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5篇】名家散文阅读与训练·韩少功

(2015-12-28 12:37:26)
分类: 原创﹒发表

            名家散文阅读与训练·韩少功

                 ---- 发表在2015.11.26--2016.1.28《语文周报》(高一年级)总第199--208期第11版

  

韩少功

①你看出了一条狗的寒冷,给它垫上温暖的棉絮,它躲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它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

②你看到一只鸟受伤了,将它从猫嘴里夺下来,用药水疗治它的伤口,给它食物,然后将它放飞林中。它飞到树梢上也会回头看你,同样不能说话,只有用这种方式铭记你的救助。它们毕竟是低智能动物,也许很快会忘记这一切,将来再见你的时候,目光十分陌生,漫不经心,东张西望,追逐它们的食物和快乐,它们不会注意你肩上的木犁或者柴捆。它们不会像很多童话里描述的那样送来珍珠宝石,也不会在你渴毙路途的时候,在你嘴唇上滴下甘露。它们甚至再也不会回头。但它们长久地凝视过你,好像一心要知道更多关于你的事情,好像希望能尽可能记住你的面容,决心做出动物能力以外的什么事情。

这一刻很快就会过去。但有了这一刻,世界就不再是原来的世界,不再是没有过这一刻的世界。感激和信任的目光消失了,但感激和信任弥散在大山里,群山就有了温暖,有了亲切。某一天,你在大山里行走的时候,大山给你一片树阴;你在一条草木覆盖的暗沟前失足的时候,大山垫给你一块石头或者借给你一根树枝,阻挡你危险地下坠。在那个时候,你就会感触到一只狗或一只鸟的体温,在石头里,在树梢里。

④你不再感到孤单的危险,你能感到石块是你的血肉,树梢是你的肢体,而你的一声长啸或大笑其实来自大山那边的谷地。你早应该知道,科学的深入观测已经证明:植物其实有感情,也有喜爱和快乐的反应——当你为之除虫或授粉;也有恐惧和痛苦的反应——当你当面砍伐它们的同类,它们在特殊的“心电仪”和“脑电仪”里同样神绪万般,只是无法尖叫着拔腿而逃罢了。你还应该知道,科学的反复试验还证明:大地同样是“活”物和“动”物,只要你给它们足够的高温,比方说给它们太阳表面的炽热,它们就会手舞足蹈,龙腾虎跃,倒海翻江,风驰电掣,同样会有大怒的裂爆或者大爱的聚合,其“活”其“动”之能耐,远非人类可及。它们眼下之所以看似没有生命的蛰伏,只不过是如同动物的冬眠和植物的冬枯——地球的常温对于它们来说过于寒冷,正是它们的冬天。

⑤你是人。其实人只是特定温度、特定重力、特定元素化合一类条件下的偶然。因此相对于大地来说,人不过是没有冬眠和冬枯的山;相对于植物来说,人不过是有嘴和有脚的树;相对于其它动物来说,人不过是穿戴了衣冠的禽兽,没有了尾巴却有了文字、职位、电脑以及偶尔寄生其中的铁壳子汽车。人是大地、植物、动物对某个衣冠者临时的身份客串,就像在化妆舞会上有了一个假面。

⑥你抬起头来眺望群山,目光随着驮马铃声在大山那里消失,看到起伏的山脊线那边,有无数的蜻蜓从霞光的深处飞来,在你的逆光的视野里颤抖出万片金光,刹那间撒满了寂静天空——这是更大的一扇家门向你洞开,更大的一个家族将把你迎候和收留——只需要你用新的语言来与骨肉相认,需要你触抚石块或树梢的问候。你知道。

 

【阅读提示】一篇好的散文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留给读者深深的思索和恒久的回味。韩少功的《生命》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充盈着一种人文精神。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人对其他生命的尊重让我们反思生命的价值和彼此的和谐。以清新隽永的文字将笔触伸向了关注人类生存、人与自然和谐的高度。细细品味韩少功的文字,语言质朴,多种修辞的运用值得我们借鉴,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在平静的叙述中融入深刻的思想。

练习·探究

1.文章一、二两段有什么作用?

