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下杭(1)--三通桥,陈文龙尚书庙,及三通桥下巷

(2017-12-04 15:36:25)
标签:

杂谈

福州台江

分类: 闲游记

    


     一、先读一篇关于上下杭历史的文章:


      上下杭位于福州台江。台江古称南台”(插一句:现在的南台指仓山区),面江临海,自古便成为闽省各地商品运入省垣的集散中心。明清以降,惠泽山(今称大庙山)南麓,即为江广三里,扬澜浩渺的闽江。由于泥沙的长期积淀,形成了两道沙痕,成为浩瀚闽江停泊船只和起卸货物的水运埠岸,称商航下航,古代音同义近,逐渐形成陆洲后,再演变为繁荣的商贸街区,改称上杭下杭。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双杭之北的惠泽山(今大庙山),在闽都发展的历史上曾举行过两次册封礼:一是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使臣在此册封无诸为镇闽王:二是五代后梁太祖朱温派翁承赞为使臣册封王审知为闽王。从某种意义上说,闽都的历史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以前上下杭商业活动密集,上下杭商海沉浮, 铸就闽商奇才。因双杭街区地处闽江前沿,到了明中期至清初已发展成为闽商的发祥地之一,蜚声海内外。双杭的一些商人,不满足于只在福州及其周边地区发展,他们从这里启航,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把商务扩展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他们在海外发迹,总不忘故土的乡情和亲情;不忘商神张真君的庇佑;不忘在双杭艰辛创业的历史;不忘在此从事商贸活动时留下的二横三纵的倒字形的街区布局。二横,即北为上杭街,南为下杭街。三纵,即东从崎顶(古称横山铺,今属八一七中路南段)到小桥头,中从龙岭脚到妈祖道(古称油巷下,今称隆平路),西从海防前口(今称延平路)至舍人巷(今称白马南路)。(插一句:前几天寻找大庙山,从龙岭顶进去,发现那一带已经和上下杭一起改造了。大庙山现在据说要从福州四中进去。)

       上下杭地区并不大,其中最富盛名的是上下杭两街和隆平路。上下杭两街长约870米,路宽12~14米,最窄处只有4米;隆平路长320米,路宽9~17米。就是这样一个似乎名不见经传的旧街区,曾经演绎了一出出辉煌的商贸传奇,涌现了一个个爱拼敢赢的工商巨子,流淌过一段令人艳羡的黄金岁月。

       上下杭地区所属的台江,自古以来便是福建省著名的商贸重镇,如果把台江比作一顶璀璨的皇冠,那么上下杭便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自明代中叶至清代康雍乾嘉四朝,是上下杭地区商贸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朝以后,福州商市开始从洪山桥与西门街一带逐步南移到台江地区,促使台江地区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台江遂成为全省闻名的商业区。特别是上下杭地区,由于水路便捷,各种大小商船可以直抵各大小码头,从而使上下杭地区成为各地商帮的集中地,成为各行业批发商、代理商、进出口商人及商业的集中地,成为大宗的茶叶、笋、纸、纺织品、南北货、杂货和药材等的集散中心和商业中心。最繁忙时期,仅经营物资,便多达上千种,除辐射全国外,还远销东南亚和欧洲许多国家。 

