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篇】名家散文阅读与训练·韩少功
(2015-12-28 12:37:26)分类: 原创﹒发表 |
生
韩少功
①你看出了一条狗的寒冷,给它垫上温暖的棉絮,它躲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它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
②你看到一只鸟受伤了,将它从猫嘴里夺下来,用药水疗治它的伤口,给它食物,然后将它放飞林中。它飞到树梢上也会回头看你,同样不能说话,只有用这种方式铭记你的救助。它们毕竟是低智能动物,也许很快会忘记这一切,将来再见你的时候,目光十分陌生,漫不经心,东张西望,追逐它们的食物和快乐,它们不会注意你肩上的木犁或者柴捆。它们不会像很多童话里描述的那样送来珍珠宝石,也不会在你渴毙路途的时候,在你嘴唇上滴下甘露。它们甚至再也不会回头。但它们长久地凝视过你,好像一心要知道更多关于你的事情,好像希望能尽可能记住你的面容,决心做出动物能力以外的什么事情。
③这一刻很快就会过去。但有了这一刻,世界就不再是原来的世界,不再是没有过这一刻的世界。感激和信任的目光消失了,但感激和信任弥散在大山里,群山就有了温暖,有了亲切。某一天,你在大山里行走的时候,大山给你一片树阴;你在一条草木覆盖的暗沟前失足的时候,大山垫给你一块石头或者借给你一根树枝,阻挡你危险地下坠。在那个时候,你就会感触到一只狗或一只鸟的体温,在石头里,在树梢里。
④你不再感到孤单的危险,你能感到石块是你的血肉,树梢是你的肢体,而你的一声长啸或大笑其实来自大山那边的谷地。你早应该知道,科学的深入观测已经证明:植物其实有感情,也有喜爱和快乐的反应——当你为之除虫或授粉;也有恐惧和痛苦的反应——当你当面砍伐它们的同类,它们在特殊的“心电仪”和“脑电仪”里同样神绪万般,只是无法尖叫着拔腿而逃罢了。你还应该知道,科学的反复试验还证明:大地同样是“活”物和“动”物,只要你给它们足够的高温,比方说给它们太阳表面的炽热,它们就会手舞足蹈,龙腾虎跃,倒海翻江,风驰电掣,同样会有大怒的裂爆或者大爱的聚合,其“活”其“动”之能耐,远非人类可及。它们眼下之所以看似没有生命的蛰伏,只不过是如同动物的冬眠和植物的冬枯——地球的常温对于它们来说过于寒冷,正是它们的冬天。
⑤你是人。其实人只是特定温度、特定重力、特定元素化合一类条件下的偶然。因此相对于大地来说,人不过是没有冬眠和冬枯的山;相对于植物来说,人不过是有嘴和有脚的树;相对于其它动物来说,人不过是穿戴了衣冠的禽兽,没有了尾巴却有了文字、职位、电脑以及偶尔寄生其中的铁壳子汽车。人是大地、植物、动物对某个衣冠者临时的身份客串,就像在化妆舞会上有了一个假面。
⑥你抬起头来眺望群山,目光随着驮马铃声在大山那里消失,看到起伏的山脊线那边,有无数的蜻蜓从霞光的深处飞来,在你的逆光的视野里颤抖出万片金光,刹那间撒满了寂静天空——这是更大的一扇家门向你洞开,更大的一个家族将把你迎候和收留——只需要你用新的语言来与骨肉相认,需要你触抚石块或树梢的问候。你知道。
【阅读提示】一篇好的散文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留给读者深深的思索和恒久的回味。韩少功的《生命》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充盈着一种人文精神。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人对其他生命的尊重让我们反思生命的价值和彼此的和谐。以清新隽永的文字将笔触伸向了关注人类生存、人与自然和谐的高度。细细品味韩少功的文字,语言质朴,多种修辞的运用值得我们借鉴,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在平静的叙述中融入深刻的思想。
【练习·探究】
1.文章一、二两段有什么作用?
2.简要说明第三段划线句子的含意。
3.赏析第四段中划线的句子。
4.简要概括第五段中人与大地、植物、动物之间的关系。
5.结合最后一段,说说这篇文章的主旨。
草木之情
韩少功
佛教慈悲一切有眼睛的生命,故没有“人”而只有“有情”的概念,把人与动物并置于这一概念之内,一视同仁。这一来,只有植物降了等级,冷落在慈悲光圈之外,于是牛羊大嚼青草从来不被看作屠杀,工匠砍削竹木从来不被看作酷刑。
后来才知道,山里的草木似乎都有超强的侦测能力。据说油菜结籽的时候,主人切不可轻言赞美猪油和茶油,否则油菜就会气得空壳率大增。楠竹冒笋的时候,主人也切不可轻言破篾编席一类竹艺,否则竹笋一害怕,就会呆死过去,即使已经冒出泥土,也会黑心烂根。关键时刻,大家都得管住自己的臭嘴。
【阅读提示】【阅读提示】韩少功是一位思想睿智的作家,字里行间无不渗透出他对草木百态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他的散文需要慢慢地去品味,才能悟出其中蕴含的哲理,韩少功的文字有思想、有感情,这篇散文先说草木的心性,再说人类对草木应该持有的态度。表面上在写草木之情,实际上是言说人情世态,阐述为人处世的哲理。深刻地阐明了怎样对对待他人成长的问题,在他人成长的问题上要多一份公平和厚爱,少一点指指点点。阅读韩少功的文字,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上,要挖掘蕴藏在文化与精神深处的实质和深意
【练习·探究】
1.简述划线句子的含义。
2.赏析划波浪线的段落。
3.写牵牛花、月季花、阳转藤让你联想到人类的哪些心性?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5.这篇散文表面上在写草木之情,实际上是言说人情世态概括本文的主旨。
【参考答案】
《生命》
1.①从内容上说,说明人和动物应该是平等的,人不能自视甚高;②从结构上说,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2.“这一刻”是指人对狗和受伤的小鸟所做的温暖的举动,“这一刻”传递的是一种温暖,世界不再冷漠。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植物是有感情的,构筑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通道,使文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深度和高度,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4.
5.
《草木之情》
1.
2.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植物人格化,写出了梓树不屈不挠,任劳任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3.
4.①从结构上讲,回答了对“几棵草木也有这等心思和如此耳目”的将信将疑;②从内容上讲,将对油菜和楠竹的草木之情联想到人情世态,留给读者思索和回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