                                                                               

2.简要说明第三段划线句子的含意。

                                                                               

3.赏析第四段中划线的句子。

                                                                               

4.简要概括第五段中人与大地、植物、动物之间的关系。

                                                                                

5.结合最后一段,说说这篇文章的主旨。

                                                                               

 

草木之情

韩少功

佛教慈悲一切有眼睛的生命,故没有“人”而只有“有情”的概念,把人与动物并置于这一概念之内,一视同仁。这一来,只有植物降了等级,冷落在慈悲光圈之外,于是牛羊大嚼青草从来不被看作屠杀,工匠砍削竹木从来不被看作酷刑。

    佛祖如果多一点现代科学知识,其实可知草木虽无心肝,却也有神经活动和精神反应,甚至还有心理记忆和面部表情——至少比网络上的电子虚拟宠物要“有情”得多。比如我家的葡萄就是小姐身子丫鬟命,脾气大得很,心眼小得很。有一天,一株葡萄突然只剩下光光的主杆,叶子全部掉落在地任人践踏,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想了好一会,才记起来前一天给它修剪过三四片叶子,意在清除一些带虫眼的破叶,以使它更为靓丽清新。肯定是我这一剪子惹恼了它,让它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来个英勇地以死抗争。你小子剪什么剪?老娘躲不起,但死得起,不活了!

    不仅是这一株,其他葡萄也不好惹,决不容我随意造次。又一次,我见另一株葡萄被风雨吹得歪歪斜斜,好心让它转了个身子,以便攀上新搭的棚架。我的手脚已经轻得不能再轻,态度已经和善得不能再和善,但还是再次逼出了惊天动地的自杀案,有时一次绿叶哗啦啦落尽,剩下光杆一根。直到两个多月后,自杀者出足了气,逞足了威风,枯干上才绽出一芽新绿,算是气色缓和心回意转。

    相比之下,资质平平的梓树就敦厚得多。工匠们建房施工时,把一棵碍事的小梓树砍了,又在树根旁挖灶熬浆糊,算是刀刑火刑无所不用其极,足足让小树死了十几遍。不料工匠离开半年之后,这树蔸无怨无悔,从焦土里抽枝发叶,顽强的活了过来,为主人很快撑起了一片绿荫。在中国的文字里,木匠原名“梓匠”,故乡又名“桑梓”,可见这种树在历史上颇有年头。这与它的不屈不挠和任劳任怨一定不无关系。我只是觉得这种树稍稍有点蠢,比如初秋之际,寒暖不定,它们似乎是被气候信号搞糊涂了,不知眼下是什么季节,就又落叶又发芽的,如同连哭带笑,又加棉袄又摇扇,蠢得有点丢人现眼。

   “秋天来了!”我忍不住冲着它们呵斥。

    它们似乎听不懂,新芽还是冲着落叶往外窜。

    草木的心性其实各各不一:牵牛花对光亮最敏感,每天早上速开速谢,只在朝霞过墙的那一刻爆出宝石蓝的礼花,相当于植物的鸡鸣,或者是色彩的早操。桂花最守团队纪律,金黄或银白的花粒,说有,就全树都有,说无,就全树都无,变化只在瞬间,似有共同行动的准确时机和及时联系的局域网络,谁都不得擅自进退。

    比较而言,只有月季花最娇生惯养。它们享受了最肥沃的土壤,最敞亮的受阳区位,最频繁殷勤的喷药杀虫,还是爱长不长,倦容满面,玩世不恭,好吃懒做。硬要长的话,突然窜出一根长枝,挂上一两朵孤零零的花,就把你给打发掉。

    阳转藤自然是最缺德的了。一棵乔木或一棵灌木的突然枯死,往往就是这种草藤围剿的恶果。它的叶子略近薯叶,看似忠厚。这就是它的虚伪。它对其它植物先攀附,后寄生,继之以绞杀,具有势利小人的全套手段。它放出的游走长藤是一条条不动声色的青色飞蛇,探头探脑,伺机而动,对辽阔田野充满着统治称霸的勃勃野心。幸好它终不成大器,否则它完全可能猛扑过来,把行人当作大号的肥美猎物。