       据说,当年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记载:在闽江航道能看到印度人。当年是否出现过这样的场景已无从考证,但闽江水系四通八达却是千真万确。正是因为闽江水系四通八达,加上上下杭地区后来人口增多,上下杭这个当年五口通商口岸、商业繁华的历史古街区,商会、钱庄、货栈、屯仓林立,闻名遐尔的名栈多达200多家。翻开《福州双杭志》,其中有一幅已故民俗学者林祥彩先生生前编绘的《民国时期上下杭街商行店铺分布图》,在这幅图中你可以看到,当时的上下杭街曾出现过近市鱼盐千舸集,凌空楼阁万山低商人载酒晚移舟的盛景。当时的上下杭街共有商行23家、京果行12家、布行14家、颜料行12家、国药行8家、银行和钱庄8家、进出口公司6家、溪行4家、糖行6家、海味干货行9家、茶行3家、红曲行7家、纸行6家、船务行3家、鞭炮行4家、汽车运输行3家;此外,尚有洋行、保险公司、邮电局、商会、商事研究所、同业公会、救火会和学校以及名人故居42座、会馆7所、庙坛7处、祠堂5座、菜馆4家。 上下杭万商云集 金三角街市纵横商帮的出现是上下杭地区商贸发展史上饶有兴味的话题。上下杭地区层出不穷的那些商帮和商帮代表人物,实则是善观时变,顺势有为;勇冒风险,敢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意气:义利相合,勇担道义;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的伟大闽商的缩影。精于把握机会、超强的模仿能力、敢想敢干的血性、开疆拓土的魄力……每一位成功闽商的身上总是生动地折射出这样鲜明的个性。有人将字作了这样的比喻:门里一条虫,出门始为龙。这多多少少勾勒出福建人世代向外拓展的意念。

       如果将时光倒回到从明清至民国的上下杭地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福州帮在上下杭地区是一支不可低估的商业势力,他们在风云际会的时代舞台上长袖善舞,显示了不凡的经营天赋和独具匠心的经商魅力。从行业分布来说,有黄恒盛布庄、陈恒记绸缎行、黄丰记的奇生布行、国药行的咸康药行以及张乃武的棉苎业,李郁斋的土产业,进出口业的新业、大新行以及糕饼业名店宝来轩等。

       位于上杭路100号的福州商会魁星楼,俗称八角亭,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福州富商张秋舫、罗筱坡、李郁斋等首倡组织福州商务总会时,福州商帮集体捐资买地于清宣统三年(1911)兴建的。八角亭占地480平方米,其周围清末建筑占地约1070平方米,是福州商贸发展的重要史迹之一。八角亭坐北向南,为双层八角、攒尖顶斗式木构建筑亭,是典型的清末古建筑。一楼为花厅,厅内摆着会议桌椅。八角亭前有古榕、假山,后为厅堂,堂后庭院,两侧厢房。厢房为砖木结构的二层红楼。右厢房的门呈花瓶状,门框用青花碎瓷片贴成梅、鱼等图案,门框边还有泥塑的竹子图案;厢房墙外刻有林花着雨,水荇牵风的句子。八角亭东侧还有一个幽静的院子,里面有两棵古樟、古榕等,西侧还有一大片保留较好的清末木构建筑群。流连于此,仿佛置身在三坊七巷的某个古园林建筑。 

       福州市工商联旧址在下杭路和隆平路交叉口,有一座高大气派的老式石头房,从两道紧锁的铁栅栏和铁皮门的宝葫芦窗孔往里瞧,里面有拱形石门和尖圆顶门窗。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前颇有名气的咸康药行所在地。咸康药行,是民国时期螺洲张桂荣、张桂丹兄弟开办的一家大药铺。药行占地2800平方米,坐北向南,前设营业大厅,后有药材仓库,规模宏大。抗战胜利后,张家的二、三代在香港、台湾以及美国等地设庄经商从事其他行业。1956年,咸康药行公私合营后,改为福州医药站第三经营部,现为福建回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药品分公司。新中国成立前,福州回春、咸康、四省、华来药店都很出名,如今只剩下鼓楼的回春、台江的咸康了。老一辈海外福州人都还记得咸康。

       咸康药行后面,沿隆平路是一大片高大的老房子,原先都是张家的。从隆平路57号进入,是张桂荣的孙子张庆猷等张氏后裔和外姓人居住的地方。大厅两侧正房,整扇整扇雕镂龙和亭子的楠木门、窗红光闪闪,连同雕花的玻璃窗、过道上的刻花门框、二楼木雕栏杆,都可想见主人当年的荣华富贵。 

