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种子的颜色黑白不均
这样的小麦种子究竟合不合格
本报记者 尚玮民
文/图
10月14日,正阳县大林镇沿淮行政村部分村民给本报新闻热线打来电话,反映他们使用良种补贴款在村里出售种子的货车上购买的近5吨小麦种子(郑麦9023)有问题:麦粒颜色混杂不均,有一半多发红,有三四成发白;村民们担心种子不纯,不敢播种;有的村民找到村民组长想退掉种子,村民组长却说他也不知道车是哪里的,没法联系。
时令不等人,小麦最佳播种期转眼即过,问题必须马上解决。记者迅速奔赴大林镇进行调查落实。
10月15日一大早,记者驱车5个多小时来到了大林镇沿淮行政村江湾自然村。记者在几户村民家见到了包装袋上标有“河南豫研种子科技有限公司”字样的小麦种子,均为25公斤袋装。从村民们随机打开的3袋小麦种子来看,确实如他们所说,颜色不均,还有杂质。在一户村民家里,把该小麦种子与另外两袋相同品种的种子放在一起进行了比较:从市场上购买的由沈丘(包装袋标示)繁育的郑麦9023,麦粒全是发红的,几乎没有花白或发白的子粒,子粒都很饱满;该农户自留的郑麦9023种子,颜色也基本一致,花白的很少。
经过了解,江湾自然村农户是在10月13日傍晚接到一个姓江的村民组长通知后购买的该小麦种子,种子是一辆货车送到村里的,沿淮行政村文书在现场为买种子的农户开票。该种子价格为每公斤2.9元,扣除每公斤1元的良种补贴,实际价格为每公斤1.9元。村民们还说,如果不购买指定的种子,便不享受良种补贴。
为了落实这批种子的来路,记者去大林镇政府了解情况。大林镇党委书记吴群生告诉记者,郑麦9023是驻马店市有关部门通过竞标配送的,之前已经有村民向镇里反映这批种子颜色不均的问题,镇政府也向种子管理部门和供种单位进行了反馈,得到的答复是种子没问题,这是正常情况,可以放心播种。吴群生还表示,镇党委、政府按照上级有关部门关于良种补贴和种子的发放政策执行,但无法对种子质量作出承诺,这应该由供种单位负责。
返郑后,记者首先带着种子样品找到我省某权威小麦育种专家。他仔细察看了样种后说,郑麦9023本身就有这样的特性,生产中也有这样的现象,不同土质繁育的种子颜色不一样,甚至同一穗上不同位置上的麦粒颜色就不同,这并不说明种子不纯。但关于该种子质量,他也没有给出结论,建议记者到供种单位河南豫研种子科技有限公司,让他们提供相关手续,并对种子质量作出承诺。
接下来,记者拿着样种来到设在郑州市的国家农业部小麦玉米种子检测中心。该中心有关负责人对郑麦9023的说法与前边的育种专家基本一致,但对种子质量他无法做出判定,建议记者与驻马店市种子管理站联系,落实供种单位的竞标手续,并提供了负责人的电话。
记者随后与河南豫研种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联系,该公司副总刘某称,这批种子手续齐全,没有任何问题,可以让农户放心播种,但他出差在外地,暂时无法提供相关文件,两三天后回来马上把相关手续复印件提供给本报。
记者最后与驻马店市种子管理站负责人取得联系,该负责人说,河南豫研种子科技有限公司关于郑麦9023的手续齐全,供应到正阳县的这批种子没有任何质量问题,让农户放心大胆播种。
但记者在查阅了关于小麦种子质量的资料之后,却轻松不起来。在《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国家标准GB4404.1-1996》中,把小麦种子分原种和良种两个等级,并规定了市场销售小麦种子的最低质量标准:原种种子纯度不低于99.9%,良种种子纯度不低于99.0%;两个等级的小麦种子发芽率均不低于85%,净度不低于98.0%,水分不高于13.0%。根据该标准,以品种纯度指标作为划分种子质量级别的依据,净度、发芽率、水分其中一项达不到指标即为不合格品种。
大林镇部分农民反映的这部分有问题的小麦种子,按等级应为“良种”,但从肉眼上看品质很坏,给农民朋友的“印象”很不好,其中杂质也很明显,净度值得怀疑,究竟算不算不合格产品呢?另外,农民们在对种子存在疑问想退回种子的时候,为什么无法如愿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有关部门和供种单位注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