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离骚》中自我评价与当前求职、评先自我吹嘘何其相似

(2009-09-25 23:24:25)
标签:

另眼看典

八月天

杂谈

分类: 我看

    突然有了一种想法,世代流传的经典作品中也会有一些令人遗憾的内容,或许你会说这是“鸡蛋里挑骨头”,但我们为什么不能说把挑剔的有色眼光射向经典作品?哪怕是错的,总是自己的思想。

    于是就有了这则小文。拿《离骚》开刀。首先声明,我决没有诋毁和调侃伟大诗人屈原的意思。

    我一直对求职报告、评先材料等涉及到自我评价中的自我吹嘘很反感,包括对自己身世的炫耀。在一些资料中,我们会轻易看到,上辈有个村支部书记,自己就敢说是革命后代;前辈中有人当过民兵,就敢说是战斗英雄子孙,等等。而一些评先材料中的内容,更让人恶心,自己对自己可以厚颜无耻地如此评价:本人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话听起来就是个完美无缺的人。有一天我再读《离骚》,看了开头那段屈原大夫的身世表白与自我评价,突然就联想到,现在炫耀身世、自吹自擂的惯例,敢情就是从屈大夫那沿袭下来的。

当然,人家屈原大夫是事实求是,可现在很多人都是夸大其词,夸起自己来一点也不吝啬,什么词都敢用。

先看屈原《离骚》的开头内容: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

再看译文:

我是高阳帝的后代子孙啊,
   我的伟大的先父名叫伯庸。
   太岁在寅那年,正当新正之月啊,
   又恰在庚寅之日我降生到世上。
   父亲察看揣度我初生的姿态啊,
   一开始就赐我美好的名字。
   为我取名叫正则啊,
   又取了字叫灵均。
   我已经有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
   又加上美好的容态。
   身披香草江离和幽雅的白芷啊,
   还编结秋兰作为佩带更加芳馨。

我的发现是否有点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文竹开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