       上下杭之咸康药行 上下杭之三通桥除了土生土长的福州帮外,兴化帮是上下杭地区最大的商帮,它主要由莆田、仙游的商人组成。众所周知,以莆田仙游人为代表的兴化商人具有勤俭耐劳的优良传统,无论开店铺、摆摊、挑担叫卖,多是白手起家,艰难地积累资金,扩大经营。他们在上下杭街经商历史悠久,实力强大,是上下杭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商帮,以资本雄厚、势力强大、经商有道著称。而在兴化帮中,又以四大金刚最负盛名,即:林时霖(林沛然)聚源发号纸帮;何元育的何元记号船头(海运)帮,何元记号船头帮还兼营闽南土特产、北货、糖、房地产及投放高利贷;苏开勋的义美号”(全福建最大的南北货帮);蔡友兰的蔡大生号烟花鞭炮行。

       此外,还有江西帮、温州帮、闽南帮、福清帮、长乐帮等。张真君祖殿距今有千年历史 闽商曾奉其为商神 张真君祖殿在上下杭地区,有许多精雅的楼房、园林、别墅,在这些略显老态的老房子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神秘的让人为之眼前一亮的故事!        

       要探索明代中叶以后上下杭地区商帮的出现,不能不提到建于宋绍兴年间(1131—1162),又经明隆庆五年(1571)重修,位于下杭路的两座古桥星安桥与三通桥之间的张真君祖殿。祖殿坐北朝南,殿前横河面临河道渡口,西通三捷桥、白马河,南通安远桥、万寿桥,双向流入闽江。水涨时潮头两进,故有真君殿前潮水两头涨的独特水文景观。

       张真君祖殿奉祀的是永泰县人张慈观。他生于唐天祐年间(904—907),出身农家,长大后当过佣工。五代十国时期(907—960),王审知开疆治闽伊始,瘴气疫疠流行,茅草初垦,加上乡村暴徒到处扰乱,村民深受其苦。这时的张慈观年轻气盛,体魄健伟,精通武术,且为人急公好义,爱打抱不平,被闾山大法院祖师许旌扬的数传弟子收为门徒后,学法数载,艺成下山为民除害,做了不少造福桑梓的好事,深受群众景仰。最后在白云寺当头陀及老,于闽清金沙溪一大石上坐化升天。为纪念这位行侠仗义修成正果的善士,于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 建成张真君祖殿。明清两朝及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在这里经商的福州及其他各地的商贾,抱着祈愿财源不尽滚滚随潮来的心态,以此为福地和发财的聚宝盆,不断云集在上下杭地区,组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商帮,进行频繁的商贸经营活动。他们都把张真君奉为祖师爷,称之为商神,顶礼膜拜,虔诚至极,在海内外颇有影响。 

         上下杭之采峰别墅这是一段时光流淌的黄金岁月,这是一段雕栏已经苍老、门窗已经斑驳的记忆,这里留下了历史的表情和体温的一页。

       时光沉淀了一切,即便是上下杭地区,也有一大片曾经很熟悉的地方早已被新式的小区所取代。今天的年轻人会不会去留意他们的前辈曾经在此所创造的商业奇迹和辉煌?

      走在午后树影斑驳的上下杭街,我相信,闽商的辉煌从来没有黯淡过,她绵延不绝,直至今天和未来。
 (你,真的了解上下杭吗?)

二、两次的游玩情况

      不久前的某天下午,独自一个人溜到了上下杭。去年去过一次,发现正在拆迁和维护。这次到了三通桥附近,发现三通桥这一带已经初现规模了。昨天下午,和我家小石一起再走了一遍。现在三通桥这一带,保留着的有陈文龙故邸、三通桥、星安桥、张真君祖殿、观音庵、法师亭等建筑,也开了好多新式的店铺,诸如旅店、音乐吧(上下杭酒吧街)、串吧、书店等。

     1.福建敕建万寿尚书庙

        尚书庙,原址不在此。公元2005年由于城市建设需要,按原貌原样迁移至台江区三通桥二号。


http://s14/mw690/001kXTM0zy7gjnnCUQBbd&690

http://s1/mw690/001kXTM0zy7gjnnPM2c00&690
 

陈文龙(1232--1277),初名子龙,字德刚,号洞真,别如心。祖籍福建兴化(今福建莆田)人。幼年迁居长乐县阜山,就读于明教堂,善文章,负气节。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刻状元及第,御笔改名为文龙,赐字君贲。陈文龙忠君爱国、为官清廉、深得民心,历任镇东军节度判官、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知枢密院事、知兴化君、闽广宣抚使、参知政事。

