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到油菜花开时

(2008-03-27 18:25:54)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看

写下这个题目,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金黄的油菜花。油菜花是华北平原万顷麦田中间的写意画。尽管它不及麦田广阔浩渺,但,它却醒目无比。当你放眼一望无际的麦田,突然出现一片或达或小的油菜花,眼前一亮——不用看柳树枝条上的绿芽,你也会感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到来了!

一眨眼,一周又过去了,感觉时间过得好快!

近一段时间,总是感觉无话可说,家常里短的事情感觉不男人,烦心的事情又不愿拿来烦朋友,有些话题又不便在这里讨论。很多时候,打开发表文章,一个字不写就又关掉。我想我是不是心理有问题了?怎么就不愿说了呢?

想一想,还是自己太在意别人的感受。虽然自己很随性,是个无拘无束透明度高的人,但真像80后的人那样张扬,那样舒展,甚至自负,自己还是做不到!60年代的人,你再怎么折腾,也脱离不了时代的痕迹。

因为家里电脑有任务,我不能用,在办公室又写不成东西,就静下心来阅读一些文学理论,当然都是关于小说的。比如语言,现在才弄清楚,当代小说语言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翻译体的,此类语言修饰成分多,讲究修辞方法,复杂而表述准确,适用长篇小说写作,使用者多是先锋派作家,好像有(记不清)王蒙等人。另一种是口语体的,此类语言通俗易懂,多短句,适合中短篇小说写作。如孙犁、贾平凹(他就是用这种语言写长篇小说,我认为也很好)。当然还有一种就是二者的结合体了,这是一种杂交,更灵活,更有质感。格非就是这样一个使用语言的作家。

再比如说张爱玲,她的作品是中西合璧的混血儿,有很多从英国小说借来的东西——原因是她在香港的生活影响了她。

还有小说的结构、叙述方式,有很多感悟,自以为受益不小。

我突然明白,写小说仅仅凭生活经验是不够的,特别注重艺术技巧。本来不打算说文学,甚至是强迫自己不说文学,但到最后还是绕了回来,又说起了小说。

看来自己是个非常愚笨的人,无论说什么,总会自然的绕到自己为之痴迷的话题,不管别人喜不喜欢。而对于一些朋友们关心的话题,自己总是遮遮掩掩。——比如今天,写油菜花,本来是想回忆一下自己年轻时候的一段与油菜花有关的恋情,我相信如果我认真写,朋友们会喜欢阅读的。但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那是拿自己的隐私讨有些人的欢喜,感觉是在拿自己开涮,于是改变主意,收笔画句号,就此打住——我又不是相声小品演员,何必为了让人发笑不把自己当人呢!哈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