兴趣目标,没有成长动力。

   http://s14/middle/4912b92ft86a29b3fb15d&690

种子发芽的人,事业扎根在一个地方,如同固定在那里的山石,任经风霜雨雪而愈加硬朗飒爽,多姿多彩;

 http://s9/middle/4912b92ft86a29bc902a8&690

种子没有发芽的人,事业没有根,就如同滚落在山间的山石,历经滚动摩擦,最终成为圆滑的石头,最终,成为越来越小的卵石,最终,化为乌有。

 

上帝是公平的,他在每个人心中都埋下了一颗事业的种子,他一定存在于你的生活经历!而且,越是成长经历中越深刻的事情,越是最强大的种子,最强大的动力、最源源不断的动力。

现在,回忆你自能记忆开始的成长故事,找出你的种子!找出你生命最深处的呼唤,最深处的渴望,让它发芽!让它扎根!让它长成你的事业大树!

 如果你的成长经历平平,你没有找到那颗强大的事业种子,那就看下一篇:回想情窦初开时你的梦中情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