宋德佑二年(1276)元军南下攻克临安府、福安府。陈文龙在守卫兴化城的战役中因降将出卖被俘,押往临安,即绝食。宋景炎二年(1277)四月廿五日夜,他要求拜岳王庙,当晚死于庙中。后被葬在杭州西湖智果寺的翠竹园里(现静逸别墅内)。南宋端宗问讣,赠陈文龙为太师,谥“忠肃,赐庙号昭忠

明太祖朱元璋在福州陈文龙生前官邸原址(今万寿尚书庙)敕建陈忠肃公神祠,并敕封其为福州府城隍,明成祖朱棣敕封其为水部尚书,清圣祖康熙敕封其为镇海王。百姓都称陈文龙为尚书公,其庙为尚书庙


http://s6/mw690/001kXTM0zy7gjnsmoIt15&690

福建敕建万寿尚书庙(陈文龙故邸)介绍

本庙旧址宋时称新美坊,居南台泗水之城,前临台江码头,其后河道环绕双向流入闽江。树荫蔽日,环境优美,古福州人对其有玉带环腰尚书庙的美誉。是南宋时期陈文龙担任闽广宣抚时官邸所在地,元朝被毁。至明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令在有司岁时到祭,敕建陈忠肃公神祠,并敕封其为正二品福州城隍威灵公,这是陈文龙“生为名臣,死为神明的开始;至明永乐二年(1404)成祖朱棣降旨本庙嘉公伟裂,特予褒封崇祀,于福州南台泗水之城,敕封其为水部尚书,并增建后殿天妃祠,两祠合称尚书庙,因地处万寿境,又称万寿尚书庙;至康熙三十年增建大士楼天妃祠后。《福建通志》记载:明初建,祀宋陈忠肃文龙”。

     六百多年来历经明永乐二年,明天启元年、清康熙十三年、清乾隆四十七年、清嘉庆六年、清嘉庆九年至十二年、清嘉庆二十三年、清道光五至八年修建大士楼、清道光三十年、清光绪三年、民国是年、公元一九九八年、公元二零零五年等十多次大规模重修扩建,但仍保留明代的建筑程式和艺术风格。明、清至民国本庙皆被列入官祀。现占地约两亩,分戏台、大殿、天后宫。正门民国式牌坊门墙,墙檐下宽幅彩色灰塑花边纹饰,大门上额直嵌“敕建尚书庙、横嵌“敕封水部尚书青石匾额,左右边门,分别题履仁蹈义,门口有两只青石狮,左右建有马官亭。进入大门、中轴为戏台,左右有两层侧楼。大殿面阔六柱、进深七柱,歇山顶,屋脊塑有双龙戏珠。殿堂内摆放一艘长二丈余的精巧官坐木舟。大殿供奉主神陈文龙及部将、水部诸司官、福州府下辖十县城隍二十四司官、琉球国将士—“番将,后殿天后宫供奉天上圣母、顺天圣母、协佑尊王、文昌帝君、五路财神等。

天后宫原称天后祠,为明永乐二年所增建,是福州唯一共祀两位海神的庙宇。康熙二十三年敕封林默娘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改天后祠天后宫。经福建师大历史系林精华教授考证闽省各地天后宫建立的先后,为继湄洲祖庙(990年),霞浦松山天后行宫(1033年),莆田白湖顺济庙(1157年)和泉州天后宫(1196年),我庙天后宫(1404年)居闽省第五位,省城第一位。

