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起飞——第一航空港成长记》后记

标签:
八月天郑州航空港起飞第一航空港尚攀 |
分类: 散文随笔 |
后记
承蒙河南科技出版社的信任与重托,让作者有了近距离接触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机会,有了深切感受近五年来河南建设航空港区的壮举与激情的机会。
从去年7月初到今年8月底,深入到郑州航空港区,采访,搜集资料,看媒体报道,看视频,创作,400多个日夜,身心全部投入到航空港区建设的“洪流”之中,被一个个人物感动,被一个个事件感动,被一个个历史瞬间感动,被一个个伟大成就感动……
限于作者采访的范围与学识的欠缺,对事件、问题思考的高度与深度,限于作者呈现的能力与创作时间的仓促,也限于作品的篇幅,难免有不足、遗漏或偏颇。在此先请诸位方家鉴谅。
在采访、创作中,得到诸多帮助与支持,特在此予以致谢:
作为本项目的申报单位,河南科技出版社为作者提供了诸多帮助与支持。
本书的“主谋”——河南科技出版社总编辑李喜婷老师,为选题立项、创作主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可以说为创作定了调、定了向。李喜婷老师还在创作过程、书稿修改中提出很多宝贵意见与建议。
尤其是创作之初,作者遇到了不少问题,多次请教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全委委员、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省文学院院长何弘老师,他总是不惜时间,悉心指导,在选取材料、谋篇谋局等方面帮我出主意想办法。书稿完成后,何弘老师又在百忙中审读批阅,提出了颇多建设性意见。
作者在航空港区“深扎”期间,郑州市委宣传部文艺处靳艳妍副处长,航空港区管委会宣传处李钦上处长、杨宇同志等,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图片,还在工作、生活上给予了很多帮助。
郑州新郑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办公室文秘室主管王乐先生为作者提供了机场二期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资料与图片。
作品中的重大事件、领导活动等,参考了河南电视台报道的诸多视频资料,参考了新华网、人民网、《河南日报》、《大河报》、《河南商报》、《东方今报》等媒体的文字资料。
其他对本书创作有过帮助与关心的所有师长与朋友。
作者向你们深鞠一躬,诚挚地道一声:谢谢,谢谢你们为本书所做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