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年饺子(小小说)

(2009-01-31 01:14:58)
标签:

八月天

文学

小说

拜年

饺子

文化

分类: 文学茶座

拜年饺子(小小说)

□八月天

 

大年初一,天还不亮,王三儿就被老婆叫醒,快起来快起来,等着你下饺子拜年,再晚了就不好看了。

王三儿是真不想起来。自从夫妻俩在城里开了一个小吃地摊,长年累月都是从早忙到晚,总感觉睡不够。过年回家了,就想好好把少睡的觉补回来。腊月二十八才从城里回来,一到家就开始忙着置办年货,收拾院落房屋,陪着来串门的叔伯、兄弟说话,总是睡得晚起得早。

王三儿一家已经有三四年都没有在家过年了。在城里开小吃摊,说是生意,也是很辛苦的营生,夏天热,冬天冷不说,买东西、做饭菜,全靠两口子四只手,累得够呛。前几年,为了多挣钱,过年都不舍得回老家。干了几年,存折上的数字变成了五位数,王三儿就跟媳妇商量,今年早点收摊,回家好好过个年。

手里有了钱,花起来也顺手。临回家,两口子跑到服装城买了很多衣服,除了把自己武装好,王三儿爹娘,岳父岳母,女儿,都是每人一套新衣。

一向抠门的媳妇说,有钱就是好,恁多年都没舍得给老人买过衣服,拿回家他们不知道该多高兴呢。

王三儿说,那是,咱挣了钱富裕了,也该孝顺孝顺老人了。

买完衣服,夫妻俩又跑到农贸市场买了些鱼、肉、干菜等老家稀缺的东西,高高兴兴地坐车回家。

几年没回家过年,如今虽然说不上衣锦还乡,也算致富归来,街坊邻居看王三儿的眼神都变了。爹娘穿上他们买来的新衣服,高兴得话都不知道怎么说了,还故意站到村街上显摆了一阵,逢人就说,俺老三在城里买的新衣服,穿上真暖和。两个哥哥和四弟对他也刮目相看,都说老三真抖起来了,孝敬爹娘也舍得花钱了。前几年,王三儿出手可没有这气魄,给爹娘也就是大年初一端碗饺子。

饺子下好,媳妇一边盛碗,王三儿把长长的鞭炮拿出来点燃,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早已经在大街小巷弥漫。看着鞭炮电闪雷鸣,王三儿很惬意地露出微笑,他进了屋拍拍手说,好了,吃饺子吧。

媳妇一把夺过王三儿手里的筷子,说你把规矩都忘了?不给爹娘端过去你能吃?

王三儿愣在那里,说现在还兴端饺子吗?咱啥都给咱爹咱娘送过去了,肉、菜、烟、酒,都有了,还差这一碗饺子?再说了,大哥二哥还有小四儿都会送,这么多饺子他俩能吃完吗?

媳妇瞪了他一眼,说,吃不完也得送,这是规矩,也是孝心,进城这么多年,怎么越来越不懂事了,快端上给老人送过去吧。

王三儿就端了饺子去送。一到大街上,发现人来人往很是热闹,有弟兄几个一起的,有妯娌几个一起的,有夫妻一起的,有单独一人的,或串门拜年,或给老人送饺子。

看着这热闹祥和的情景,王三儿心里一阵温暖,不觉就加快了步伐。

来到父母院子里,大哥二哥四弟都在,他们端来的饺子并排放在祭祀的桌子前,三个碗中间特意留下一个空。

大哥说就等着你呢,我说去叫你,爹不让,说你在城里呆了几年,可能把端饺子的事情都忘了。

王三儿脸一热,说我哪能忘了,就是不想起来,来晚了。

爹说不晚不晚,来来来,你们哥四个在家谱轴前头磕个头,再一人喝一杯酒,就该出去拜年了,咱人多,不能让人家说咱不懂事。

兄弟四个一一在家谱轴前磕过头,最后一起为父母鞠躬拜年。

二哥说咱先回家吃饺子,半个小时后在胡同口集合吧。

王三儿马上跑回家,赶忙吃了饺子,让媳妇带着孩子快去给爹娘拜年,自己去胡同口集合。

他对媳妇说,让你说对了,这饺子要是不送去,他们还一直等着哩。

媳妇说,其实,老人不会在乎你端不端饺子,但我们得在乎在新年第一天把第一碗饺子送给老人,你说,平时我们能想到老人的时候有多少呢?

王三儿点点头,说给父母送这拜年的饺子,我们啥时候都不能忘。

村街上,到处都是笑声,王三儿从人们匆匆的脚步里,仿佛看到了浓浓的亲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