庙内有一铁印,经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鉴定为清乾隆四十六年间制,正方形,狮钮,篆刻阳文敕封水部尚书扶主参政忠肃公印。庙内历史上有许多请封、钦赐,以及官员题赠的匾额,据史载:清康熙五十八年册封琉球正使海宝、副使徐葆光,诣庙请香护行,钦赐“朝宗利济匾;雍正十年夏,钦赐“赐福安澜匾;清雍正十二年闽浙总督郝玉麟题献神灵赫濯匾;清乾隆二年督抚李卫题献御灾捍患匾;乾隆二年巡抚卢掉(左边是火,不是提手旁)题献“救民水火匾;清乾隆二十一年册封琉球正使全魁、副使周煌在琉球小米山遇风浪,叩祷尚书公有应,钦赐利涉百川匾;清乾隆三十二年福建布政使钱琦题献福荫南荒匾;清乾隆四十三年春福建巡抚德保亲诣祭,题献海天利济匾;清乾隆四十三年福州大旱,官民至庙祈雨显灵,闽浙总督题献忠国惠民匾;清乾隆五十年福州知府李振文题献海天砥柱匾;清乾隆五十四年闽浙总督伍拉纳题献“节义文章匾;清嘉庆九年福建省巡抚李殿图题献日星河岳匾;清嘉庆十三年册封琉球正使齐鲲、副使费锡章,诣庙请像于舟供奉,回京复旨,奏神灵异,钦赐效顺报功匾及天后宫“昭佑孚诚匾;清道光八年册封琉球正使林鸿年,副使高人鉴,回京复旨,钦赐护国佑民及“海澨昭灵匾;咸丰七年钦赐风恬佑顺效灵翊运匾;同治六年钦赐“惠普慈航匾。公元一九九三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题赠民族英雄匾。大殿内有多根石柱,这些石柱原来刻有多幅来自名臣、学士之手的楹联。现存清太子少保、云贵总督林则徐手书题刻“节镇守乡邦,纵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英灵昭海澨,与信国隆名并屹,十洲清晏仗神庥”联,清嘉庆十年福建巡抚部院李殿图联魄绕冬清,当年成仁取义,无愧科名,一代同心文信国;音沉蟋蟀,此日御患除灾,著灵桑梓,九原疾首贾平章清光绪三年钦赐二品花翎闽安协副将杨廷辉手书题刻“信国媲科名,取义成仁,一阙采薇伸正义”;天妃同里闰,报功崇德,千秋刺竹仰英灵联,此外清道光丙申状元、册封琉球使,船政之父沈葆桢,末代帝师陈宝琛,民国福建省主席萨镇冰等名人楹联毁于动乱。庙内有古碑刻14方,碑质都是花岗岩,其中竖碑11方,横碑3方,这些碑刻记载了万寿尚书庙的修建历史、记述陈文龙生平事迹及由人盗神的演化、说明尚书公信仰的广泛、反应福州汛的地理变迁、福州商贸和对外交流的情况。其余多幅石柱联于动乱被毁。

尚书庙民俗活动富有特色。除夕要通宵达旦演“躲债戏,。传说下杭路有一生意人,一度家境破败,借债难还,那年除夕夜无奈跑到庙里躲债,向尚书公发愿,如有一天发财,就演戏酬神并让穷人在这里度过除夕。次年他发财了,联合台江的商家募捐修庙塑神并为穷人做善事。就这样形成了每年除夕万寿尚书庙演戏的习俗,并有民谣富家过年喜笑开,穷人年关最难捱,灯笼数薄觅无处,尚书庙里躲债来。两年一度的正月十八日要举行尚书公官船出海行动,一则是尚书公回莆田省亲,二则尚书公巡安四海,使舟航安妥,当天还有举行庙会、祈风科仪、太平法会、游神踩街,热闹之极;农历八月十五日为庙会等民俗活动。

此外,明初郑和七次下西洋及明清二十三次册封琉球使团及海丝沿线国家的封贡贸易往来均要到尚书庙致祭,祈求往返平安并恭请尚书公金身护航。台湾妈祖北竿尚书府为我庙的庙宇。清康熙为褒扬其常在海上显灵护航,加封其为镇海王(康熙四十二年)。据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船队由闽江口直驶至尚书庙前的左码头由尚书道入尚书庙恭请尚书金身安坐官船祈保平安。外国使臣由福州入中国时,使船停泊今万寿桥下的台江的码头,由尚书道首先迎柔远驿及贡厂。尚书道至尚书庙不足两百你,尚书庙至柔远驿及贡厂不足一公里,尚书庙及尚书道和柔远驿、贡厂展示明清时期的辉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性遗存。

