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东大学与学生谈创业
(2009-05-22 00:47:00)
标签:
成长创业大学生成家立业事业教育 |
分类: 成长顾问 |
来自于山东大学的报道 http://www.job.sdu.edu.cn/new/html/12453.html
创业,听起来是那么遥远,那么困难。然而未曾走进大学校门的温韬却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这里面有什么秘诀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温韬关于自己创业道路的演讲。幽默风趣、善于言谈的温韬一开场就说自己迫于高考的压力在高三时就退学了,未曾踏进大学的大门。在他看来,学习也是一种事业,等到毕业后搞好就业,就业以后等有能力了再去开创自己的事业。
看到这儿,大家肯定都疑惑着,未曾走进大学的他是如何成功创业的呢?温韬像很多人那样选择就业,但不同的是他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光完成自己工作,还善于观察、善于学习。他观察到身边的同事们每天上午8:30上班、11:30下班,然而他们直到9:00才能投入到工作中,到11:00时注意力就不能完全集中在工作上了,这样算来,同事们在一上午的有效工作时间只有两个小时,并且工作效率不是很高。
而温韬除了认真工作以外,利用别人的娱乐时间好好学习,用他的估计来看,他的学习效率是同事们的2倍,学习时间是同事们的4倍,当自己的同学读完四年大学时,它相当于已经学习了4X4X2=32年,当别人大四刚毕业时,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创业规划了。所以说,温韬成功的奥妙就是时间价值。
那温韬又是怎么学习的呢?为什么他学的东西这么有价值呢?很简单,温韬跟大部分人一样从书本上学习,但除此之外,他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随时记录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在实践和交往中汲取精华。他认为,人是知识和思想的吸收器,我们应该随时记录下别人的所做所说。一点一点地努力,一点一点地积累,多关注一点,多用心一点,就慢慢地走向了成功。
随后,他谈到了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他讲述道,一个人的创业历程包括学业、职业、家业、事业。无论哪个业,都需要努力去创!创业绝不仅仅是自己去当老板做生意。学术研究好了也是业,与人合作取得了成就也是业,家庭经营好了也是业。
他还谈到,据国外一个调查发现,一个人在工作中付出20%的时间和精力,老板就不会挑出什么问题来。同样,大学生用20%—30%的时间和精力就完全可以很好的完成学业,那剩余的70%—80%的时间和精力又干嘛去了呢?只能说是,浪费了很多很美好的青春。他给当代大学生提建议要好好学习,发展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搞好学业以后再选择创业。
对于很多人认为创业是件很难的事,他说:做好一件事其实很简单,企业的“企”,上面是一个“人”字,下面是一个“止”字,人就是这样,当一个人在某一件事上停止了,注意力都集中在某一件事上时,这件事就一定可以干起,唯一需要的就是时间,坚持。
一位学生提问道:“是什么让你找到了兴趣点,让你决定非这件事不干呢?”温韬作了如下回答:“发自内心的自卑是我成长的动力。自从高中退学后,我感觉周边的很多人都开始否定我,于是很自卑,为了证明自己并不差,所以要不懈去努力。不论是创业还是生活,都要相信挫折和困难是‘磨难’——是磨练你的好事——而不能当成‘苦难’‘、‘
灾难’。”
最后,温韬用爱迪生的一句“成功等于1%的灵感加99%的努力”结束了自己的演讲。
山大就业记者团:任春凤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