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1篇】象山灵岩山

(2014-01-17 12:07:23)
标签:

娱乐

分类: 原创﹒发表

【181篇】象山灵岩山

【181篇】象山灵岩山

                   象山灵岩山

    灵岩山,位于浙江省象山县境内的蟹钳港边,海拔虽然只有 388米,但在海边突兀而起的山峰却颇有几分雁荡的神韵。

    81位驴友相约前往灵岩山,从宁海胡陈乡的岭根陈村开始徒步,翻过一个山岗能看见依山傍海的象山峙后村,村子就在灵岩山的脚下。我们从田间的小道折向右面的灵岩山,十点钟到达海云禅寺,上灵岩山的路好像比较古老,沿途有人在修路。到半山腰有个分叉路,南面就是通往北仙洞,北面是通向峙前村,回望西面的山峰是告背岩。在通往峙前村的路口有个铺路碑,上面能清楚地看到“光绪十三年三月”的字样,是那些捐助修路的人的名字,捐助最多的助银一百三十二两。有了这条路,峙前村和峙后村就连在了一起,至今还在造福后人。

    渐近灵岩山顶,我们走进了门口长满木莲的灵静庵,那爬满绿色的庵门让人感觉到岁月留下的沧桑,石门上镌刻着一副对联:灵鹫飞来留片石,岩花梦后化奇峰。描写的是灵岩山的胜景。庵门旁立着一块长生碑,从碑文中知道了这个庵的历史:

   灵静庵的开发者是象山泗洲头村的成忠师太,姓叶,生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两岁的时候被抱养到峙后村一户姓袁家做童养媳,24岁丈夫病故,即遁入空门拜师横埕紫云庵,住张岙庵4年、洋大庵18载,五九年入主灵静庵。灵岩顶峰山高路远,离村很远,这位小脚老尼的日常用途均取自山下,风霜雨雪,断油缺盐,艰苦可想而知。但她修行向佛,矢志不渝,数次修庵,重建下庵福院,在八十高龄还四处化缘重建灵云庵,架设电灯线数千余米。这位出身贫苦遭遇坎坷的成忠师太可以说是灵岩山上最早的开发者了。

   走进灵静庵,是一棵高大的樟树,再进去看到“灵静庵”的正门,庵是倚靠巨岩而建,下面就是悬崖绝壁,名为舍身崖。向远处望去,一棵棵的树看到的都是它们的顶部。站在山脚仰望灵静庵,仿佛建在云端。庵里有棵260年的黄杨树,也可算是古树名木了。

    从灵静庵出来,我们就直上山顶,是灵云庵。中饭就在这儿吃素斋。81位驴友在这儿就餐的情景也很壮观,俨然喜庆的筵宴,大家好不开心。庵的西面是石头砌成的山墙,后面的山上种的树应该几十年了吧,黄叶落尽,只剩下一根根的枯枝。

    饭后翻越灵岩山顶,到山的东面,下行几十米就到了一块巨岩上,这是一个天然的观景台,没有一点保护,我们所在的地方和眼前的景色就是灵岩山的精华。

    有纯粹的岩石形成的山峰从海边拔地而起,在碧绿的群峰中秀出。远处的山峰从这边看好像剪刀,但从峙前村看来酷似骆驼,又名骆驼峰。还有一座山峰叫灵岩石笋,从这个方向只能看到局部,在峙前村看来则是栩栩如生。灵岩山风景优美,历代为人们所推崇,清县人潘瀛彦有《游灵岩山》诗云:“灵岩渺天际,薄暮气氤氲,架屋凭岩谷。开轩半水云。斜阳渚前没,虚簌座中闻。濠濮悠然想,平生鱼鸟群。”

    驴友330说,灵岩山有两个仙人洞,南面的叫南仙洞,北面的叫北仙洞,南仙洞在峭壁之上,去攀登实在是太危险了,但北仙洞要好些,所以带我们去北仙洞探险,但响应的人只有20几人。

   在去灵岩山顶和峙前村的分叉路口,向东前行,有一条小路直通北仙洞。山洞生在一个悬崖绝壁上,在下面看不见洞口。但有很粗的尼龙绳缚在悬崖的树上,显然是以前探险的人留下的。大家互相帮助,一个个轮流爬进了北仙洞,山洞并不大,可以容纳15人左右,里面供奉着菩萨,用玻璃做的龛,也有香火的痕迹。站在洞里远望,峙后村尽收眼底,海湾、乡村、田野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从北仙洞回来,我们沿着去峙前村的路踏上归途了,落叶满径,没有想到的是这段归途却是如此的美丽。千丈岩渐渐显出它美丽的容颜,虽然已经是冬天了,可在这条路上你还能感受到秋意浓浓。枫叶还是黄黄的,真不明白这儿怎么还是一片秋色呢?也许是背后垂直下降的千丈岩阻挡了北风的缘故吧?

千丈岩是灵岩山的主峰,峭壁如屏,高百余米,宽约六百米,壁立千仞。我们在灵岩顶的时候无法感受这种气魄,现在才感受到了。这儿是崖降的好地方,惊险、刺激。千丈岩是象山境内第一巨岩,有诗赞曰:“万八峰头少此峰,仙人桥上觅行踪。一炉天地问陶冶,峭立尘寰迥不同。”

    走完山路到达的就是灵岩寺,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是旧象山十八寺院之一。相传朱元璋折兵逃至寺内避难,得灵岩仙气,终成大业,于是拨银修葺,封为“天下第二寺”。庙里有位阿姨告诉我,寺的对面就是倒流瀑布,现在是冬天,水流枯竭,你在春天来时能看到对面的瀑布,风一吹,把瀑布的水向上吹起,好像倒流,非常好看。看来我们来的不是时候。《象山县志》记载的“瀑布缥渺,虹垂林际,长百余丈。有猿时出没瀑间,基波喷沫,如弄潮然。每大雨,水声直捣岩下,轰然如万人鼓石”。大概指的就是这儿吧?

    峙前村是观看灵岩山的好地方,千丈岩全方位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旁边是一枝独秀的灵岩石笋,最右边是惟妙惟肖的骆驼峰。

    灵岩山对面的倒流瀑布又是一种怎样的美景?于是心里就牵挂着了。

象山灵岩山

象山灵岩山

象山灵岩山

象山灵岩山

象山灵岩山

象山灵岩山

象山灵岩山

象山灵岩山

象山灵岩山

象山灵岩山

象山灵岩山

象山灵岩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