尚书庙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集崇贤、神缘、商贸、涉外、民俗五类文化于一体,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它不仅从明洪武以来,由皇帝褒封崇祀,而且受到各级文武官员的提请祀典,拨款重修。是福州现存最早的陈文龙尚书庙,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特别是东南亚一带专专家学者经常来考察、朝拜。1988年即将列入台江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陈文龙信仰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015年列入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万寿尚书庙躲债戏尚书公出海-送官员民俗活动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http://s1/mw690/001kXTM0zy7gjnuLtM460&690


http://s3/mw690/001kXTM0zy7gjnveH2a92&690

http://s7/mw690/001kXTM0zy7gjnzgvD886&690


http://s8/mw690/001kXTM0zy7gjnBZZD9b7&690

http://s8/mw690/001kXTM0zy7gjnCcgvlb7&690

http://s11/mw690/001kXTM0zy7gjnCpZIm2a&690

http://s15/mw690/001kXTM0zy7gjnCBBqS2e&690

http://s16/mw690/001kXTM0zy7gjnCQ53N9f&690

http://s5/mw690/001kXTM0zy7gjnJyHAg14&690

http://s13/mw690/001kXTM0zy7gjnJL2WM7c&690

       踏进尚书庙,我很快和管理员攀谈起来。他说来这里的人特别多,也有好多一直照相的。跟我说,只有上方的藻井是原来的古物,是一件件编号拆卸下来,再搬到这里,一件件拼装回去的。其他都是重建的。


