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月天专栏-乡村记忆-冬季田野里的狂欢(郑州晚报-文化专栏2015.1.22)

(2015-01-23 08:57:10)
标签:

八月天

文化

乡村记忆

郑州晚报

八月天专栏

分类: 散文随笔

八月天专栏-乡村记忆-冬季田野里的狂欢(郑州晚报-文化专栏2015.1.22)

http://zzwb.zynews.com/html/2015-01/22/content_631435.htm

冬季田野里的狂欢

黄淮海地区,冬季的田野应该是沉寂与冷清的。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冬季的田野是喧闹的,用狂欢形容也不算夸张。

喧闹来自于牲口与家畜。那时候,从祖辈学来的种地常识是:入冬后的麦根(小麦苗)牲口、家畜越啃来年越旺。因此,每到冬季,生产队和各家各户就把牲口、家畜放到麦田里,享受鲜嫩的麦苗。

生产队的牲口,有牛、马、驴、骡,农忙时拉犁、拉耙、拉耧、拉车,下晌了拴到屋里吃草料,很是劳累。到了冬季,那就是它们的假期了,饲养员会把它们的缰绳去掉,让它们在田野里撒欢,啃啃麦苗,打打滚,尥尥蹶子,嚎叫几声,舒展极了,直到天黑才跑回到牛屋睡觉。

家畜也就是猪和羊了。那时候一部分农户猪羊是不圈养的,一年四季四处乱跑。它们在家里几乎吃不上粮食,最多能喝点加了菜汤的刷锅水。但跑到地里就不一样了,它们在庄稼的掩护下,这儿啃一口红薯秧,那儿吃一嘴鲜白菜,很丰盛了。当然,这是损公利己的,除了冬季可以理直气壮地啃麦苗,其他季节是会被村里的护卫队围堵的,被抓住还要罚它们的主人。

冬天萧索的田野里,因为牛、马、驴、骡和猪、羊的活动,无论是麦田还是不种庄稼的白地,立时就显得生机勃勃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如果没有半大孩们的掺和,牲口、家畜要么在安心吃麦苗,要么卧在地里眯着眼咀嚼反刍,它们自己是热闹不起来的。

 

半大孩们介入的方式有多种:有骑驴骑牛的(马和骡太猛烈,不敢骑),有骑羊的(猪又脏又蛮,骑猪的很少),有追打猪羊的,有用坷垃投牲口的,还有挑逗公羊抵架的,等等,再加上几条狗的积极参与,那就是一片沸腾了。

半大孩们除了逗牲口、家畜,还会生别的花样。比如烤火,找来一堆树枝干草,在白地里点燃,十几个围成一圈,或蹲或站,半眯着眼,伸出双手架在火焰上翻来覆去,很享受的样子。

白地里会保留秋季看地的三角形庵子,用高粱秆或玉米秆搭成,里边铺着麦秸。玩足玩够的半大孩会钻进庵子里聊天。有一次,刮大风,我与几个伙伴拾了柴火到庵子里烤火。刚点火,庵子就被引燃了,我们仓惶逃窜,连滚带爬出了“火笼”,每人的头发、眉毛都有火燎的痕迹,好在没有被烧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