    我的柴刀每年都得数次与这种长蛇阵过招,以保护我的电话线不被它劫持和压垮。

    当一棵树开花的时候,谁说它就不是在微笑———甚至在阳光颤动的一刻笑如成熟女郎,笑得性感而色情?当一片红叶飘落在地的时候,谁说那不是一口哀怨的咯血?当瓜叶转为枯黄甚至枯黑的时候,难道你没有听到它们咳嗽或呻吟?有一些黄色的或紫色的小野花突然在院墙里满地开放,如同一些吵吵闹闹的来客,在目中无人地喧宾夺主。它们在随后的一两年里突然不见踪影,不知去了哪里,留下满园的静寂无声。我只能把这事看作是客人的愤然而去和断然绝交———但不知我在什么事上得罪了它们。

    再说我们同时栽下的一些橘树吧。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对它们同样地挖坑同样地修剪同样地追肥,但靠路边的三棵长得很快,眼看就要开花挂果。另有一株,身架子还没长满,也跟着早婚早育,眼看就要衔珠抱玉。但其它几株无精打采,长来长去还是侏儒,还是呆头呆脑,甚至叶子一片片在蜷缩。有一位农妇曾对我说:你要对它们多讲讲话么。你尤其不能分亲疏厚薄,要一碗水端平么———你对它们没好脸色,它们就活得更没有劲头了。

    这位农妇还警告,对瓜果的花蕾切不可指指点点,否则它们就会烂心。发现了植物受孕了也不能明说,只能远远地低声告人,否则它们就会气死。

    我对这些建议半信半疑:几棵草木也有这等心思和如此耳目?

后来才知道,山里的草木似乎都有超强的侦测能力。据说油菜结籽的时候,主人切不可轻言赞美猪油和茶油,否则油菜就会气得空壳率大增。楠竹冒笋的时候,主人也切不可轻言破篾编席一类竹艺,否则竹笋一害怕,就会呆死过去,即使已经冒出泥土,也会黑心烂根。关键时刻,大家都得管住自己的臭嘴。                           (有删节)

 

【阅读提示【阅读提示】韩少功是一位思想睿智的作家,字里行间无不渗透出他对草木百态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他的散文需要慢慢地去品味,才能悟出其中蕴含的哲理,韩少功的文字有思想、有感情,这篇散文先说草木的心性,再说人类对草木应该持有的态度。表面上在写草木之情,实际上是言说人情世态,阐述为人处世的哲理。深刻地阐明了怎样对对待他人成长的问题,在他人成长的问题上要多一份公平和厚爱,少一点指指点点。阅读韩少功的文字,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上,要挖掘蕴藏在文化与精神深处的实质和深意

练习·探究

1.简述划线句子的含义。

                                                                               

2.赏析划波浪线的段落。

                                                                                

3.写牵牛花、月季花、阳转藤让你联想到人类的哪些心性?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5.这篇散文表面上在写草木之情,实际上是言说人情世态概括本文的主旨。

                                                                                

【参考答案】

《生命》

1.①从内容上说,说明人和动物应该是平等的,人不能自视甚高;②从结构上说,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2.“这一刻”是指人对狗和受伤的小鸟所做的温暖的举动,“这一刻”传递的是一种温暖,世界不再冷漠。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植物是有感情的,构筑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通道,使文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深度和高度,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4. 指人和大地、植物、动物相同,属于大自然,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作为“人”的社会身份是临时的,最终还要回归到大自然中去。

5. 人来自自然,对自然要心存感恩,要善待自然,关爱自然界的生命,这样自然也会善待人,人与自然就会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从而融入自然。

 

《草木之情》

1. 脾气大,心眼小,动辄发怒,以死抗争,像富家小姐;遭虫咬,受剪裁,叶落委地,受人践踏,像是婢女。

2.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植物人格化,写出了梓树不屈不挠,任劳任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3. 牵牛花的敏感,桂花的团队精神,月季花的娇生惯养、玩世不恭,阳转藤的趋炎附势、过河拆桥以及恩将仇报,无一不代表着各种人的心性。

4.①从结构上讲,回答了对“几棵草木也有这等心思和如此耳目”的将信将疑;②从内容上讲,将对油菜和楠竹的草木之情联想到人情世态,留给读者思索和回味。

5. 表面上在写草木之情,实际上是言说人情世态,阐述为人处世的哲理。深刻地阐明了怎样对对待他人成长的问题,在他人成长的问题上要多一份公平和厚爱,少一点指指点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