http://s11/mw690/001kXTM0zy7gjnUrBYmba&690



http://s16/mw690/001kXTM0zy7gjnUVbWfdf&690


     陈文龙,生前名臣。抗元爱国。


http://s9/mw690/001kXTM0zy7gjnYcoHu28&690


http://s8/mw690/001kXTM0zy7gjnYtVwr77&690

http://s6/mw690/001kXTM0zy7gjnYHjb745&690



由朱元璋开始,陈文龙死为神明。水部尚书,开始了海上保护神的历程。

http://s4/mw690/001kXTM0zy7gjo3sG9t03&690

http://s14/mw690/001kXTM0zy7gjo3Fl81ed&690

http://s4/mw690/001kXTM0zy7gjo3R1Hdc3&690


http://s1/mw690/001kXTM0zy7gjoIFV6090&690



http://s3/mw690/001kXTM0zy7gjoJyx3Qf2&690


http://s11/mw690/001kXTM0zy7gjoJPPIu8a&690


http://s9/mw690/001kXTM0zy7gjoKqMzK38&690


http://s6/mw690/001kXTM0zy7gjp5Qv8pd5&690

多幅来自名臣、学士之手的楹联。包括林则徐的。这些联文在上文的介绍中。

http://s2/mw690/001kXTM0zy7gjoYE4y591&690

http://s5/mw690/001kXTM0zy7gjoYU2AQb4&690

http://s1/mw690/001kXTM0zy7gjoZ7LgY30&690

http://s1/mw690/001kXTM0zy7gjoZlfbyf0&690

http://s8/mw690/001kXTM0zy7gjoZz4sn67&690

http://s16/mw690/001kXTM0zy7gjoZO19d3f&690

http://s7/mw690/001kXTM0zy7gjp02dz846&690

http://s13/mw690/001kXTM0zy7gjp0jJfK8c&690

http://s10/mw690/001kXTM0zy7gjp0xvT369&690

http://s10/mw690/001kXTM0zy7gjp0McUF09&690

http://s6/mw690/001kXTM0zy7gjpgCLZz15&690

http://s5/mw690/001kXTM0zy7gjpgSvZi44&690

http://s10/mw690/001kXTM0zy7gjphcELD79&690

http://s1/mw690/001kXTM0zy7gjphu7qU60&690


    往右边走,后头还建有文昌阁,天后宫,财神殿。


http://s10/mw690/001kXTM0zy7gjphKqa519&690


http://s7/mw690/001kXTM0zy7gjpq3yRg96&690


http://s9/mw690/001kXTM0zy7gjpqhFi0b8&690


http://s1/mw690/001kXTM0zy7gjpquSUod0&690


http://s6/mw690/001kXTM0zy7gjpuyYIZ45&690


http://s16/mw690/001kXTM0zy7gjpuM5JB1f&690


http://s16/mw690/001kXTM0zy7gjpv34bd3f&690


http://s10/mw690/001kXTM0zy7gjpvjs0169&690


http://s7/mw690/001kXTM0zy7gjpvBLue76&690

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http://s4/mw690/001kXTM0zy7gjpA7oHx93&690


http://s6/mw690/001kXTM0zy7gjpJwJSZ75&690

http://s13/mw690/001kXTM0zy7gjpAjgwA6c&690

   古碑刻14方,碑质都是花岗岩,其中竖碑11方,横碑3方,(有些碑坊就在狭小的过道里面,没注意看根本看不到。想拍个照也拍不了。)这些碑刻记载了万寿尚书庙的修建历史、记述陈文龙生平事迹及由人盗神的演化、说明尚书公信仰的广泛、反应福州汛的地理变迁、福州商贸和对外交流的情况。


http://s16/mw690/001kXTM0zy7gjpSmXtZ7f&690


http://s4/mw690/001kXTM0zy7gjpSD9WH23&690

    (其实所有的记载在门前的“福建敕建万寿尚书庙(陈文龙故邸)介绍”,非常详细了。这也是我特意把它摘录下来的原因。


2.三通桥

     走出尚书庙,面对着就是三通桥了。三通桥,也不是原来的桥了。20005月被开发商(开发中亭街的)毁,2004年才按原样、原材料重新修建成。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三通桥位于中亭街西侧的三捷河,桥长36.7米,宽3.1米,为敞肩式花岗石二墩三孔拱桥。桥建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距今有二百多年了,可落户到现在的位置却只有十几年。三通桥原来是横跨三通桥下巷与中亭街,地处三捷河与三通河交汇处,以前涨潮时,两河的潮水汇集到桥前,形成“圣君殿的水两头涨”的独特汇潮景观。这是一个“福地”和“聚宝盆”的象征。(明清两朝及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在这里经商的福州及其他各地的商贾,抱着祈愿“财源不尽滚滚随潮来”的心态,以此为“福地”和发财的“聚宝盆”,不断云集在上下杭地区,组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商帮,进行频繁的商贸经营活动。他们都把张真君奉为“祖师爷”,称之为“商神”,顶礼膜拜,虔诚至极,在海内外颇有影响。 

       三通桥所谓的“三通”,是指东通小桥,西通三保,南通新桥仔。20005月被开发商毁,2004年才按原样、原材料重新修建成,但两条古河道已被填埋,仅存一条河,且东头的河道已被覆盖成为涵洞,无法按原址、原貌修复古桥,原本是东西走向的桥,目前却是南北走向,改变了走向且离开原址十米之外。

        现在的三通桥,据尚书庙管理员说,石头是原来的。


http://s7/mw690/001kXTM0zy7gjzg4DHw66&690


http://s5/mw690/001kXTM0zy7gjzgfUdS24&690

http://s5/mw690/001kXTM0zy7gjzgsEHGb4&690

http://s8/mw690/001kXTM0zy7gjzgGeov37&690


http://s11/mw690/001kXTM0zy7gjzgUS3o4a&690

http://s7/mw690/001kXTM0zy7gjzn6vQic6&690

http://s10/mw690/001kXTM0zy7gjznk4hH89&690

http://s16/mw690/001kXTM0zy7gjznw7F5df&690

3.三通桥下巷

    下了三通桥,我就往三通桥下巷走进去。(这估计是新给的名字,原来里面我发现了星安桥巷等名字)

