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2012-05-07 07:56:0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游散文

益善堂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观音路五十弄3号。

  系严廷巽之孙严德纯建造,建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为清代四合院民居。坐东北朝西南,入台门,沿纵轴线依次为倒座,由天井、正厅、西厢及边厢,总占地面积686平方米。

---------------------------------------------------------

    益善堂为清代四合院民居,属“石”。它的特色为外观高大雄伟,布局复杂而合理。小书房面对前天井和大天井各有一茧形小门,给人以院中院的感觉。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黄坛严氏古宅(3)---黄坛三堂之益善堂



 

-------------------------------------------------------

益善堂

建造历史

  益善堂在厚诒堂的东南面,由严廷巽的孙子严德纯于道光十一年(1831)动工兴建,道光十五年(1835)完工。属“金、石、丝、竹”中的“石”。

结构

  益善堂坐东北朝西南,沿中轴线依次为倒座、天井、正屋,总占地面积686平方米。

  益善堂有两座台门,两座台门相隔并不太远,站在第一座台门外,一眼便能看见第二座台门。第一座台门为一层楼,装饰相对简单;第二座台门为二层楼,台门上装饰有雕刻细腻的隔扇、雕窗、珠栏、鹿形牛腿等。二楼看上去像闺阁千金抛彩球的绣楼,其实却是上不去的,并没有实用价值,不过一种象征而已。这院里一定有过千金小姐吧?这千金小姐一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吧?或者是父母烦透了一溜儿子的淘气,非常想要个贴心小袄般的宝贝女儿?他们的心思全在这门楼上摆着呢!这种精巧典雅、别具一格的门楼,在浙江省境内已很少能到。  

  从台门经一条狭长的走廊,即可进入小天井。长长的廊道,窄窄的天井;若有若无的青苔,或明或暗的光线,将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幽远气氛渲染得恰到好处。

  小天井的北面是倒座。平房、廊轩式结构的倒座前后门两边,有四扇雕刻着富贵吉祥图案的正方形大拷格装饰花窗。明间四架梁,前后平板枋上各有数十块保存完整的花板雕刻,花板间间以斗拱。  正屋为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面阔三间,重檐硬山顶,阴阳合瓦。明间金柱间挂有清道光七年(1827)宁海知县沈逢恩题赠的“益善堂”匾一方,黑底金字,匾首亦有题款。  东西厢房面阔各三间二耳房,重檐硬山顶,卷棚式檐廊。东厢后有一排包厢,地方上俗称“后拔步”,原有七间,现在尚存五间,楼上有挂落围栏,部分已毁坏。  紧靠西厢房的南端有一小院,原为宅主的书房,据说国画大师潘天寿曾客居此处习字研画。难怪一进入此院,便有翰墨之香扑面而来——现在的房主,继承了历代房主喜爱舞文弄墨的传统,将一个小小的后院布置得十分雅致。小院明间的落地罩古朴大方,起着隔间屏风的作用。

建筑特色

  益善堂最具特色的,是遍布各面墙上的十六片各式红石石花窗。后墙上有雕刻着“状元及第”、“寿考维祺”文字以及平安、狮子抢球、魁星等图案的石花窗;山墙上有雕刻着“寿”、“福”、双金钱、喜报、三元等图案的石花窗。这些石花窗仿照木隔扇做法,图案复杂,雕凿精细,尤其是将文字与图案融为一体,雕凿难度极高。这种图文并茂形式的石花窗在浙江省内极为少见,堪称一绝。  益善堂的外观高大伟岸,内部布局复杂而合理。精巧典雅的小书房,以及以茧形小门相隔的大小天井,给人以院中有院的感觉。窄窄的茧形小门仅容一人通过,倚门而立,你就仿佛是站在幽深的时光隧道的隧道口,一阵穿堂风过,令人恍然觉得过往与未来,青丝与华发,都似那风一般,从你体侧悄然而过,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其实却偷偷在那门框上划下了一道道岁月的印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