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老师之(八):学生心里有扇门,开门功夫更重要。
(2009-04-06 05:50:55)
标签:
成长教育老师 |
分类: 教育观点 |
消费者的没有被打开前,越疯狂的广告越让人拒绝!
恋爱对象的心没有被打开前,越热烈的追求越让人拒绝!
学习者的心没有被打开前,越强迫的学习越让人拒绝!
学生心里有扇门,这个门门打开,你就什么也填不进去。愚笨的人会硬往里塞,结果是塞不进去、搞得学生不舒服,自己也很辛苦,最终,学习不成功,老师怨学生,学生恨老师。
聪明的老师会循循善诱,首先打开学生的心门,培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然后,看着学生自己去学。结果是,学生快乐地自己往门里装知识,老师站在一边指导纠正即可,学生很快乐,老师很轻松,最终,学习成功,老师喜爱学生,学生感恩老师。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知识不是他传授给学生的,他所做的无非就是把学生心中的真知唤醒并挖掘出来。就像接生婆一样,他所做的是帮人生孩子(知识),孩子(知识)是每个人自在自有的。故他把自己的教学方法称为“产婆术”,而把自己比喻为知识的接生婆。
苏格拉底常常从对方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开始,通过提问,揭示对方的自相矛盾之处,如此层层推进,直至最终得出双方都认可的结论。
他所创立的“产婆术”在教人求知求真方面确是匠心独具,开了西方“启发式谈话法”的一代先河,千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