     现如今,里面保存原貌没动的就是张真君祖殿、观音庵、法师亭以及永德会馆(已破败不堪)以及一两栋没有挂牌匾的古屋(估计也在修缮行列)。其他修缮好的房子或为旅社,或为咖啡吧,或为串吧,都旧貌换新颜了。


http://s7/mw690/001kXTM0zy7gjzEJPXEb6&690


    旅店---梅邑驿馆。

http://s11/mw690/001kXTM0zy7gjzF9Vns3a&690


http://s11/mw690/001kXTM0zy7gjzFlYHoba&690


http://s14/mw690/001kXTM0zy7gjA7uxWZ8d&690

http://s3/mw690/001kXTM0zy7gjA7HOHEb2&690


http://s15/mw690/001kXTM0zy7gjAf46Bw3e&690


http://s13/mw690/001kXTM0zy7gjzFyVQ05c&690

http://s12/mw690/001kXTM0zy7gjzFKquv4b&690

http://s13/mw690/001kXTM0zy7gjAaD7tOfc&690

http://s12/mw690/001kXTM0zy7gjAjclFF7b&690

http://s15/mw690/001kXTM0zy7gjAjrsui5e&690

http://s11/mw690/001kXTM0zy7gjAjFM4W1a&690

http://s14/mw690/001kXTM0zy7gjAmZRbT6d&690

http://s11/mw690/001kXTM0zy7gjAncvea3a&690

发记---发记冰室。昨天和小石去的时候,总算开了门。那对联B格十足。

http://s11/mw690/001kXTM0zy7gjAq6DfI1a&690

   

http://s6/mw690/001kXTM0zy7gjAt4Fgx95&690

http://s14/mw690/001kXTM0zy7gjAtlAq94d&690


http://s4/mw690/001kXTM0zy7gjAEm5Sr53&690

http://s11/mw690/001kXTM0zy7gjAEyFFo5a&690




http://s2/mw690/001kXTM0zy7gjAEMLYta1&690

      左海春秋。小石很欣赏。楼上小包厢可以做团队活动用,开个小会之类的。上次我去的时候,几个熟人在楼下喊老板,老板开了条门缝,他们进去了。这次大门敞开着,欢迎光临呢。



http://s12/mw690/001kXTM0zy7gjAUnzqrfb&690

http://s11/mw690/001kXTM0zy7gjAUA2qm0a&690

http://s10/mw690/001kXTM0zy7gjB1Dtqxd9&690

http://s15/mw690/001kXTM0zy7gjB1TT1Ibe&690

http://s12/mw690/001kXTM0zy7gjB26cxJ6b&690


http://s4/mw690/001kXTM0zy7gjB2kRebe3&690


http://s13/mw690/001kXTM0zy7gjB2wZB22c&690


http://s3/mw690/001kXTM0zy7gjB2KNPk02&690



http://s3/mw690/001kXTM0zy7gjB3bBrY52&690

http://s7/mw690/001kXTM0zy7gjB3opb8a6&690

http://s15/mw690/001kXTM0zy7gjB3Imd06e&690


http://s13/mw690/001kXTM0zy7gjBcKsmU6c&690


        张真君祖殿到了。这座以前保佑这商人的商神(财神)庙。由于里面黑乎乎的,加上门口坐着一个抽着烟的伊姆。我就稍微看了下,就出来了。




http://s6/mw690/001kXTM0zy7gjBd1yFT95&690

http://s8/mw690/001kXTM0zy7gjBdgSPRd7&690


http://s6/mw690/001kXTM0zy7gjBdvvmJf5&690


      圆月弯刀啊,不对,圆月串吧。

        

http://s4/mw690/001kXTM0zy7gjC11H2z53&690


http://s6/mw690/001kXTM0zy7gjC1erPv85&690

http://s16/mw690/001kXTM0zy7gjC1tOvJ9f&690

  http://s6/mw690/001kXTM0zy7gjC89F6555&690


http://s7/mw690/001kXTM0zy7gjCaJubI86&690


    星安桥到了。
    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经嘉庆九年(1804)、光绪十六年(1890)、宣统二年(1910)、民国14年等多次重修。桥长18.3米,宽2.1米,花岗石三门拱桥,已塞二门。桥二侧石板有乾隆丙午新建嘉庆乙丑年重修垂裕堂张重修憔善社监督等题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